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教育之目標,在於教導全會眾活出福音。信仰,既然是一種信仰,就不只是「一套教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將我們從各樣奴役的權勢中釋放出來,好讓我們可以好好的作真正的人。

銅像為什麼非拆不可?

在整理及詮釋歷史時,不論是任由受害者或當年逢迎拍馬者及其後代來主導,都是不恰當的。換言之,這最大的一群無香無臭的普通人,若指責他們都是共犯結構、牆頭草、鑽營逢源,事實上並不公允;但任憑他們想像自己都是受害的一份子,也沒有必要,無來由的受害者情結只會阻礙社會正向發展。

向天朝的時間說不

中國天朝的威脅,不只是武力和經濟的威脅,更是時間的威脅。或許身處台灣的我們難免擔憂,難免懼怕,更有投機政客和政黨隨之附和,要我們放棄辛苦走來爭取到的民主、自由和各樣基本人權,而要「使百姓回埃及去」,重新為奴。

5G時代,教會該改版了

我們期待5G為教會帶來祝福,若要這樣,教會就必須具備對外與後現代對話的能力,對內更回歸前文提到教會四個本質,調整思維不被舊的框架限制,重新檢視牧者角色與教會行政結構,用更有彈性的作法強化教會功能。

神聖與神貧:論教牧收受禮物

教牧是上主恩典流通管子,不應是利益受惠者。教牧可以為有需者,向有額外能力者尋求協助,但教牧絕不可以讓自己成為受惠者,因為教牧要知道他在權力關係中,他站在優勢之一方。

天上法庭 vs. 最後審判

陳情者可以自己代替法官敲槌這種舉動。不管我們多麽渴望台灣或是全球復興,不等於我們可以超越聖經的教導而用人的熱心成就這事。以色列人建聖殿的時候就領教過「上帝不允許人用私心與好的動機來參與屬靈的事物」,所以聖殿所有的尺寸與器具都有詳細的規定,甚至好心扶約櫃的下場卻是喪命。

基督徒社區是這個世界的希望

我最大的收穫呢,是在這些錯誤中,卻驚訝和真切的看到,主基督依然在他的教會和他兒女的生命中掌權。福音之道,就是以愛為旗,在我們以上。是在我們的淚水中凱旋的,是在我們的軟弱中令人敬畏的。我知道我服侍的這位主太偉大了,主若施恩,我的過犯雖多,卻不能改變他對教會的心意。

基督徒社區是這個世界的希望

這就是地方教會的建造,對於中國社會轉型的不可取代的價值。這不是教會的目的,是教會的副產品。但這個副產品,最終會為一場更大、更深入的福音運動預備人心。地方教會就是一個基督徒社區,是唯一真實的人類共同體。

熱門點閱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