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谴责,就是两样砝码

6020
赞助本文

台湾有个「护家团体」,成员大多是个各教派的基督徒。这个群体打着爱家、护家,维护家庭价值的口号,谴责性别平等课纲的设计方式,反对同志追求人权,非难撰写尊重多元性别议题的作家,仿佛只要与其信念不同者,全都是魔鬼同路人;且对话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谴责,甚至不惜歪曲对立意见者的论点、捏造充满逻辑谬误的无效论证。例如指称多元成家会促成人兽交,就是典型的无限上纲/过度推论,因为民法根本只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宗教团体有其根据信仰所出发的价值信念,无可厚非。只不过,护家团体只有看到别人犯错时会很勤快的谴责与批判,却对自己这边的群体的人犯错时,不闻不问,也不谴责、也不批判,甚至在此时开始高谈耶稣基督的宽恕与爱了!

当异性恋家庭中的父母虐待子女的新闻曝光时,护家团体没有任何谴责;当科学研究证实同志养育子女的情况跟异性恋家庭完全一样时,护家团体跳脚了,拼命发文批判。

当教会里的异性恋男基督徒,甚至是神职人员性侵教会姊妹的新闻曝光时,护家团体强调要宽容、饶恕罪人;当一个名人只是出柜说自己是同志,或是表达支持同志婚姻的立场时,护家团体拼命谴责。

看不见自己眼中的罪恶,却能清楚看见他人的错误,在圣经中称之为两样砝码,逻辑上称之为双重标准。

即便从历史来考察,反同思想并非基督教2000年来一直坚持的,而是到了近代以后才兴起的情况,但我们暂时放下对错不谈。当一个团体的信念想要向社会推广时,以两样砝码的双重标准看待自己人与他人的错误,给出律人严而待己宽的应对模式时,就算原本也支持护家团体立场和诉求的人,最后也会因为这种双重标准而退却甚至转向支持同志。

国民党为什么近年来民心尽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不就是「律人严、待己宽」的双重标准作祟吗?

行为经济学的学术研究经证明,人心是追求公平的。人们宁可自己蒙受损失,也不要承受不公平的待遇,也要拉下因为不公平手段而上位者;人更在乎公平而非对错。

记得耶稣在世时,会用力谴责的都是哪些人?都是跟耶稣同样的群体或出身的犹太人!面对被当时社会视为应该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的他者,如贫穷、弱势、痲疯病患、税吏,耶稣反倒展现出异常的宽大,总是愿意让恩典与爱流泄到这些人身上。

这说明了什么?耶稣其实也有双重标准,只是祂律己严而待他人宽,对还不认识上帝的律法的人总是抱持的爱与宽恕的心情面对之,但是对于明知上帝律法却还刻意为恶或有心刁难者,祂的斥责是非常严厉而不留情的。

如果今天耶稣来到台湾,祂肯定更多心力和时间放在对付教会内部自己所制造的各种错误与罪恶,先整顿自己家里的问题。决不会面对自己家的错误大搞和谐论,却成天指著外面的人的鼻子痛骂!

为什么有那么多外邦人把基督徒或护家群体当笑话看?难道不是这些可悲又极其明显的双重标准处事原则所导致?当一个群体对自己人的错误视而不见或拼命维护,对非我族类拼命攻击、不惜造假抹黑,这样的群体要拿甚么赢得世人的敬重?

若不能反身自省,不能做到用同样的标准谴责罪人,护家团体的作为就背后的价值信念真有道理,也早就因为作法错误而被世人唾弃、瞧不起!

(封面照片出自:hans s / CC BY-ND

作者简介/王干任
又称Zen大,笃信基督信仰与理性思辨。 嗜读成性,买书不辍,埋首书堆与电脑前。
目前为全职文字出版Soho族,同时是专业读写讲师,与Mr.6、农训中心、中国生产力中心等单位有合作课程。
出版各类图书超过30本,各类授课与演讲时数超过1000小时。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1则评论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