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我到中國成都旅行,其中參觀文殊院(佛教寺院),當中竟然有煩惱咨詢室的服務。我相信這是香港人習慣稱呼的輔導服務。文殊院選擇用煩惱一詞很有意思,受佛教文化影響的華人很能體會煩惱的語境。按佛教理解,煩惱是障,遮蓋眾生的真如佛性。煩惱與人的貪、瞋、癡、慢、疑、惡見等有關。相對來說,世間多以障礙生活來定義煩惱,例如,患病、失戀、學業壓力等,但這不是佛教所講的煩惱,因為在患病、失戀、學業壓力等生活的人可以活出佛性,不受生活障礙困擾。
基督宗教所講的八福也有類似意思,即心靈貧窮、哀慟、為義受逼迫的人可以是有福的。然而,現實是很多人卻被世間定義的煩惱所纏和所縛,生活得不自在、不快樂、不暢順,甚至可能因而選擇結束生命。以下,我嘗試從生活日常開始,認識人生煩惱(分別為生而為人、選擇、責任、人際、將來),從中辨識真偽障礙,並有勇氣跨越障礙,不受障礙所綁。
煩惱(一):生而為人
我沒有選擇在此時此地出現或我沒有選擇以這樣一個身體的我出現。為何我生在這裡和這時?為何會有我?以上問題可以是休閒地望著無際天空時發問,也可以因生活得不愉快時發問。前者出於一份驚嘆,後者出於一份質問。帶著挫敗的孩子向父母抱怨,說,「你們為何生我?你們為何只滿足你們的歡悅就讓我在世界出現?」父母回答不了,因為他們沒有選擇這孩子出現。若發問這問題的孩子感到其生存的無奈時,他們的父母何嘗不是。我們都沒有選擇就「被拋進」這世界。
不同宗教嘗試為人們「被拋進」這世界提供不同解釋。基督宗教會說,人們的「被拋進」這世界是因為上主的創造和上主的愛,讓人們可以參與上主分享的愛。佛教以六道輪迴,指出在還未超脫輪迴時,人道是最好修行的地方,因為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父母可能回應不了我們的為何而生,基督宗教與佛教嘗試向我們講,我們有更大理由生而為人,即見證愛、分享愛、成為有愛的人。縱使未能見證愛,也可以成為有愛的人;又縱使未能成為有愛的人,也可以分享到人對我的愛。他們嘗試向我們說,生而為人不是「被拋進」的無奈,而是一個邀請、一個機會,甚至是前生功德結果。這是一個既能自我滿足,也既能受挫的人生。煩惱不是生而為人,可能只是某一種生存的呈現。
然而,以上的宗教詮釋沒有令我們可以放下對生而為人的質疑。例如,受戰火威脅,並經歷家散人亡和身心受傷的人可能會質疑生而為人;同樣,因貧窮而導致營養不良、死亡,並每日為生存掙扎的人可能會詛咒自己的生。還有很多令人厭生的處境。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但我們要辨識:我們質疑生而為人抑或是某一種生而為人的生存狀態呢?若是某一種生而為人的生存呈現令人煩惱,甚至厭生,我們就要問:甚麼令人陷於這種生存的呈現?我們可以做甚麼改善人的生存呈現?人要培養甚麼生命質素回應或適應令人煩惱的生存呈現?
但若是質疑生而為人,我們沒有甚麼更有力的說服,因為人生真的不易,人生是煩惱。人逃不出煩惱,但煩惱又不是解不開,不是因為有更好答案,而是因為視域轉變了,即轉「念」(轉變今日的心)。胞姊是佛教徒,素食者。在一次在印度修行後,她改變了素食習慣。她說,「當這麼難才找到食物時,為何我要這麼介意素食或肉食呢!有食物可以食已是恩典。」「素食曾洗滌我的心靈,也會綑綁我的心靈。在轉念下,我感受到進食時的心靈自由。」轉「念」很難,也很易。難在於不執著習慣了的視域,易在於轉是輕鬆。
生是艱難、也令人煩惱,但在「轉念」下,生而為人可以是一個邀請、一個機會、一份愛的體驗。
煩惱(二):選擇
選擇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好事。每次到街市買食物時,我就感受到。查實,超級市場標榜的包羅萬有都是一式一樣,不同超級市場賣的貨品都很相似,不會令消費者有太多驚喜(或許,減價會令消費者驚喜)。 消費者似乎有選擇,但這些選擇都是被預先安排,反而街市的貨品有其特色,甚至會嚇你一跳。我們嚮往選擇,但也會因要選擇而感到煩惱,甚至疲倦。我所講的,不是購物或點菜時的「選擇困難症」,而是人生的選擇。
父母為孩子挑選合適學校一事就傷透惱根了。要按孩子的學習能力選擇 ? 還是按社會期望呢?孩子長大後,要面對愈來愈多的選擇,選科、升學、交友、拍拖、要聽自己的聲音?還是聽「大人」的聲音?成人後,他們就要在職業、交友、結婚、離婚、再婚、生兒育女、搬遷、移民、興趣等範疇中選擇。 這一切都會令人煩惱。除了個人準則外,選擇還要有一顆能忍受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心靈,即接受不太好或到頭來錯誤的選擇,並有勇氣承擔和再選擇。
就著因選擇產生的煩惱,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寫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他說,
從他人那邊取走了煩憂(care)而將自己的關注(concern)放到那人的職分(position)上,這就是為他人代勞。這樣的關懷乃是為他人接管(take over)其關注之事,於是,那個人被迫失去了(thrown out)他自身的職分,讓他從已經涉入的事件中向後退回,轉而等待接收已經被處理完成的事務,或者完全將自身抽離(disburden)那個事件。
在如此的關懷情形下,那人遂成為一個被宰制者和依賴者,甚至這種宰制對那個人而言是無聲的,並且是持續潛藏的。這種關懷是一種遠離煩憂的代勞,它以更廣泛的範圍決定着另一個存有,並且是一種以附屬的方式成為「應手之物」(ready-to-hand)之關注型態的極至表現。
簡單來說,「應手之物」指已預備和安排的事,例如,用煮食爐的人以工具價值來認識它,這煮食爐只有指向之意。但當煮食爐沒有發熱,煮食者的不順利就將這煮食爐從「應手之物」轉變為「手前之物」(present-at-hand)。他嘗試了解煮食爐的特性,細讀說明書,甚至動手修理。煩憂是因「應手之物」不再可以應手。究竟找人代勞處理我的煩憂、另找「應手之物」還是進入「手前之物」? 選擇進入「手前之物」就是親力親為,認識這煮食爐結構。於我,壞了的煮食爐已不再只是「應手之物」,更是有我的煩憂留下痕跡的「手前之物」。
原來,因選擇而產生的煩惱就是拒絕將自己假手於人,嘗試以「手前之物」態度看待我們所遭遇,投入其中,思考可以和應該如何,並以勇氣和責任迎接「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帶來的震盪。煩惱不會因從「應手之物」轉為「手前之物」而消散,反而可能增添了,但煩惱讓我們有機會拿回自己的人生,即一手人生。
我不否定有人承受不了由「手前之物」帶來的煩惱,因為我們已習慣了「應手之物」的人生。查實,人生是由「應手之物」和「手前之物」組成。所以,煮食爐壞了也可以換一件新的或找人幫手。同時,煮食爐壞了也可能是你大顯身手機會。不要錯過機會之餘,也不要因「手前之物」太慌張。
(Image by KamranAydinov on Freepik)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