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直到地極

教會需要以神學主導的歷史意識:歷史意識使我們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如何記得我們的過去,才能確認現在正在做的是正當的。教會需在「他」的故事裡找到自己。從使徒行傳來看,我們就是地極!現在就是地極!

若聖經正典有差誤,信仰何能不出錯?

宗教信仰若缺乏穩固的根基,則其教義的可靠性恐與鄉野/都會傳奇相去不遠,所謂的靈驗或神聖經驗,也可能只是信仰群體內一套意識形態不斷地灌輸,所產生的自我良好感覺而已。基督教是建立在拿撒勒人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之上,而聖經是基督教信仰的權威,此乃大公教會之共識應無疑義,即便各宗派對於聖經權威的理解稍有差異。

基督徒也是沒禮貌的台灣人嗎?

這真是個奇怪的命題,沒辦法,台灣人有沒有禮貌是一個最新的話題。因為有日本人說,在他們眼中,台灣人很沒禮貌。至少,人家來你家玩,發生意外出人命,不該有人幸災樂禍吧?這根本不是政治話題,而是基本的禮貌罷了。

基督徒到底怎麼看聖經?

基督徒只要回歸聖經,必然發現,從創世記開始,上帝已經把家庭設定為教會的基礎,開拓教會必須從家庭開始,建立教會也要從家庭開始,離開這個根基,教會就只是宗教團體而已。

學習禱告的生活

禱告,不在乎話語的多少、辭句的巧拙,要用心靈和誠實向神說話;因為神是靈,我們必須用心靈和誠實與他聯合,在我們和神的中間不可有虛偽存在。人在人的面前常有虛偽,心口不一,心中滿懷著詭詐。口裡卻說得動聽;但向神禱告的時候,必須以至誠的心,我們的靈才能和神的靈相聯,神才能聽我們的禱告。

論斷人的迷思

每一天,我們總要講上好多的話,但同時,我們也要聽上好多的話,在一講和一聽之間,到底要如何取捨?原來,「講話」是對別人有建造;而「聽話」則是對自己要有幫助。因此,我們就必須要思考,什麼話語是對他人有益的。

聖潔是為了什麼?

許多時候當耶穌談到律法,批判文士和法利賽人時,他都在不斷地提醒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去守律法?當我們以為遵守律法是了「聖潔」,其實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問題:上帝又是為了什麼要以色列人「聖潔」?

耶穌是偉大的老師

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在台灣,利用這天作為教師節,以紀念這位華人教師的生驅。講到孔子,在華人的社會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也被稱為「至聖先師」,許多學校仍保有孔子的銅像。然而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必須要更深一層去認識教師節的意義。

熱門點閱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