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堂/我們應當跟從誰?

3313
贊助本文

2017年1月20日,成千上萬的人聚集於華盛頓特區,參加美國第45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就職典禮。第二日,同樣是在華盛頓,成千上萬的群眾走上街頭,參加反對川普的婦女遊行(Women’s March)。

一連二日,華盛頓舉行了兩場盛會,雙方的立場截然不同,哪一個才是對的?身為基督徒,我們應當跟從誰?是否因為川普得到福音派的大力支持,而婦女運動卻支持同性戀和墮胎,我們就應當跟從川普,而不跟從婦女遊行?

兩個普世性的潮流

若要作出正確的選擇,必須先瞭解雙方的立場。華盛頓的兩場盛會代表了兩個普世性的潮流,不但普及美國,而且普及全世界。川普所代表的是民族主義(Nationalism)、民粹主義(Populism)、和資本主義(Capitalism)三者的融合,婦女運動所代表的是後現代世俗主義(Postmodern Secularism)中的進步議程(Progressive Agenda)。

這些名詞看起來嚇人,其實不難理解。它們的意義大致上是這樣的:民族主義是一切以本國本族為優先,強調保護國家利益,排斥外來移民。民粹主義是利用民心(也時常煽動民心),以達到個人或黨派的政治目的。資本主義,就是發展商業,以資本賺取利益。一方面是搞好經濟,全民富有;一方面是認錢不認人,貧富差距大。川普所打響的口號「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和「使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以及他在競選過程中煽動性的演講,充分表現出民族、民粹、資本三者的融合。

婦女遊行所代表的是一個更大的潮流,就是後現代世俗主義。參加婦女遊行的不只是婦女,而是男女都有。不只是在華盛頓,而是全美各大城市和世界各地都紛紛響應,包括倫敦、巴黎、澳大利亞、新西蘭、亞洲各地。簡單的講,後現代世俗主義有三個重點:第一,相對主義(Relativism)。世上只有相對的道理,沒有絕對的真理。用中國的俗話來說,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各的道理。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不能說只有你的才是對的,必須要彼此包容,其中包括宗教的包容。

第二,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我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關你甚麼事?只要我沒有傷害別人,你為何要干涉我的自由?你不必跟我講道,真理在每個人心中,只需問自己,不必問別人。只要隨心之所好(follow your heart),我就知道應該怎麼做。第三,平等主義(Equality)。同樣一份工作,為何女人拿的薪水比男人少?為何男女之間有差別待遇?不但是性別,而且是性取向。同樣是相愛,為何同性戀者要受到歧視?為何法律不給予他們同等的認可與福利,和異性戀者一樣?其他如種族、宗教……都是一樣。為何黑人要受到歧視?為何回教徒不像基督徒那樣被社會所接受?所有人類都應當享受平等的權利,只要不平等,我們就要反對。所謂的進步議程,是以世俗主義為骨子,但特別強調平權。這次的婦女遊行就得到婦女、少數民族、LGBT各種性取向者、以及回教徒等團體的大力支持。

選擇哪個潮流?

瞭解了這兩大潮流的意義,現在讓我們來作選擇。基督徒應當跟從哪一個潮流?是跟從融合了民族、民粹、資本三者的川普潮流,還是跟從融合了相對、個人、平等三者的後現代世俗主義?我想答案很簡單:我們基督徒不跟從世界,只跟從主!無論是誰執政掌權,無論現在刮的是甚麼風,流行的是這個主義還是那個主義,基督徒早已打定主意,我們只跟從耶穌!沒有任何人間的潮流值得我們去跟從。基督徒若去跟從潮流,那是自甘墮落。我們是有主的人,怎麼可能放著耶穌不跟,卻去跟從這些轉瞬就要敗壞的人間潮流?

那麼,應當如何行?有何原則可供遵循?聖經中有兩個極佳的例子可供我們學習。曾經有兩次,十二門徒必須在極大的壓力之下作出選擇。第一次是群眾的壓力,他們必須在「跟從群眾」和「跟從主」之間作選擇;第二次是官府的壓力,他們必須在「聽從官府」和「聽從神」之間作選擇。

例一,約翰福音6章,如何面對群眾的壓力。耶穌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後,有許多人跟從祂。耶穌對他們說:「我是天上的糧」,「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群眾感到難以接受,於是紛紛離去。在人潮湧退之際,耶穌問十二門徒:「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事情發生的地點是迦百農(約翰福音6章24節),耶穌曾在那裡治好彼得的岳母(馬可福音1章21、30節)。群眾都是本鄉本土的人,其中不乏門徒的親人和朋友。在這樣的情況下,門徒選擇了耶穌。

例二,使徒行傳第四章,如何面對官府的壓力。彼得和約翰治好了一個生來瘸腿的人,並向群眾傳講耶穌,卻被官府抓起來(使徒行傳4章1~22節)。官府禁止他們奉耶穌的名傳道,彼得和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使徒行傳4章19~20節)不久之後,十二位使徒全體被捕,因為他們奉耶穌的名講道。大祭司問他們:「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不可奉這人的名教訓人嗎?」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使徒行傳5章29節)

門徒榜樣的三個原則

1月20日的就職典禮,川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他的主張逐漸成為官方的立場。1月21日的婦女遊行,後現代世俗主義藉著大批的群眾,展現出它的實力。一邊是官府,一邊是群眾,我們位於兩大之間,處境看似為難,其實並不特殊。當年的門徒也曾面對同樣的壓力,但卻處理得很好。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榜樣學到三個原則:

第一,站穩自己的立場。當人潮湧退的時候,門徒仍然留在耶穌身邊,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官府禁止他們傳講耶穌,門徒卻堅定地回答:「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門徒的立場很清楚,他們不跟從群眾,不跟從官府,只跟從耶穌。他們的立場不在議題(issues)上,而在耶穌上。他們所在乎的不是同性戀、墮胎、大法官這些議題,而是耶穌本身。

唯有耶穌才有永生之道,除祂以外我們別無所歸。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面對潮流的衝擊,基督徒最佳的反應是:站穩自己的立場!這些年來,我真的在跟從主嗎?我愛主嗎?我傳揚祂嗎?我讀祂的話語嗎?我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祂嗎?這些潮流是很好的過濾器,將我們心中的雜質濾掉,剩下單純的信心,以這樣的信心立在基督磐石之上。

第二,進行溫和的對話。當群眾離開耶穌的時候,聖經記載了門徒對耶穌的反應,卻未記載他們對群眾的反應。只說他們歸從了基督,卻沒說他們斥責群眾。當官府審問使徒的時候,雙方有問有答。使徒的語氣很堅定,但不是叫罵,而是溫和的對話。面對與我們立場不同的人,基督徒不要生氣,不要斥責,當以「溫和卻堅定gentle but firm」的態度和他們對話。基督徒必須與世人對話,否則福音傳不出去。我們不能只說自己的信念,也要瞭解一下別人的觀點。聽他們說說,或許其中有你贊成的部分。

以進步議程為例,你或許不贊成同性戀的平權,但卻贊成男女和種族的平權。而說到表達自己,世俗中的人往往能言善道,反觀基督徒,對自己的信念卻往往說不清楚。何不趁此良機在真理上好好裝備,將自己的信念理個清楚?若有與世人對話的機會,就當按照聖經的教導:「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章15節)

第三,見證復活的救主。群眾離開耶穌之後,門徒繼續跟從耶穌。耶穌走遍各城各鄉,門徒緊隨其後,一路跟從。那些年間,門徒跟從耶穌的那幅畫面,時常在民眾的眼前出現。耶穌受難並復活之後,門徒去各城各鄉為主作見證。畫面上雖然沒了耶穌,可是民眾都知道,這些人仍在跟從耶穌。官府禁止門徒傳講耶穌,他們回答說:「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

門徒不能不說的,不是宗教,而是耶穌。他們是在為復活的耶穌作見證(使徒行傳2章32節、3章15節、4章33節、5章32節),而不是發表他們對某些議題的看法。今日教會的工作,仍然是跟從耶穌,仍然是為復活的主作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當各家各派的言論充斥各處的時候,教會反而要專心,聚焦於復活的耶穌身上。敬拜祂、見證祂、傳揚祂!

人間的潮流時常改變,官府的立場也不穩定,不同的當權者帶來不同的主張。在這樣的時候,基督徒更要定睛在主的身上,「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2節),唯有祂才是永恆不變的救主。

(封面相片來源:mollyktadams / CC BY;Women’s March on Washington – 1/21/17)

作者簡介/王文堂
洛杉磯西區華語浸信會主任牧師,電機碩士,著有律法書講義,歷史書講義,詩歌書講義,先知書講義等書。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2 意見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