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與野獸》:童話故事所揭露的真實

近期上映的《美女與野獸》夾帶著迪士尼影迷的期待、以及女主角艾瑪華森的高人氣,再度成為話題。為什麼童話故事歷久不衰、動人心弦?因為童話說出我們內心的渴望:我們都渴望被愛、跨越外表被認出內心的可愛,並且被給予自由回應這份愛。

燃燒的大樓

我們的社會習慣吃定「好的撒瑪利亞人」,台灣的教會也喜歡徹底利用「馬大姊」的天真。教會經常「要求」個人「必須無償履行」某些聖工,以維持教會例行事務正常運作,卻不思建立一個「讓個人的服事保持自由與彈性」的制度與氣氛。

從我靈裡迸發──《祢真偉大》的+Mix

100多年來,世界各地有多少基督徒,還活在世上的,已安息的,在大都會,在窮鄉僻壤,在山裡,在海邊,或在大型佈道會上,或獨自低聲吟唱,用各種不同的語言,透過這首詩歌唱出壓抑在靈裡的頌讚:上帝真是偉大!對祂的頌讚,使我們超越彼此的差異而合一,讓我們仍保有各自的特色,融合在一起卻更顯豐富。

林奕含自殺後:我們能否成為「更能想像他人痛苦的人」?

光是教條,無以拯救靈魂。我們需要以開放式的對話談心、談性,教導孩子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界線,不為性別貼上特定標籤,更需要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爸爸媽媽永遠陪伴你、愛你、接納你,好讓房思琪們在遭遇危險、困惑不安的時候,能夠有求援的管道。

魯蛇的誇勝

然而,如果〈We Will Rock You〉必須和〈We Are the Champion〉一起唱,那這個We是誰?為什麼要說「沒有時間當魯蛇」?難道不正是因為我們是魯蛇,因此我們才一起唱「We Will Rock You」,而在失敗後,我們更要一起唱「We are the Champion」嗎?不正是因此,才說「我們將奮戰到底」嗎?因為我們還沒有贏啊!

基督徒生活的日常

如果要讓基督信仰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我們就不能只是關在教堂當中,只用外人難以理解的「術語」來彼此溝通。對於自己生命的認識與見證講述,就不能只是停留在成功/失敗、使用前/使用後的推銷模式上。

忘我的自由:掙脫自卑與自傲的終極途徑

你怎麼看待「自己」呢?或許是在自我批評中掙扎,懷疑可能是聖靈叫自己知罪;也或許是努力透過外在表現肯定自己,卻在失去成就時便開始動搖。關於自我的問題常叫人無比煩惱,但好消息是:真正因為福音而謙卑的心,不會自恨也不會自戀、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傲,而是在祝福當中「忘記自己」,從而得到徹底的自由。

讓自己過度勞累,就是傷害神的殿

基督徒,你是不是讓自己過得很累?我常在教會聽到「burned out」這個詞,意指太過忙碌、疲憊而讓自己耗竭殆盡的狀況。這個耗竭有可能是心靈,也有可能是身體,當然更有可能的是兩者一起。不知怎麼回事,似乎越「屬靈」的人,看起來就越忙碌、越累。

熱門點閱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