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的上帝:是什麼竊取了你的心?

8785
贊助本文

許多人一生努力付出,無非就是為了追尋夢想與幸福,但可能很少人想過:在「夢想成真」的那一刻,有可能反而是痛苦的開始──如果我們的心過度看重那些事物的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明明終於擁有了自己想要的,為什麼還是不滿足?「如果在我內心有一種慾望,是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沒法滿足的,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我是為著另一個世界而造。」魯益師的真知灼見,正呼應提摩太‧凱勒牧師在《山寨版的上帝》一書中指出的:「神應該是我們真正的救主,但是我們總是想從個人的成就或是財務上的豐盛,來取得我們所需要的平安和保障。」

不只是用石頭木頭雕刻出的外在偶像,我們生命中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成為神的替代品,讓我們誤以為只要擁有這些,就會得到完全的滿足。越是美好的東西就越令人期待,甚至令人想用它來滿足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渴望,這可能是專業成就、社會地位、家庭、財富、愛情,或者是教會中的服事,甚至是偉大的政治理想、社會關懷、意識形態、信仰教義,只要它們取代了神在你心中的地位,就成了「山寨版的上帝」,持續地竊取你的心。

偶像製造工廠

為什麼有時美夢成真卻會變成惡夢一場?為什麼有些看似美好的祝福,卻反而成為咒詛?有些人為了追求成功,打破自己的原則也要攀上高位;為了追求金錢,賠上了健康與重要的關係;為了追求愛情,甘願留在施暴者身旁也不願離開……成功、金錢與愛情本身都是好的,是我們心中的強大渴望、那種「沒有它不行」的強烈意念,賦予它巨大的毀滅能力,讓它成了「山寨版的上帝」。

「人的心,把美好的事物都變為最終極至要的事物,例如:成功的事業、愛情、財產甚至家庭……我們認為:只要擁有這些東西,它就會賦予我們重要性、安全感和成就感。」提摩太‧凱勒提出的論點,正印證了使徒保羅描述的世界:「他們雖然知道上帝,卻不當作上帝榮耀他,也不感謝他……將不能朽壞之上帝的榮耀變為偶像……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羅馬書1章21-25節)

「如果有任何事物取代了神,成為你的快樂、你的生命意義和身份的根本源頭,那個東西就已經成了你的偶像。」──《山寨版的上帝》

並不是那些事物本身不好,也不是我們愛那些事物太多,而是我們愛神愛得太少,以致於那些事物竊取了神的位置。提摩太‧凱勒點出,整本聖經的中心原則就是「摒棄偶像崇拜」,聖經中許多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各種偶像崇拜的形式,以及毀滅性的後果。

在十誡的第一誡,神開宗明義就宣告:「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別的神也就是偶像,而所有的偶像,都帶著毀滅的性質。你有沒有見過一些非常愛孩子的父母,要求孩子嚴格執行他所訂的計畫表、不能出任何差錯,只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最終這龐大的期待與壓力,卻讓孩子崩潰、關係疏離,使得家庭支離破碎?這,正是神煉淨亞伯拉罕的方式。

亞伯拉罕:獻上最愛,在祭壇前不帶走

亞伯拉罕被神呼召離開家鄉,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走入曠野單單跟隨神。長年無子的他,一直相信神的應許:他將要有後嗣,並且成為大國。這麼多年下來,他的心焦、期待與失落,還有對孩子的強烈渴望都不斷增加。最後,神的應許終於成就,但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局。

在極度重視長子的文化與年代,終於生下以撒之後,不難想像亞伯拉罕會對這個「應許之子」投注多少關愛與期待,以撒可能會成為亞伯拉罕喜樂的唯一來源。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承受這麼高的期望,當亞伯拉罕失望的時候,他會有多麼憤怒跟沮喪?這反而可能毀了以撒,以及他們的關係。

更值得思考的是:即使願意離開父家,亞伯拉罕真的有學會單單信靠神嗎?神會不會只是他獲得孩子的手段?為了調整亞伯拉罕的焦點,神對他發出了第二個呼召──將終於得到的孩子,做為燔祭獻給神。

神怎麼會要一個父親殺了自己的兒子?但獻祭與殺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神不是要亞伯拉罕走到以撒的帳篷中把他殺了,這是為了贖罪的獻祭。亞伯拉罕明白:這個考驗是關於對神全心全意的愛與委身,雖然他不理解在獻上長子之後,神要如何實現祂的應許,但亞伯拉罕上山獻祭前告訴僕人:「『我們』就回到你們這裡來。」他相信神既聖潔又有恩典,相信他跟以撒會一同下山。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被迫面對這個考驗,亞伯拉罕看到自己對以撒的愛,已經逐漸變質為偶像崇拜。透過這個選擇,他調整自己的心,其後對以撒的愛才變得恰當。在獻祭的山上,他將自己心中的「孩子偶像」留在祭壇上不帶走,而後帶回來的,才是真實的以撒,才能享受真實的父子關係。

找出隱藏在你心中的偶像

在亞伯拉罕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影響偶像存在的因素不只是個人層面(長年不孕),也包括社會跟文化的層面(重視長子),後者在現代而言,就例如強調外貌、消費、個人享樂,這是整個環境帶來的影響,沉默卻極其有力。因此在找出我們心中的偶像時,同時也需要辨認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不只是屬世的事物,即使是宗教、屬靈的事物也有可能成了我們的偶像:如果我們高舉某個教義、某個宗派、某位牧師的見解,超過了我們對神自己的看重,或者當我們所堅持的價值觀被他人冒犯時,我們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亟欲消滅一切反對聲音,看不到神的憐憫與良善,那麼這一切原本美好的東西,就成了我們的偶像。

怎麼找出自己心中隱藏的偶像?可以思考的包括:我們私下習慣想什麼、透過什麼獲得快樂跟慰藉?怎麼使用金錢?什麼使我們最無法控制情緒?怎麼面對未蒙應允的禱告?找出這些問題深處的根源,並且真實面對,我們很可能就會看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景況。

生命中最傷痛的時刻,通常都跟我們所愛、所追求的有關,我們期待那些事物能夠提供只有神能給的喜悅與平安(只要我有錢就會沒事了、只要結婚有孩子我就會幸福……),卻經歷一再的失望。可能是因為那些事物受到威脅,也有可能是直接離開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時刻,我們可能會變得絕望、苦毒或者憤世嫉俗,也可以選擇像亞伯拉罕一樣,以行動宣告:「我知道祢要我的人生不要再去倚靠那些我曾賴以存活的東西。有了祢,我就擁有我最需要的財富、健康、愛、尊榮和保障,並且不會失去它們。」

唯有我們真的願意失去那些事物,並且宣告:「因為我有神,所以即使沒有這些,我也能活下去。」到此時,我們心中的偶像才算真正消失。如同提摩太‧凱勒所言:「當我們把這些假神的地位降低到真神之下,它們可能還是會留在我們生命中,但卻再也無法控制我們的心,無法讓我們那麼焦慮、憤怒、痛苦,它們的影響力會降低到正常的範圍。」

邀請神回到心中的第一位

幾年前,在一次痛徹心扉的失戀後,神讓我注意到以賽亞書62章這段經文:「你在耶和華的手中要作為華冠,在你上帝的掌上必作為冕旒。你必不再稱為『撇棄的』……因為耶和華喜悅你,你的地也必歸他。新郎怎樣喜悅新婦,你的上帝也要照樣喜悅你。」當時我正值低落、沮喪,懷疑自己的價值,可以看得出來──感情成了我的偶像。但神卻清楚地讓我看到:我是祂手中的珍寶,不用任何人的肯定或愛,我早已是祂用基督寶血贖回的新婦。

要怎麼拆除心中的偶像?光是認罪悔改、或者用意志力試圖改變行為模式,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帶來根基性的改變。並不是說悔改或改變行為不重要,而是因為除非我們把神放在我們心中該在的位置,否則空著的心遲早會被其他偶像佔據。如同提摩太‧凱勒所說的:「在你的心目中,耶穌必須比偶像更有吸引力,這才是真正能夠取代假神的方式……你必須真實地獲得耶穌賜給你的平安,而那唯有在你敬拜時才會發生……你需要把那些真理『禱告到你心裡』,而那是需要時間的。」

時至今日,我不敢說我已經完全學會了,但是一次一次地,我知道自己心中的各種偶像會逐漸被除去,剩下的就是神自己。而那正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封面相片來源:jean louis mazieres / CC BY-NC-SA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1則評論

  1. 文中隱藏著「四大皆空」心中無物的佛學概念。
    文中載道:
    一、唯有我們真的願意失去那些事物,並且宣告:「因為我有神,所以即使沒有這些,我也能活下去。」到此時,我們心中的偶像才算真正消失。
    提摩太‧凱勒所說的:「在你的心目中,耶穌必須比偶像更有吸引力,這才是真正能夠取代假神的方式……你必須真實地獲得耶穌賜給你的平安,而那唯有在你敬拜時才會發生……你需要把那些真理『禱告到你心裡』,而那是需要時間的。」
    回應:
    心中無物,靈性與物性相對抗,靈性與物性無法並存,是很矛盾的思維,擁有物性,靈性就會成為假靈性。
    「心目中,耶穌必須比偶像更有吸引力,這才是真正能夠取代假神的方式」
    這樣的說法是很空洞,就像牧師常勸基督徒要「愛耶穌勝過愛世界」,基督徒也常說:「我愛耶穌」,還有像使徒保羅所說的:「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話是很好,但具體的作法為何纔是實際重要的事?基督徒如何愛耶穌?如何將身體當作活祭獻上?什麼是耶穌的吸引力?為何將 神所造美好的事物都當成偶像來看?
    再說,耶穌賜給人的平安,未必在敬拜時才會發生,耶穌所賜給人的平安,是日日夜夜的存在人心中,人信耶穌歸向主耶穌,是即時的事,不需要花時間慢慢信的,信一點給一點平安。需要花時間的是如何深深的認識主耶穌上帝。

    二、像亞伯拉罕一樣,以行動宣告:「我知道祢要我的人生不要再去倚靠那些我曾賴以存活的東西。有了祢,我就擁有我最需要的財富、健康、愛、尊榮和保障,並且不會失去它們。」
    回應:
    即使是「有了 神 我就擁有我最需要的…」,以作者的說法而言,自己所期待最需要的,自己想「擁有」的應該就是「山寨版的上帝」。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