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樂嗎?真的假的?

3552
贊助本文

近來「快樂」好像成了人生重要指標,因此,且容我請問一下:你這個星期快樂嗎?什麼事情會讓你快樂:買到新手機嗎?工作升遷、事業順利嗎?上司、主任牧師或眾人都稱讚你、說你好,使你快樂嗎?主辦一場活動,目標人數1500人,卻有3000人搶著報名秒殺,會使你陶醉嗎?「禱告」以後蒙應允,快樂嗎?

容我再問下去,這些事會讓你快樂多久,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以前奧古斯丁說,快樂有三要素:第一,想要的東西,得到了;第二,得到以後,它沒變質;第三,你也沒變心!他說得真好。

依據目前的觀察,台灣人要快樂還真的不太容易,看看學生補習應付考試的壓力、以及上班族工作的壓力就可以知道。前些年天下雜誌統計,31.7%的台灣人已經出現各類壓力症狀,這幾年台灣的痛苦指數升高,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廣泛型焦慮症」的比例恐怕更高了,我們怎麼能快樂?

我想,除了社會結構性因素之外,價值觀也是焦慮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極度追求「成功」「卓越」,以「績效表現」來衡量人的價值,比如說,以成績、薪水高低、衣服(汽車、手機或皮包)的品牌、房子價格的作為身份標籤等等。「卓越」的副作用很大、要付的代價也高,甚至教會圈子也受影響。

基督教信仰理應使人更換了眼鏡,轉化了腦袋,可以把各樣事情想的更遠、想的更深。若一件事情已經盡心盡力了,在上帝面前存無虧的良心反省,實在沒有虧欠,真的盡心盡力了,那麼,就不存在「表現好不好」的問題了。也就是說,要懂得逃避成功的誘惑。

逃避成功的誘惑

馬太福音11章記載了許多人對耶穌傳道的反應:大體上說,就是「冷漠」。伯賽大、歌拉汛這些加利利城鎮,受外邦文化影響至深(其實是比較有國際觀),正統猶大人輕視他們,耶穌卻在他們中間行更多異能,甚至以迦百農為他成年後的故鄉。然而,這些受到耶穌特別照料的地方,就是不悔改,以至基督責備他們,禍哉,這些城鎮,會比推羅、西頓受到更嚴厲的審判。(話說回來,以耶穌傳福音的「績效」,在今日恐怕早就被某些教會解聘了哩。)

路加福音將這段敘事與差遣70門徒去傳道的事件交織在一起,吩咐他們不要擔心生活所需的,不要隨意搬家,也事先告訴他們,他們傳福音時,有人會接受,也有人會拒絕。這批人回來很高興的報告,「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我們這次的field education工廠實習非常成功,可以得A plus。」他們經驗到聖靈大能的運行(靈恩、復興運動現象)。

可是,耶穌說他們高興錯了,也高興得太晚了。「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好像什麼不得了的大事,「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怪怪,聚會時神蹟奇事發生,傳道人當場趕鬼醫病不是很好,又很受歡迎嗎?怎麼耶穌的反應不怎麼興奮?聖經是這樣寫的,我們就得誠實、嚴肅的面對經文的教訓。耶穌顯然有另一種成功的定義。

專注更高的喜樂

聖經接著記載了耶穌傳道之後的反應:就在那個時候,「那時」是什麼時候?那時正是耶穌傳道事工非常不順利的時候。耶穌歡樂起來,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為何耶穌在在人生極不順利的時候,反倒歡樂起來,還敬拜讚美呢? 千萬不要以以耶穌的言行有時異於常人,就妄自論斷耶穌精神不正常。如果我們以外在環境的無災無病當做評估上帝的賞賜的依據,或是以事情進行的順利與否來斷定上帝的帶領,那麼,當在逆境中受苦,不僅得不著安慰,更會以為上帝不愛了。

原因是這樣:「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這些事是指福音信息,那些聰明通達的人,就如同當年的文士法利賽人,自以為知識已經到頂,掌握住最後真理的人,不願意接受,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知識的傲慢),上帝的道對他們是隱藏起來,以致於他們與上帝國無關無份。

對於那些單純信靠的信仰嬰孩(嬰孩是指不說話、不成熟的人,因此比較受教,願意聽從而毫無懷疑的信靠的人)上帝就顯出他的恩慈,因此,他們就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這是上帝的旨意。耶穌不因為自己受挫折而沮喪,反而因為上帝的旨意成全而歡樂,這是耶穌的敬拜讚美的原因。

在這兒,耶穌顯出一個與世人完全不同的生命樣式:單單以父的事為念,上帝的旨意成全了,就高興快樂。現在我們可以明白,為何聖經的教導是不論工作順利、不順利,即使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沒被人毀謗過,實在不知道被毀謗有痛苦。然而耶穌卻說:你們就有福了。奇怪,被逼迫怎麼會是有福呢?

請不要懷疑,耶穌沒說錯。當然,被辱罵、受逼迫都是很不好的事,我們都不喜歡,心裡也不好受,不過,這些逼迫、患難至少證明了我們跟以前的先知一樣,都是上帝這一國的,想到我們是上帝的人,這樣的喜樂與盼望,要遠遠的超過受逼迫的苦楚,所以信徒在患難中仍然可以歡歡喜喜的,要為我們名字記載天上而喜樂。

回到信仰的起點

耶穌繼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勞苦擔重擔的人,是那些以為自己可以賺取人生的救恩而辛勤努力的人,他們勉強自己苦守律法的規條。結果,經驗到守律法是擔不起來的重擔、不可能承擔的軛。那怎麼得安息呢?馬太福音11章28節不能跟27節分開,得安息的方法,是認識到耶穌是誰:「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也就是說,屬靈的知識不是看出身背景、社會階級或教育程度,而是上帝的恩賜。

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叫做因信稱義,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得救,脫離罪惡的轄制,有永生的福氣,在天國裡有分,成為上帝國的子民,完完全全是上帝的恩典,都是上帝做的,都不是人自己做的。人有平安喜樂,是因為上帝賞賜的,不是自己能夠做什麼去換來的。基督教的道理說起來是很「侮辱」人的,跟「人本主義」背道而馳。基督教宣稱人無論作什麼,在上帝面前都沒有價值。人沒有能力取悅上帝。

既然一切都是上帝給的,都是上帝做的。那麼,一個人不能做了什麼,來討好上帝而得到恩典;那麼,一個與上帝關係已經和好的人,也就不會因為少做什麼,而失去恩典。重點在於信,在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這是因信稱義的道理。既然一切都是出於上帝,連萬物都是因為上帝的愛而創造的,無論基督徒處在什麼狀況之中,對於挫折甚至是災難的環境,無論變的怎樣惡劣,上帝仍然是我們喜樂的源頭,也只有上帝是我們喜樂的原因。所以環境順利也好,工作有成就也好,不順利、沒有成就感也罷,不會再影響我們對人生的態度、對自己的看法。這樣,上帝自己就是基督徒最終極的盼望,這叫做以神為樂。

所以基督徒無論遇到什麼事,我們相信在上帝沒有意外,所以心裡篤定踏實,沒有什麼是上帝照顧不到的,因此能用樂觀的態度來面對苦難。上帝是不變的,是可靠的,這是基督徒樂觀的理由。因此,因信稱義的信仰,就必然帶來以神為樂的生活。

話說法蘭西斯(聖方濟)原來是富裕布匹商的兒子,放棄家庭與事業,過著行乞修道的生活。一日,與一同伴行乞,卻被辱罵,法蘭西斯微笑告別,同伴原是個學者,嚥不下那口氣,想回頭去理論一番。法蘭西斯對他說:「弟兄啊,你現在應該很喜樂了吧。」同伴聽了極端不解,法蘭西斯又說了:「如果我們剛才不是被罵出來,而是被人用棍子趕出來,你應該更喜樂的吧。」(天啊,這是什麼話啊?)最後,法蘭西斯說了:「弟兄啊,如果我們剛才是被人用刀追殺,我們拼命跑才逃出來,現在,你應該快樂的像是在天堂了吧。」唉呀,這是怎麼回事?這個同伴後來才瞭解,原來這些怒罵或其他不順遂的事情已經不會再影響法蘭西斯的心情了,他在追求一種更高的滿足,只有在基督裡才有的,可以稱作「神聖的無動於衷」。

我想,在基督裡,因為上帝的恩典,有一天,所有信徒都應/會長進成這個樣子的。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