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日

我們日用的疫苗,今日賜給我們

重點並不是嗎哪夠不夠、能不能保存跟多拿的問題;根本的問題是,一個被埃及、被世界所奴隸的人,他的心總是覺得不足,害怕不夠,當他的生命在這樣處境中,不願意也沒辦法享受上帝所賜的安息!

疫情帶來的「宗教改革」

疫情對傳統教會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以美國教會為例,關閉長達半年之後,教會所有的運作都停擺,只剩網路還繼續,在一份針對牧者的問卷中顯示,即使疫苗問世,有一半以上的牧者都認為「回不去了」。

韋爾斯、科雅貝/宴席定要繼續

當我們現在要在彼此相遠的不同角落,去持守這場宴席,我們就被邀請,去推敲、去細嚼、去回味,主餐禮當中諸種禱告的含意:原來,上帝想方設法,為要達成祂轉化眾生、成就美好的旨意,並在受造世界中以變像的形式來彰顯祂的榮耀。

道德兩難在武漢肺炎蔓延中(下)

或許,台灣在武漢肺炎蔓延中下面對空前的兩難處境,確實如某些人所言,出現了某種「防疫國族主義」,重新劃定了想像共同體的邊界。但那究竟是不是出於仇恨,抑或是回歸了某種健康的我群意識?

道德兩難在武漢肺炎蔓延中(中)

在聖經中,耶弗他的女兒為了父親,犧牲了。其實,真正該死的,是她的父親。亂許諾的是他,理該由他來承擔錯誤許諾的後果。不過,通常在講「犧牲是必要的」這種話的人,經常是位高權重者,而不是前線,心裡想的「代價」亦往往不是他自己本人。

道德兩難在武漢肺炎蔓延中(上)

不論撤僑與否,世界各國出於人道的召喚,都不該放任中國政府以防疫為名魚肉自己的國民,誠如論者所言,「目前武漢己經失去常態化醫療救治能力,若讓一名己經生病的人留在武漢,相當於把他留在砲火紛飛戰地上的帳棚裡」。

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團

熱門新聞 To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