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從公民角度思考(一)
耶穌這句話──「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的重點不是對世界的拒絕,而是對以排斥性和效忠性建立的世界之拒絕。所以,基督徒不屬世界並不含意基督徒對世界沒有責任,不需參與。
人際關係:在混亂中經歷救贖
衝突是無可避免的,畢竟在這星球上都是有罪的人,特別是越親近的關係,帶來的衝突就越大、越多。但是越親密的關係,也越有可能是生命改變的媒介。在這過程中,我們仍會一次次犯罪得罪神、傷害對方,但是不要放棄,因為重要的並不是結果,而是神模塑我們的過程。
聖經不能只讀一半!
「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嗎?」這不僅是神學議題,更重要的,是教牧問題:發問者之所以困惑,是因內心缺乏得救確據所致。因此,回應這問題時,不能只是灌輸「珍珠」或「鬱金香」教義,更需要先同理那些所謂的議題,是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生存掙扎。
帶來和解與恢復的道歉
「當我們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道歉,並且願意採取行動改變時,我們便讓彼此間的感情得以繼續蓬勃發展。」身為不完美的人類,總是會有犯錯的時候。為了修復關係、走回正軌,我們需要道歉。很多時候,我們總會需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實,體認到所有人都在成長。
生態神學初探:耶穌與大地的內在關係
大地承載神性,並培養耶穌的靈性。大地不是工具,不是只為人服務,更有其自身價值。大地不是沉默,也不是一個遲鈍的事物而毫無目的與意義。相反的,大地是活的,而且在說話。大地是上主所創造的。上主透過宇宙生命向人類顯現自己。
生死兩相安
若不大聲的嚎哭則是不孝,塑膠袋不戴著家中將再有死亡的威脅,不大聲喊「緊走喔!」死後的家人或許會在爐中受苦,他們無法好好抒發心中的悲痛。另一方面,我也心疼著喪家面對著親人驟逝的難過,上帝對人的計畫總是讓人捉摸不定,基督宗教的儀式真能帶給還在世的家屬真正的平安嗎?
你還在許「新年新希望」嗎?
試試看今年不要定新年新希望了。回頭看看去年、前年乃至大前年所定下的新年新希望,到底實踐了多少?有多少是未來仍然想實踐的?不妨先把那些撿回來,好好想一想,當初怎麼就沒能執行到底、半途而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