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那所不见的

8052
赞助本文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
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 罗马书8章24-25节

从这一个星期日开始一直到圣诞节,是教会年历上「待降节期」(Advent)的开始。所谓待降节期,是从圣诞节前四周,由最接近11月30日之主日算起,一直到圣诞节。在教会的传统上,待降节期的意义,是要我们开始预备心,准备和等待耶稣的降生,特别是在基督已经降生,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的末世里,「待降节期」所凸显的更是强调要我们这些还在世上的人,继续耐心等候基督的再临。

等候与盼望,一直是整本圣经,当人堕落之后从旧约到新约的重要主题。自堕落之后,不仅人就一直在等待,就连受造之物也「一同叹息、劳苦」(罗8:22)。而在圣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色列更是个一直在等待的民族,只是他们虽然等候期盼著弥赛亚,但却用是自己的方式在等待他。他们以为他们的弥赛亚,是要带领以色列在地上打仗得胜的王;他们以为的基督,是能带领他们复兴现实中以色列国的王。他们用人所以为看得见的盼望来期待基督的降临!但是当他们发现来的却是「一个婴孩」,一个一出生就被希律王追杀的婴孩,一个不愿意按着人的期望、人的意思,而是全然遵行上主心意的耶稣时,他们却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什么是等候与盼望?是像台湾人总喜欢排队等美食、抢商品的首卖或特价?还是提前好几天排庙宇的「发财金」?人世间的盼望与等待如果不是可见的,不然就是可预期的,从经济学来看,宗教也不过就是「期货商品」的一种,如果没有给予这些信众一些盼头,按着人的逻辑与心理,又怎么可能无止尽的信下去,等待下去?

然而,保罗却偏偏在罗马书8:24节告诉我们:「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他甚至在25节说:「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也就是说,基督徒所盼望的,不仅是不可见的,而且「必然」还会因这「所不见的」而热切盼望。这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盼望?

显然的,圣经里的等候与盼望,并不是这个世界所以为的那样;作为上主的儿女,我们不是在等候一个「天国跳楼大拍卖」!绝对不是我们已经排好队、卡好位,就只是等著基督再临,然后领门票进天国!很显然的,保罗在这里所说的等候,也不是要我们只是站着、等著,什么事都不做。

马丁路德曾在他的《罗马书讲义》中,以爱的关系来诠释这两节经文;路德认为保罗以一种最直接有力的方式,表达一种最深的感情。路德指出:「当从渴望一个所爱的对象而起的盼望被耽搁时,爱变得更强烈。于是,所盼望的和盼望之人,透过浓烈的盼望合而为一。」(页,254)。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基督徒,一个两千多年仍在等待的教会,我们之所以能够继续等待、热切等候,耐心等候,乃是因为我们在对基督的爱中等待耶稣基督他自己!也因为这样的等候,我们就会预备自己,要使自己的生命,可以更像基督的生命,更像基督的样式。因为爱的缘故,爱改变爱人成为所爱的人;因为爱基督的缘故,以至于我们必定耐心等候,也让自己的生命能活得像是基督已经降临一样!

只是,面对当代愈来愈世俗化,消费主义当道的圣诞节;在近一个月的待降节期,甚至是日常的践行中,教会又告诉了这个社会她所预备,所等待的是什么?是否我们所等待的,不过也是跟这个世界一样?期待着一座只是想要塞更多人,却缺乏神学、美学和公共思维的教堂;盼望着聚会、小组人数能达到执事会所设定的KPI指标;或者让我们投入更多的奉献,好期望得着更多「上帝的祝福」、「财富的转移」?又或者,可以不择手段地去汇集选票和支持者,好盼望得着那,不同意我们教义的政治人物落选或被罢免的「好消息」?

我们所传的,所教导的,是否只是那「可见」的,不是真正盼望的盼望?就像这个世界所讲求的,充满利益与算计,要能够预期,并且评估成本跟风险的「等待」。在教会宣讲的主题里,我们愈来愈多只讲「成功」、「卓越」、「幸福」,只盼望以那「可见」的「现实」来荣耀上主;但却忘了上主是那位在十字架上受苦的上主,他的荣耀隐藏在十字架的羞辱背后。而耶稣是那位被这个世界所遗忘,在角落不被世人看见的基督。

有时候当这个世界以各样的消费、活动和计画在「预备」基督的降生时,在这五光十色的炫丽之下,我们常常会忘了: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