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人生3]粉墨登场

88
赞助本文

我很喜欢圣经的两句话,我总觉得他们有着不太一样,却又能互补:

「万事互相效益,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马书8:18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书10:23

结婚有了第一个孩子以后,我经常观察身旁已经有孩子的妇女,发现大部分的妈妈不仅继续工作,还带着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婚姻和家庭都不是妇女自我成长的障碍,反而应该是成长的里程碑。

当然,我观察的对象各个种族都有,不仅限于华人或亚洲人,有时候我发现其他的族群反而没有华人传统的框架;女性朋友啊,先别抱怨妳的环境,妳倒是自己问问,是社会和环境限制了妳,还是妳自己限制了自己?凡事都有机会发生,只看最后有信仰的自己和周遭的朋友是否都能得到益处!

詹姆士很高兴找到我当鼓手,也开始筹画练团,在美国练团并不像台湾可以租借「练团室」,如果没有自家地下室改装成练团室,就要到处商借场地。我们第一个练团场地是一个草根蓝调的小小音乐室/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只能容纳20人的小场地,可惜的是那里并没有鼓,也不许暂放 乐器,所以每次练团都必须要我从家里搬鼓到车上,开车到现场把鼓架好,练完团之后再拆鼓、上车,回家后把鼓搬下车,再搬回我家地下室,真是一个非常健身的过程。

其实我并不期待华仔一定得帮我搬鼓,毕竟他是在家顾小孩让另一伴发展志趣的那个好老公,所以这个健身的过程就由我一人独享。并且每次练完团回家,我都得用最精简的方式搬运,然后用最快的时间处理完我自己的睡前仪式,才能迎战隔日的全职上班日,当时每隔周的一次练团,也是本人的夜间搬鼓健身加上睡不饱的一晚。

我的团员们也担心他们迎来的这位女鼓手,一边维系家庭和工作,还要用这么艰辛的方式练团,会不会哪天就决定不玩了?在历经团员们的A计画、B计画场地后,团长突然能空出地下室房间,并且改装成练团室,我们能终结鼓手在练团搬鼓的健身时间。不过我们正式的表演也不都有鼓,原来在美国的演出都要鼓手准备鼓,所以这种搬鼓和组鼓的过程,真的免不了,现在我也都习惯了。

有次表演完,一位白人妇女走上前来跟我打招呼,她说:「刚刚是妳打的鼓对吧?」我点点头,她继续说:「我以前也是一名鼓手,妳好好坚持下去,我很高兴看到有女性能打鼓,加油!我祝福妳!」

我感到十分温暖,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观众因着我的性别而特别认同和为我打气,很多女性观众都向我表示「我们想继续看到女性乐手在台上表演」,这并不是偶然,在这个蓝调草根的领域,还真的很少女性乐手,更别说是亚洲脸孔了,我隐约觉得好像有种使命感,这已经不是为了我自己的职涯和志趣,我的音乐参与更能让我家附近的音乐性别平权意识抬头!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