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如何寫聖誕文告?

4459
贊助本文

聖誕文告

每逢聖誕節,教會會以不同方式宣告上主救贖——締造和平、愛與公義。至於香港,天主教會香港教區主教和香港聖公會大主教會會發表聖誕文告,並會得到媒體廣泛報導。這跟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有關。1997年前,媒體多從一個傳統和習俗角度來看,對聖誕文告沒有太多要求。事實上,沒有人會對一篇宣講愛的聖誕文告反感的。但自香港成為中國一部份時,教會的聖誕文告起了變化。

第一,教會跟政權的關係。不知因為政治正確還是因為信仰要落地,聖誕文告開始有政治性。信仰的政治性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沒有不政治的信仰。問題是:誰的政治?第二,香港媒體和社會對教會的聖誕文告越來越有要求。一方面,這是因天主教會陳日君樞機主教被視為香港良心,敢於批評政府所致。另一方面,聖公會大主教(鄺廣傑和鄺保羅)的親中態度令香港人懷疑。

當然,一篇聖誕文告不會帶來社會巨大改變,但聖誕文告卻反映社會對教會的期望和教會如何理解上主使命。以下,就讓我們反思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的2016年聖誕文告

2016年鄺保羅大主教聖誕文告

鄺保羅大主教先對社會有一個初步分析。他說:

持續發生的武裝衝突和恐怖襲擊;不少國家的公投或者總統選舉,亦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至於香港,就出現了港獨思潮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等。這些事件都巧合地有著共同點,就是鼓吹分裂和排外。

構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一般的分析,都是歸咎於民粹主義、全球化、政府管治、網絡文化、種族問題、階級矛盾和貧富差距等等。但事實上,不少問題都是因人的自我中心、驕橫和叛逆所造成,換言之,問題就是出在人的身上。

他認為由人製造出來的破壞是巨大的,並引用一位官員說,「對香港的處境感到擔心、關心、痛心和灰心。」面對如此困境,鄺大主教很安慰地說,

可幸的是大家沒有死心。人人都會對國家、社會和人倫被破壞感到痛心和厭惡,期望在和諧、安穩和愉快的環境生活,大家待人處事都能秉持基本的價值觀,處事認真、勇於承擔、自食其力;待人有禮、互相尊重;犧牲小我、彼此包容;顧全大局、理性對話。

雖是如此,但他指出要實現這些願景並不容易,所以,他以耶穌基督降生鼓勵我們。

在上帝的愛裡,沒有人是無用要被遺棄的,他對每一個人都有期盼,因為他不會看人的過去,只看他們的今天和未來;他也不會看人的外表,而是看人的內心。耶穌基督會給犯錯的人一個新目標,一個愛的目標,藉此燃亮他們心中隱藏的善,以善勝惡。

為誰說和向誰說

我們對於鄺大主教將港獨思潮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同鼓吹分裂和排外的行為無須上綱上線,因為這是他個人政治態度。我們可以認同或不認同。然而,當這政治態度以聖誕文告方式出現時,這就絕非個人立場了。跟隨的問題是:鄺大主教的政治態度是為誰說和向誰說。為誰說和向誰說要問:鄺大主教的政治立場是符合政治正確嗎(表達對中共政府的效忠)?他是中央政府的宣傳工具嗎?

雖然鄺大主教不否定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對人倫關係的影響,但他始終認為人才是問題的核心。我們從不否認人的破壞性。例如,一個剛愎自用的香港行政長官已攪亂香港了。因此,培養有德性的個人是重要的。但當當下政治、經濟和文化對人的侵蝕無孔不入,並獨立於人生存時,只強調提升個人的抗逆力,而少對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制度的批判的個人充權只是醫院式充權,即包紮受傷者後,讓他再受傷,之後再包紮。為何鄺大主教對非人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不提?問題仍是:他的聖誕文告是為誰說和向誰說,即甚麼人他不可以開罪,甚麼人歡迎他的言論。

鄺大主教引用一位官員的言論確立他對香港的憂心是有根據的,但卻沒有提出這官員的名字。奇怪的是,鄺大主教似乎沒有留意香港官員民望甚低的事件。所以,這官員的憂心並不反映民眾的憂心。那麼,為何鄺大主教仍引用官員的言論作為例證?這反映他的思維,即從有權力者看事物。事實上,官員的憂慮與打工仔的憂慮並不一樣,而官員的憂慮往往是遠離民眾的。

鄺大主教提到「大家沒有死心」,但他所指的「大家」是誰。他們是香港人還是官員呢?此外,他又勸「犯錯的人」改過。誰是「犯錯的人」?他是中央政府的領導人、香港政府官員還是抗爭者?每一個人都要悔改,但有些人卻很難悔改。他們多是有權勢的人。

容許我這樣說,有社會身分和權力者多是口不對心。例如,經常說排名沒有意思、珍視教學、鼓勵通識的大學是最口不對心。我們的政府何嘗不是常說,急市民所急,但現實是如何呢!當口不對心成為權力者文化特性時,他們不會承認錯誤,並悔改。縱使有,也多是口不對心。

此外,社會地位和有權力者的犯罪多是集體犯罪,即他們不是自己犯罪,更要求集團的人跟他們一起犯罪。不是因為一起犯罪比較開心,而是因為一起犯罪才會對擁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力者之保障。所以,在權力集團的裡異見者總會被排斥或自行離職。

在我的批評下,鄺大主教的言論表現得很幼稚。他絕不是,反而很有計算地撰寫。在細心計算下,他容不下「真.聖誕」信息。

「真.聖誕」信息

我們以教會傳統將臨期選用的三代經課為藍本,思考「真.聖誕」信息。聖經的重要性是它成為我們的鏡片,塑造我們看見甚麼和如何理解所看見的。就以2016年將臨期所選用的聖經,我被馬太福音3章1~12節和1章18~25節吸引。

前者提醒我,悔改是將臨期信息之一,但施洗約翰卻特別批評撒都該人和法利賽人,即那些有宗教和政治權力者。後者提醒上主是以馬內利(上主與我們同在),祂不但為不會發聲的發聲,更主動擁抱那不受歡的。

下一個關注:那些是不受歡迎的?為何他們不受歡迎?他們的生活怎樣?如何擁抱他們?當我們試圖回應以上問題時,這些問題反又塑造我們的鏡片,以致我們對聖經可能有更厚實的認識。就在信仰與生活的辯證關係中,我們加深對信仰的認識,也更有召命承擔信仰責任。

我會以「擁抱那不受歡」作為2016年的「真.聖誕」信息。

(封面相片來源:香港聖公會《教聲》;鄺保羅大主教。)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