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洲社会同时面临来自邻近地区的难民潮和伊斯兰极端份子的恐怖威胁之际,欧洲的基督教教会是如何面对这样的处境呢?欧洲教会和这些崛起的右派势力是否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
其实,经历过两次大战摧残的欧洲,教会对于政治问题是高度谨慎的。主流的欧洲教会大致除了在特定关于宗教伦理上的议题(如同性婚姻合法化和堕胎等)仍有分歧之外,在关于民主、人权和人道等问题上具有高度共识。在东欧共党政权垮台的过程中,天主教会在东德和波兰等国都曾扮演过关键角色。
近年来涌入欧洲的难民潮确实使得部分欧洲人感到恐惧,即使是基督徒都也必须顾虑到自己生存环境受到的冲击。面对这个巨大冲击,大部分的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都做出了积极正面的回应,除了以教会之力在难民聚集的城镇提供各种协助之外,教会所属的慈善组织也积极投入人道救援工作。
相对于此,仍有少数教会人士以捍卫信仰之名或援引基督教教义,抗拒对难民进行人道救援,进而诉求排外的主张。
欧洲基督教会对难民问题的积极回应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担任教宗之后,第一个在罗马之外的行程便是前往义大利在地中海的兰佩杜萨岛(Lampedusa)探望由北非渡船而来的难民,批判这个富裕的世界对于难民的苦难缺乏关怀,并严厉地指责这是「冷漠的全球化」。
时隔近三年,难民问题日益严重,当德国总理因为去年欢迎难民的政策而身陷国内反对声浪之际,许多欧洲国家的右派在近几次选举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度(如上个月的奥地利总统选举)。
为了因应这股抵挡难民的政治浪潮,教宗再度踏上探访难民的旅程。这次他造访了希腊的莱斯沃斯岛(Lesbos),除了带回12名叙利亚难民回梵谛冈之外,也向难民传达「你们并不孤单」的讯息。教宗并且呼吁天主教教区尽可能开放给难民使用。
(2016年4月,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前往希腊的莱斯沃斯岛(Lesbos)探望难民,向其传达「你们并不孤单」的讯息。)
除此之外,原本就致力透过社会服务帮助穷人和难民的天主教国际人道组织「国际明爱」(Caritas International),在难民的人道救援当中也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在义大利境内和兰佩杜萨岛、法国的加莱(Calais)、希腊的莱斯沃斯岛、英国境内,该组织都为难民提供了实质的援助。
(2015年1月,德国东部「欧洲爱国者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运动」〔PEGIDA〕的游行中,出现十字架,显示有部分基督徒支持这个运动。)
少数右派基督徒的排外态度
相对于欧洲主要教会对于难民的人道关怀和人道救援,仍有为数不多的基督徒站在反对接纳难民的立场。在义大利,现任极右派民族主义政党「北方联盟」(Northern League)领袖、同时也是欧洲议会议员的萨维尼(Matteo Salvini)曾表示,作为一位天主教徒,他认为义大利人应该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优先的地位,因此,对于非法移民必须加以严格管制。他所表达的想法其实存在于部分义大利天主教徒心中。
在德国,尽管大部分的教会领袖对「欧洲爱国者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运动」(PEGIDA)都抱持着谴责的态度,在该运动游行的夜晚,许多城市的教堂甚至熄灯以表示对于该运动的反对态度。然而,仍有部分天主教神父和信徒支持这场运动。
一位慕尼黑教区的神父史培特林(Paul Spätling)不仅参与该运动,更表示:欧洲已经花了1000多年在对抗伊斯兰教了,为了让欧洲不至于伊斯兰化,他反对伊斯兰在德国占有一席之地。史培特林的发言随后遭到教区的反驳,认为他的说法和基督教信仰所要传达的「爱、仁慈与包容」的信息背道而驰。因此,该教区禁止其继续讲道。
谁是「真台湾人」?谁是「真欧洲人」?谁是「真犹太人」?
写作这篇文章时,台湾社会正好有一位妇人当街以情绪化的口气,怒骂老荣民为「中国难民」,并要他「滚回去」。此事引发整个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令我们不得不感叹,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时常都在面临「谁是真○○人」的问题。
极右派运动常使用的修辞是「我们/他们」的二分法,放在各国的脉络中,就呈现出排外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近日台湾的怒骂「中国难民」事件是如此,德国的「欧洲爱国者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运动」也是如此。两者的共同逻辑是:借由界定一个外部的「他者」,来强调「我群」是和前者格格不入的。因此,抗拒「他者」存在于「我群」中,就成了接下来的诉求。
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待这事,其实正好就是使徒保罗在近2000年前就面临的问题:「谁是真犹太人?」当保罗结束其第三次宣教旅程,回到了耶路撒冷时,他在圣殿被犹太人捉住,对着他喊打喊杀。犹太人对保罗的指控是,保罗不仅把福音传给希腊人,而且还背弃了摩西割礼的仪式。保罗在受审的过程中,不断为自己申辩。
对于谁才是「真犹太人」,保罗在罗马书中明确回应:「因为表面上作犹太人的并不是犹太人,在肉身上表面的割礼也不是割礼。唯有在内心作犹太人的才是犹太人;割礼也是心里的,是靠着圣灵而不是靠着仪文。这样的人所受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而是从 神来的。」(罗马书2章28~29节)在保罗看来,犹太人的自满,来自于透过割礼等仪式来确认自己作为「神的选民」的身份。
然而,他提醒所有人,重点不是仪式而是心态、是信仰的本质,才决定一个人是不是「神的选民」,是不是「真犹太人」。在神的面前,所有人「都是在罪恶之下」(罗马书3章9节)保罗最终,得出「因信称义」的信仰基础:「因为我们认定,人称义是由于信,并不是靠行律法。」(罗马书3章28节)
从保罗面对何为「真犹太人」的回应,我们仿佛看到一面镜子。当我们对于耶稣和保罗时代,犹太人过度自我中心的「选民意识」感到嗤之以鼻之际,这样的历史,正在我们当代以多种不同的形式重新上演。
欧洲长达数世纪存在的「反犹主义」(anti-Semitism)在纳粹屠杀犹太人那一段时间达到了高峰,因为纳粹认为德国人才是真正的选民。当前欧洲在面临难民潮之际,就以保存欧洲文化不被伊斯兰文化入侵为由,排斥来自伊斯兰世界的移民,即使这些移民大部分都善良且无助;因为这些欧洲极右派人士认为欧洲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才配称为「真欧洲人」。
在二战后的台湾,因为战乱的不可抗力缘由、以及因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不当,而造成的「省籍/族群」冲突,在台湾社会时而上演;这造成冲突的因子,也是因为特定一方认定自己才是「真台湾人」或「真中国人」。
「谁是真○○人」?这是对每个时代、每个情形下的所有人进行的永恒拷问。除了神以外,没有人知道。人们所能做的,是用爱心去接纳每个我们所面对的人,尤其是那最卑微的人。正如同耶稣的提醒:「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所作的,只要是作在我一个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作在我的身上了。」(马太福音25章40节)
※系列文章:反思欧洲右派势力的崛起-1
作者简介/廖斌洲
台湾大学政治所博士候选人,主要关注的议题为近代民主思想、当代中国民权运动;额外的兴趣为政教关系。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