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第六诫——人的价值,和平的可能

5835
赞助本文

「不可杀人。」
出埃及记20章13节

自第五诫开始,十诫的焦点转向上帝的百姓如何与彼此相处。「守安息日」拉开了时间的维度,提醒我们人生不只关于事物所存在的空间维度,也包括时间维度。安息日培育我们在时间中敬拜上帝。「孝敬父母」为所有人的首要关系奠定基础,使我们对创造者的敬拜落实于家庭关系中。「不可杀人」则是从家庭扩张到整个人类社会,提醒我们人的生命不分贵贱,都是按著上帝的形象被造的,不应以任何方式被抹煞或贬低。

抹煞人性的怒火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我们都不曾犯下谋杀的罪行,因此第六诫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保护,而不是一种约束。然而耶稣重新诠释了第六诫,指出心中对他人怀着欲除对方而后快的怒火,就是犯了「不可杀人」的诫命。对耶稣来说,罪不只是行动的问题,也是内心态度的问题。(马太福音5章21~24节)

还记得我七岁那年,在一次的国小升旗典礼上,排在我前面的一个男同学不知为何把我弄得很气,整个升旗典礼中,我眼睛瞪着他的后脑,想像自己拿块石头向他砸下去,以解心头之恨。当然,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举动可能致人于死,让自己陷在谋杀罪中。现在回想起来,真捏把冷汗,庆幸当时没有冲动到把心中的想法付诸行动。

其实世界上许多的凶杀案并非人们蓄意所为,很高比例都是出于一时的怒气,由情绪失控所造成。根据 FBI 的资料显示,在2010年美国的近1万3000宗谋杀案中,有约1/4的谋杀动机是起因于争执,而非预谋的犯案。怒火使我们盲目,进而忘记我们所面对的他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被造的。

抹煞人性的行动

当耶稣在诠释「不可杀人」这律法时,把羞辱人、贬低人和把人物化都当作是一种谋杀(马太福音5章22节),强调正确的生活不只是关于外在的行为,也包括内在的心态。

在物质主义高涨的社会,各种形形色色的广告包装着人类的欲望,把他人简化成一种供我们消费的商品;在资本主义盛行的世界,我们也努力把自己包装成吸引人的商品,以提升自己的价值,希望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有人透过身体把自己卖了,有人透过时间把自己卖了,还有人在不知不觉间,不但把自己卖了,还把所爱的人也牺牲掉了。德国哲学家Hannah Arendt就曾在《人的境况》一书中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迫使人们成为劳动的存在,使人们在劳动丧失了人性。

华人历史学者许倬云认为,天赋人权来自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在这基础上,现代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才有立足之地。¹然而在过去300多年,许感叹到西方文明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基督教世界观上建造自己,却逐渐让资本主义和科技发展抹煞人性的尊严。如今,「人有自由,却不再平等;人有了安全,却不再有慰藉。」²许倬云认为现代文明的出路,在于重新认识和定义「人的价值」。

「不可谋杀」使我们在一个价值破碎化的世界中保持清醒,提醒我们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拒绝把他人当作满足和发泄欲望的它(物化),也不把他人当作为了完成自己目标的筹码和工具(工具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丛林法则盛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保有自己和他者的人性。

适用于任何情况?

最后,很多人也许想问,「不可谋杀」这诫命是否也适用于支持绝对的和平主义和废除死刑?

「不可杀人」这诫命需要在上帝整全的启示下来理解,不能孤立于圣经叙事而被单独诠释。创世记提到,「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世记9章6节)在以色列人进迦南地之时,上帝也命令以色列人攻打城镇。因此我们不能单单依照这段经完来禁止依法执行死刑和两军对战时的杀戮。³在谈论战争中暴力的限制和使用,以及死刑是否需要废除时,我们需要依赖更多的神学资源和科学研究来进行交互质询和讨论。

然而,耶稣在十字架上透过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赎世人的生命所呈现的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牺牲的爱胜过暴力。电影《钢锯岭》中描述了男主角Desmond T. Doss在成长过程中,亲眼目睹家庭暴力的恐怖,也认识到自己放任怒气的可怕后果,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军,却拒绝拿起枪械杀敌,坚持用救人的方式参战。他在军方阶层组织中和前线杀戮战场上,坚定温柔地秉持「不可杀人」的诫命。Doss跟随耶稣的精神和坚持非常可敬,同时提醒基督徒如何抗拒这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展示以非暴力的方式伸张正义的可能性。

注:

  1.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批判:剖析人类未来的困境》(台北市:远见天下文化,2014),42。
  2.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批判》,46。
  3. R. C. Sproul, ed.,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Orlando, FL: Ligonier Ministries, 2005), 123.

(封面相片来源:montillon.a / CC BY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