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碰政治?

3581
赞助本文

由于长久的专制统治与白色恐怖,台湾人对政治避之唯恐不及。大学每学期的教师评鉴会问学生:老师上课是否保持政治中立?公共电视台的董事长上任时宣示该公司「要走清纯路线,让社会有祥和之气。」教会界领袖更是经常说自己不碰政治。

不碰政治?你真以为自己做得到吗?

政治,绝对不仅只是「管理众人之事」。孙文的定义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自己没有管理众人,政治就不干我的事。在长久的专制统治下,国人习以为常的观念是政治是那些「管理众人」的人之事,自己不过是市井小民,帝力与我何有哉?

有几户人家世居阳明山,与世无争,他们家祖传之地靠近大马路。某大县长的弟弟侵占了比邻的地,因为没靠马路比较不值钱,脑筋动到这些邻居头上,用尽手段要把这些人赶走。这是政治,你躲到山里也没用!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是吗?有位张药师住在市镇里,也一样安分守己。某大县长大笔一挥,就把他家的房子给拆了,把他家的土地夺走了,还自称这是「天赐良机」,自诩掌握「人道、王道、霸道」的主政原则。张药师因此忧愤而死,这也是政治。

只要你是个人,你就躲不开政治。

人类因为无法单独生存,必须集体活动。在公共生活里,就会有资源分配的问题。为了让有限的公共资源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分配,人们就会去找寻结盟的对象来组成团体,以便有更大的力量来要别人听命。

而其他的人也同样会去形成小团体来加以对抗。这种为了公共资源的分配所产生的结盟与对抗的行为,或者说白了就是勾结与斗争的行为,就是政治。你躲都躲不掉!试问,从小学到现在,你看过多少小圈圈?看过多少争权夺利?

教育、媒体,乃至于宗教,根本都与政治有关。事实上,这三者在政治上扮演着至为关键的角色。从传统政治学的观点,一个国家要将政治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必须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工作,透过学校教育、各种传播媒介,以及宗教活动灌输青少年当局要你相信的那一套价值观。

从左派的观点来看,扮演这种政治社会化机制的教育机构、媒体与宗教团体,其实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他们的威力,并不稍逊于军队、警察、特务等「国家所垄断的合法暴力」。

这正是为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军会介入台湾的课纲微调;这也是为何马英九政府一上台就要求隶属国家的中央通讯社不得报导中国的负面新闻,并删除批评马总统的报导(2008年10月9日国际记者协会谴责马政府干预媒体,强烈要求台湾政府停止有碍新闻自主的行径)。

这更是为何在基督教媒体上会有人以「牛奶与蜜地」这种用圣经词汇来形容引起强烈争议的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却没有自觉或者不在乎这是否亵渎了上帝的应许。

意识形态是官方用来强加在人民身上的一套信念,执行这个任务的,就是学校、媒体和各个宗教团体。说别人的想法是意识形态,要大家不要有意识形态,其实本身就是在灌输官方的意识形态。而最常做这件事的,也还是学校、媒体和各个宗教团体。说不要谈政治、不要碰政治,其实在说这些话的当下,就是在从事政治活动。

在另一方面,发动会众去连署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比如反对多元成家法案),去参加社会运动或街头游行,当然是政治活动。教会界领袖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为了安抚会众,就说这些不是政治。

即便这些活动没有涉及特定政党或政治人物(比如多元成家议题两大党都有人赞成,也都有人反对),只要是聚众去支持或反对公共资源、政策安排,就是政治。

教会作为祷告的殿,要提防各种有心人的利用。另一方面,教会领袖也要清楚自己的许多言行本身就带有政治色彩。明明搞政治,却说自己没有,那可就是说谎了。

「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箴言12章22节)

(封面图片来自:Fifi LePew via Visualhunt / CC BY-NC

作者简介/洪圣斐
浸信会友,身兼教会传道、大学教师、媒体工作者3职,对于宗教、教育与媒体容易沦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一事相当敏感。
晚近投入教会与公共参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期待能为参与公共事务的教会青年有更多的服事。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