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第三誡——奉主名追求權力的危機

多少時候,教會內的權力衝突被包裝成聖經真理的爭論。人們在爭影響力、主導權、所屬小群體的利益和維護自身的「重要感」,但表現出來的卻是誰的作法比較合神心意,誰是站在真理這一方……。權力的試探最危險之一是因為難以有實證,但其另外一個危險則是,把追求權力與為主作光作鹽的影響力混為一談。

與萊特一起上教會——委身整全的宣教使命

我曾在教會中遇到一個人,他和我說上帝對他的呼召就是傳福音。我問他:「那你打算做什麼工作來生活?」他說:「上帝會養我。」我一開始很佩服他的信心,後來卻漸漸發現,他整天無所事事,到處晃來晃去,財務狀況一團糟,人際關係也很混亂。

新年的期盼

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來臨,又到了立志向的時候。有人立志要每天運動30分鐘,有人立志每個月讀一本書、或一年讀完聖經一遍,有人立志每個月減重1公斤,也有人立志要加薪、晉升事業有成,也有人想要學會一種新語言……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別讓禱告摧毀你的人生

這是史上最聳動的標題嗎?千萬別這麼想,如果大家知道有多少異端是從「禱告」出來的,有多少人在偏差的禱告中延誤就醫,我們就不敢這麼笑傲江湖了。

名牧時代終究過去了

領袖的定義已經改變了。約書亞主要的角色是責任分工而不是帶頭砍殺。眾星拱月以及眾望所歸的時代過去了。基督徒必須意識到這個事實,教會不能停留在「找接班人」的思維中,想找一個比即將退休的牧者更強的領袖,寄望他披荊斬棘,再創新局。

知識論轉移對當代教牧事奉的提醒

使徒保羅勸誡教會:作先知講道,只好二個人,或三個人,其餘的就「慎思明辨」!當講台上的人聲稱有聖靈的啟示、引用聖經奉上帝的名說話的時候,聽眾的回應不是「順服就蒙福」,而是「慎思明辨」:這些講論符合使徒與先知的見證嗎?這段聖經這樣詮釋精確嗎?會眾不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

十誡第七誡——婚姻家庭的崩壞與重建

當代婚姻崩壞的根本因素,不在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也不在社會風俗與道德的敗壞,而在我們失去了那超越此世界的真理來維繫婚姻,賦予婚姻意義。重建婚姻,不是透過法律,而是透過基督徒對上帝大膽的信服,對聖約的尊重和敬畏。

找到生命的價值

每個物品都會有其價值,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用金錢來衡量,我們買東西會先看價格,再評估能力。人類一開始是以物易物,逐步改變交易方式,最後使用錢幣,如同當年亞伯拉罕用400舍客勒向赫人以弗崙買了一個地方,要作為墓地。

熱門點閱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