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槽中的耶穌,同在的福音

4428
贊助本文

剛到美國求學時,寫學術文章最大的窘境就是要用「客觀中立的口吻」來陳述自己「主觀的立場」,努力把「我認為……」寫成「根據……,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這樣的訓練當然有好處,幫助我去審視自己論述內容是否符合邏輯和理性,而不是憑一己之好就下定論。然而,不論我如何努力客觀中立,心中仍隱隱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論述並不是真的客觀中立,而受到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教育背景所影響。

講求事實的社會

我們活在一個講究「事實」的時代,認為「事實」應該是客觀中立的,超然獨立於個人和群體的情感和偏見。

自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以來,這種對客觀性和理性的崇拜透過各式各樣的形式展現在人類社會中,包括基督教的神學。德國神學家巴特就曾感嘆地寫到,19世紀的歐美基督教神學深受18世紀啟蒙主義的影響,屈服於理性主義的陰影下,甚至不惜扭曲上帝的啟示來適應人類有限的理性框架。(註1)

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有一種想法瀰漫於我們的社會、教育、甚至教會中:人類能擁有最接近終極真理的知識應該是「完全客觀中立」的,而科學方法給予我們一套「客觀中立嚴謹」的程序來得到這種「不受個人偏見和迷信影響的知識」。於是,在追求認識真理的過程中,我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客觀,試圖排除各樣影響我們理解真理的情感和偏見,甚至堅持唯有透過科學方法得到的結論才是「事實」,其它的一切都只是個人價值判斷與偏好。

在這樣的思維下,當我們在見證福音時,也傾向用「客觀中立」的邏輯來說服他人認識上帝和福音,試圖讓他人看見基督信仰不是迷信,是符合理性和邏輯的。

在關係中認識

然而,人真的能夠全然「客觀中立地」認識關於這世界的真理?人真的有可能不帶任何主見和預設立場來「認識」真理?

科學哲學家Michael Polanyi年輕時也曾相信人可以使用科學方法取得客觀的知識,然而在深入研究科學發展的歷史後,他逐漸意識到所有科學知識都是個人性的知識(personal knowledge)。對Polanyi來說,人類的知識是個人性的知識和這世界存在著客觀的終極真理(objective truth)這二者是不相衝突的。(註2)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是以自己為主體來認識和理解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否定終極真實的存在。

我們都是在關係中認識存在於我們之外的事物。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必然受到我們個人主觀意識和認知框架的影響。「認識」這動作本身就是在關係中發生的,因此是「個人性」的,而不是「客觀中立」的。

人無法真正「客觀中立」的認識真理,而永遠是在關係中認識真理。

真理是有位格的

兩千多年前,上帝自己來到這世界,向人們啟示自己。在耶穌誕生的那天晚上,上帝不僅是透過天使天籟般的歌聲和震撼的宣講把自己啟示給人類,而是自己成了肉身住在我們當中,滿有恩典和真理,透過與我們在一起,使我們認識祂。(約翰福音1章14節)

在伯利恆的郊外,有一些牧人在夜間看守羊群。主的一位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他們就非常害怕。天使說:「不要怕!看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於萬民的: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找到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一起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章8~14節;聖經新譯本)

上帝不是把一本關於自己身份和救贖之工的嚴謹神學著作放在馬槽中供人瞻仰研讀,而是把自己放在馬槽中。上帝也不是以客觀中立的冰冷命題向世人啟示自己,而是來到我們當中,向我們敞開自己,邀請我們委身於祂,在關係中認識祂。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

兩種認識

若是終極真理是命題式的存在,那麼相信真理就是認同或接受這些命題,神學就是研究命題式的教義;然而若終極真理是有位格的存在,那麼相信真理就是信靠和委身於這位有位格的上帝,神學就在與這位上帝的關係中進行反省和表述。(註3)

基督信仰中的終極真理,不是抽象的命題,而是道成肉身的耶穌。聖經中所講的真理也不是一個理論,而是三一上帝自己。真理既然不是抽象的理論,因此認識真理的方法就不能只透過「分析」,而是要透過「委身」於一段與真理的關係,在關係中來認識真理。

人之所以能夠認識三一上帝,完全依賴上帝的自我啟示,而這啟示是上帝的恩典;面對上帝的自我啟示,人唯一的合宜回應只有「信靠」和「委身」。(註4)

道成肉身的福音

聖誕節提醒我們,真理不僅是教條式論述和命題式教義,而是有位格的,在兩千多年前降生在這世界上,成了我們當中的一份子,使我們能認識祂。

當耶穌帶領十二門徒在世上服事時,祂不只在山上宣講天國的真理(包含命題式的陳述),更是在下山後以實際的行動彰顯上帝的能力。(馬太福音5~8章)耶穌不只傳講上帝的憐憫和慈愛,更是透過與痲瘋病人的相遇和互動,流露出對被社會排斥之人的愛和接納。(馬太福音8章1~3節)

耶穌基督的福音不只是一套關於上帝是誰的教義,而是這位有位格的真理進入祂所創造的世界中,向世人展現自己那和平公義的國度,並召喚我們委身於這個國度。

耶穌基督的福音也不只是邀請我們「同意」關於耶穌是誰的教義和論述,而是邀請我們「委身」於耶穌,在祂的死和復活上與祂聯合,脫離死亡和罪惡的轄制,朝向上帝終末的國而活。

基督的福音不只是關於上帝赦免和接納的「宣告」,也是上帝使世界與自己和好所採取的「行動」;這是福音的兩個面向,不能偏廢。基督徒在這世上宣揚這好消息時,不需完全放棄以命題式的陳述來報告這好消息,但也應透過自己和信仰群體的生活來見證真理,把人指向真理,使人與真理相遇。

道成肉身的佈道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各會堂裡教導人,宣揚天國的福音,醫治各種疾病、各種病症。他看見群眾,就憐憫他們…」(馬太福音9章35~36節)。

兩千年前,耶穌「走」遍各城各鄉;今天我們基督徒是否也應「走」出教會的圍牆,進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向人分享這好消息?

耶穌一方面「教導」人和「宣揚」天國的福音,但一方面也與群眾「同在」,憐憫群眾,醫治他們各種疾病;今天我們基督徒是否也應以「實際的行動」證實我們所傳的福音,積極地進入有需要的人群中與他們同在,捲起袖口投身改善他們的處境?

在這慶祝耶穌誕生的季節,我們是透過辦更熱鬧的活動來分享福音,還是透過委身於上帝來邀請他人一同委身於這位走入我們當中的創造者和救贖者?

今年聖誕節,在各式各樣慶祝活動的背後,耶穌道成肉身的這歷史事件提醒我們,我們不只是在傳一個道理,更是透過與他人同在,邀請他們委身於向我們啟示自己的上帝。傳福音不是靠冰冷的知識傳播和理性邏輯辯論,而是靠人與人之間真實的相遇和連結。

(封面相片來源:Lawrence OP / CC BY-NC-ND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1則評論

  1. 謝謝家驊牧師的好文,深刻有力又發人深省。
    值此聖誕時節,在絢爛的慶祝活動之餘,讓人再思主道成肉身的意義。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