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命的巨山

4335
贊助本文

「愚公移山」這句成語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這則故事與耶穌對「信心」的教導極為相似,耶穌曾對門徒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馬太福音17章20節)

在舊約中,「山」常常是對上帝的尊崇,如同詩人說:「我要向山舉目」,記得我曾在花蓮當兵的時候,曾有一年的時間,我被派到銅門,那是山巒環繞的地方,每早起來,眺望眼前山巒,令人心曠神怡。而「山」給人的感覺,也多是神祕與頗具挑戰。

登山客是一種勇於冒險的人,得要準備好面臨各種不同的挑戰。在聖經中,多次提到登山,這些人不是因為要運動或健身,而是具有特殊的意義與使命,並使那座山成為某種記號。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主耶穌常常獨自或帶門徒上山。當祂在服事前退到曠野禁食禱告40晝夜,甚至被惡者帶領到最高的山,牠指著萬國的榮華富貴給耶穌看,並表示:「只要耶穌拜牠,這一切都賜給他」然而,主卻明說:「撒但,退去下吧!因為聖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

當耶穌在呼召門徒後,他隨即在山上開始「新生訓練」,這是耶穌首次的講道,篇幅相當長,從馬太福音5章至7章,這就成了著名「登山寶訓」;當耶穌在服事時期,他帶著門徒彼得、約翰和雅各上了山,結果在山上,耶穌變了像;當主耶穌面對十字架,他與門徒用完逾越節晚餐後,就在橄欖山腳的客西馬尼園禱告;當祂死裡復活後,與門徒相處40天後,祂在橄欖山上升天。

除了耶穌之外,還有幾個聖經重要的人物值得我們留意。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把他的兒子以撒獻上,那座山成為信心的記號。當雅各從他的舅舅拉班那兒逃出去來,拉班等人立即追出,就在基列山上搭棚,與雅各談判,之後,雅各與他的妻小、家產全然得著自由,那座山對雅各的意義非凡。

摩西領受上帝的召命,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當過紅海之後,摩西至西乃山領受十誡法版,上帝頒下神子民的律法。北國的先知以利亞經歷三年六個月沒有下雨的時刻,他與拜巴力的先知一同在迦密山上祈求,那場的真假神的對決,密迦山上成為以利亞的關鍵時刻。

甚至在最後的啟示錄,神把聖徒約翰帶到山上看見新耶路撒冷。

登山就是要接受挑戰,基督徒要登上帝給我們的山,這是不能亂登的,否則就會發生山難;也不要登別人的山,把別人的困難全部攬起來。

無論上帝給我們的是大山或小山,千要不要拒絕,因為這是訓練的過程,主並沒有應允我們生活、信仰之路是一條平順道路,但祂卻應許我們賜下力量。

也許,當你明天推開家門時,發現竟有一座山就在眼前,請你不用怕,因為這是你生命的功課,主應允你可以突破這重山萬嶺,因為這是屬靈的鍛練過程,你只要做的,就是相信主!

作者簡介/黃銀成
牧師,臺灣雲林人,中華信義神學院道學碩士(M.Div.)、中台神學學士(B.Th)畢業。
具有牧師與作家雙重身分,講台信息生動、活潑,激勵人心,除講道外並以文字牧養、鼓勵會眾。曾任記者、雜誌主編、報紙社論主筆及專欄作家、文學獎及金書獎評審委員。
目前擔任竹南聖教會主任牧師,兼任台灣聖教會總會資訊局長。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