你要先救哪一个?

2662
赞助本文

「如果我和你妈同时落水,时间急迫只能救一人,你会先救谁?」可能有为数不少的男性曾被伴侣问过这样的问题。这种类似「鱼与熊掌」的选择实在为难现代男性!如果时空移转,古代儒家社会的男性对于此类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多犹豫,彼时强调「天地君亲师」的五伦观念,五者的顺序是按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的优先次序排列。因此,对于古代男性而言,若母亲与妻子同时落水,毫无疑问当然是先救母亲。

「鱼与熊掌」的人生选择其实不断在真实世界上演。中国河北邢台某高姓男子,今年7月家乡发生洪水,当大水淹进村内时,他急忙赶去母亲家救人,留下老婆、孩子自行上屋顶等候救援。所幸最后并未酿成悲剧,但却让妻子心寒,妻子于是带着两名孩子回娘家。

另一个例子也发生在中国。中国四川某刘姓男子把母亲接回家同住,没想到母亲与妻子相处不睦,后来妻子以死相逼,不愿与婆婆同住屋簷下。刘先生为了家庭和谐,只好另外在外偷偷租房供养母亲,并对妻子谎称已将母亲送回老家。9年来,他每天兼3份工作维持家计与孝亲,将母亲藏了整整9年,直到今年7月终于欢喜大团圆。

美国男性和台湾男性对于「先救哪一个」的情境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回应。根据《泛科学网》的一篇专栏,32.6%的美国男性选择先救母亲,反观台湾,高达66.1%的男性选择先救母亲。这两种回应映照出东西方社会对于家庭观念的差异,西方家庭是以夫妻横向关系为中心。

圣经创世记2章24节教导「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离开」一词在原文中展现的语气相当强烈,人长大之后,无论在心态上或生活上都要和父母有所区隔,并且与配偶合为一体,以配偶为优先,建立基督化家庭。传统儒家社会强调「有差等的爱」,因此对于父母亲的爱理应多于其他亲属;此外,爱的表达必须依据亲属关系中的亲疏远近有所分别,过多或过少都不适切。儒家家庭以「父子」为中心,强调纵向的上下尊卑关系,与基督化家庭的夫妻横向关系截然不同。

耶稣在路加福音14章提到,人若不爱主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主的门徒。耶稣并没有叫基督徒不要孝顺父母,圣经也提醒基督徒,「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以弗所书6章1节)

背负儒家传统观念包袱的基督徒不可避免经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离开父母」与「听从父母」两条圣经教导中徘徊、挣扎。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见得是百分之百无私,父母的一己之私可能造成子女偏离他们的人生志向,甚至偏离了上帝对父母及子女各自的呼召。

你我身边不乏子女为了照顾重症父母,辞去原本工作或事奉,全职担任看护角色的例子;父母辞世后,这些子女很有可能必须面对中高龄失业及其他接踵而来的问题。在后工业的社会里,老人的长照问题不应该只让个人承担,国家必须建构老有所养的福利架构,教会同时也应该思考自身在高龄化社会里所能扮演的角色。

西方以夫妻横向关系为本的家庭价值观,尤其是对于个人独立性的追求,值得浸淫东方价值的我们学习。儒家传统父母必须学会放手的人生功课,子女成年后建立自己的家庭,对父母的依赖转向对妻子的爱护,这是一种自然的过渡。同时,父母也必须体认,子女不是自己的财产,子女是独立的个体,适时放手,让子女追求自己的人生标竿。

雅歌8章7节提到夫妻之爱是「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基督徒在结婚当天已在上帝面前宣告,不论尔后的人生是好、是坏,是富、是穷,或健康、或疾病,夫妻至死永不分离。诚然「要救哪一个」的问题让人为难,但其中映射出的价值判断面向,值得已婚、未婚的基督徒及基督徒父母思考。

作者简介/郑超睿
台大政治系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政策研究硕士、社会政策博士候选人。
曾在台湾神学院、辅仁大学等院校担任兼任教职,目前为主流出版社社长。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