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新年與警醒
有別於新年以願望開始,基督教新年(將臨期)是以警醒開始。為何是警醒?因為基督教新年預表主耶穌主權完全的彰顯和實現,其中包括審判和拯救。這樣,警醒關乎悔改和相信。當下的我們需要甚麼的警醒?
別讓謊言困住你的人生 ──大膽拒絕魔鬼的七大謊言
你喜歡謊言嗎?我們多少都會喜歡謊言,怎麼說呢?因為我們喜歡聽好聽的話,盡管我們知道那不一定是事實,但我們希望聽好聽的話。這就好像是「國王的新衣」裡的國王一樣,我們似乎是選擇喜歡聽的訊息來聽,但是否它也暗示著謊言(不是真實的)呢?
盼望那所不見的
在教會的傳統上,待降節期的意義,是要我們開始預備心,準備和等待耶穌的降生,特別是在基督已經降生,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的末世裡,「待降節期」所凸顯的更是強調要我們這些還在世上的人,繼續耐心等候基督的再臨。
牧養群羊還是被羊群牧養?
牧養羊群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如果是容易的,那就是被羊群「牧養」;從帶領群羊變成被群羊「帶領」。耶穌從來不會因為人的掌聲和肯定而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在許多的神蹟與醫治,在眾人一片要擁戴他做王的聲浪中,他總是選擇遠離人群,退卻到曠野去祈禱。
你是認真的嗎?——6個在神國裡認真的態度
當今天我問說:「你是認真的嗎?」並不是疑問句,不是懷疑你的能力。「你是認真的嗎?」有二層的意義:這句話是帶來挑戰,意思就是請他再好好想一想,現實的生活如此屬靈的生活也是如此。第二層意思是個確認,「是」或「否」?「YES」或「NO」?
十誡第二誡——破除消費主義的神壇
走在台北的街頭,各式螢幕在爭取我們眼球的注意。開車在洛杉磯的高速公路上,各樣廣告看板競爭著我們短暫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間,這些形形色色的廣告正試著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培養我們的慾望,指導我們的行動。
往各各他的路——在公共空間忠心跟隨耶穌
近來台灣因同性婚姻的議題引起基督徒間的激辯,也引發基督徒和同志運動者之間的張力。在這些張力背後,顯出一個比同性婚姻合法否更重要的議題:在多元社會中,人們如何與不同信仰的人一起生活?面對公共議題,基督徒有沒有權利從信仰出發表達對議題的看法?又應不應要求社會中的其他成員按我們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