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嫉妒

7717
贊助本文

教會傳統有所謂七宗罪,分別為驕傲、嫉妒、憤怒、饕餮、情慾、貪婪、怠惰。七宗罪理念的形成始於六世紀教宗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被視為一切罪之本源。於2008年天主教發表現代社會的新七宗罪,分別為基因改造、人體實驗、環境污染、社會不公義、令人貧困、貪財無度、自甘墮落。

傳統七宗罪針對個人,現代七宗罪針對社會結構。他們兩者並不對立,反而是個人的罪和社會結構的罪彼此緊扣,沒有誰取代誰。事實上,個人貪婪的悔改不等於社會制度會變得公義;同樣,一個公義社會結構不等於人會因此變得滿足,不貪婪。所以,傳統七宗罪與現代七宗罪需要同時關注。

提出七宗罪的目的不是要定人的罪,而是讓人可以從中反省其存在狀態,認出問題所在,從而應付虛偽,並經歷上主恩惠和赦免,得以培養真誠人格和建立美好社會。當人缺乏和拒絕反省,他們不但被罪所纏,無法活出生命的美好,甚至可能成為施暴者之一,為別人製造悲劇。

我選擇嫉妒作為探討的第一步。簡單來說,嫉妒是對別人所擁有相對地的美好人生、豐富經歷和豐足物質而產生一種不悅的感受,並傾向詛咒對方,以對方失去他所擁有為樂。嫉妒是從比較而來。奇怪的,別人擁有的是別人的事,與嫉妒者沒有甚麼關係,但嫉妒者卻建立和比較關係。面對別人比我們有好的遭遇或成就,我們常有一句話,「羨慕還是妒忌」。羨慕者是有能力去欣賞美善、分享別人的喜悅,並衷心向對方祝福;相反,妒嫉者卻因別人的成就而憂愁,並以不同方法否定對方成就,甚至詛咒對方。

「羨慕還是妒忌」說出人是可以選擇的。當人選擇嫉妒,人就不斷將別人放大,但同時不斷將自己縮細。結果,人看不起自己,並讓自己活在別人影子下。例如,「若不是他有如此條件,我肯定比他好」的邏輯就建立。然而,嫉妒者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成就是他的本性和他所要的嗎?又他認識自己的需要嗎?在將別人放大和將自己縮細關係下,嫉妒者顯得不安。可惜的是,他沒有正視其不安來自自身嫉妒,反將責任推在別人身上。結果,他以製造不安回應不安,變得更嫉妒。

嫉妒不會凝聚友誼,反而只會製造敵人,因為嫉妒容不下對別人欣賞,接受不了別人比他好的事實。事實上,嫉妒多在密切、近距離和較相似的關係下發生,因為近距離關係令嫉妒者感到威脅。所以,嫉妒多在家庭、工作間、教會發生。反諷的,這些近距離關係應是最親密和最信任,但在嫉妒下,這些關係變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為了避免令人產生嫉妒,保持陌生性成為人際相處之道。

嫉妒多以一種隱藏方式包裝,表現出嫉妒者不在乎,但他的一個眼神,嘴角反映已掩飾不了。此外,嫉妒多假扮公義,陣陣有詞掩飾其嫉妒感覺,但這與公義無關。

嫉妒不會是一種生命推動力,人也不會從中享受了甚麼。例如,驕傲的罪仍可以讓人有一點自high、情慾的罪仍可以享受罪中之樂、饕餮的罪仍可以滿足肚腹,但嫉妒的罪只會帶來苦澀、不甘、憎恨,沒有一點歡悅。或許,幸災樂禍成為嫉妒者的唯一快樂,但這是最悲哀,不但因為他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上,更因為沒有很多被嫉妒者是悲劇結局。嫉妒讓人活不出自己,即因為人沒有學會接受自己、欣賞自己、發揮自己。

人與人總避免不了比較,但比較不等於嫉妒。但如何可以不因比較而陷於嫉妒?

第一,人要保持自信。一份恰當自信是不自視過高而變得驕傲,不自視過低而變得自卑。自信使人不因比較而懷疑自己,因為他知道比較是無意義的。人好好生活就可以了。

第二,人要學習欣賞,被美善吸引。對別人一句稱讚不只是對別人的鼓勵,更反映說話者的美。如何使稱讚不淪為虛假,只有人被美吸引。所以,我們對大自然的稱讚很小是虛偽的,因為我們被吸引了。

第三,人要培養一份共同感,非競爭關係。即別人的榮耀是我的榮耀,別人的傷痛是我的傷痛。或許,我們不容易做到別人的榮耀是我的榮耀,但我們肯定可以做到別人的傷痛是我的傷痛。那麼,我們就可以驅出幸災樂禍的心。

第四,人要接受生活的隨意性和上主自由,與因果沒有關係。別人的際遇比我好是事實,無需解釋,也不需不甘。例如,太廿1-20的葡萄園故事是關乎公平嗎?可以是,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生活的隨意性。我們無需太認真。

第五,人要認罪,並對嫉妒不要掉以輕心。在亞伯與該隱故事中(創四1-15),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什麼生氣呢?你為什麼沉下臉來呢?你若做得對,豈不仰起頭來嗎?你若做得不對,罪就伏在門前。它想要控制你,你卻要制伏它。」(創四6-7)這罪就是嫉妒。

當耶穌教我們禱告「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時,我們要正視嫉妒的罪,求上主赦免。

Photo credit: Ktoine / CC BY-SA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前一篇文章一場聖公會內的性別革命
下一篇文章今日的梵谷牧師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副教授、亞洲文化與神學高級研究所院長。主要教授課程包括公共神學、基督教倫理、宗教與社會及生命教育。認為教會是一個政治實體,其責任是向世界見證上主國的價值。所以,教會是一場參與轉化世界的政治運動。牧者是政治家,宣揚上主國、建立以教會為基礎的地方工作、培養信徒的心之習性。

1則評論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