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老化是許多歐美教會的焦慮,和嬰兒潮世代相比,年輕的千禧世代留在教會內的比例偏低,許多宏偉的教會建築中,週末做禮拜的人寥寥無幾,而且年齡普遍偏大。年輕人到哪去了?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基督徒研究者和社會學家開始關注這議題,尋找各式各樣把年輕人找回教會的解方。有些教會透過改變主日崇拜,透過媲美夜店的燈光影音效果,加上生動活潑的講台信息,試圖把年輕人帶進教會;還有些教會投資大量的金錢蓋青少年活動館,雇用專職的青年工作者,舉辦各式各樣的外展活動,耕耘社區,吸引年輕人進入教會。
潘霍華談青年事工
美國路德神學院的教授 Andrew Root 是近來北美著作多產的實踐神學家,他主要的研究領域正是青年事工。2015年他在《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撰寫了《Why Your Millennial Outreach Needs a Bit of Bonhoeffer》一文,透過與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思想對話,反省當代北美教會的青年事工。
Root描述了北美教會對千禧世代的束手無策,以及對害怕失去他們而產生的焦慮,接著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北美教會為何這麼焦慮?是因為關心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還是關心教會作為一個組織的發展和延續?
今天在強調青年事工的重要性時,一個流行的口號是「年輕人是教會的未來」。然而,年輕人真的是教會的未來和希望所在?Root挑戰這種心態,並認為這種心態是以教會作為組織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沒有把年輕人本身當作關懷的主要對象。
當教會把自己的希望放在年輕人身上時,其實是本末倒置了。Root引述潘霍華,強調信靠上帝的靈比「擁抱青春」的靈(心態)更為重要。當教會一味把自己裝扮得很年輕,希望藉此吸引年輕人參加時,反倒失去焦點。上帝才是教會的希望,不是年輕人;神的靈才能永保教會的活力和生命力;不是透過各樣使教會看起來青春有活力的活動和佈置。
潘霍華認為,青年事工首先是關乎人與上帝的相遇,而不是關於發展教會的策略。若過度強調年齡、生命階段、社會和文化,或把青年事工變成一種教會成長的工具,而忽略與永生神相遇,那麼是把重點放錯地方了。
Root進而指出今天教會很大的試探就是在關心年輕人(千禧世代)時,把這群人物化了;把這群人當作一個需要去吸引的群體對待,而沒有看到他們真正的位格和價值。Root問到,當教會擁抱年輕人時,我們到底擁抱的是「教會年輕化」這個概念,還是擁抱一個個有血有肉也有位格的年輕人?我們希望年輕人會來參加教會的同時,是否預備好歡迎、擁抱和愛他們,與他們在生活中真實相遇?
真正歡迎年輕人的教會,不是要把自己變得和年輕人一樣,努力融入年輕人的文化,而是一個邀請年輕人與其他人一起相遇、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同行的教會,在這過程中,我們大家一起分辨基督如何臨在我們當中。
最後,Root認為教會應該停止焦慮,認真尋求聖靈在跨世代和跨年齡層當中的工作。與其花更多的時間在舉辦活動,努力讓教會年輕化,教會更應該花時間使年長者能陪伴年輕人在基督裡成長,一起在教會群體的生活中辨認上帝的同在和工作,向彼此敞開真誠地分享我們的掙扎和困惑,述說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
借鏡北美教會
對常以北美教會為師的華人教會而言,Root對北美青年事工的反省幫助無疑是一個警鐘,幫助我們看到當代北美青年事工的一些盲點,作為借鏡。
首先,在華人教會界中,神學與牧養有日漸分家的趨勢。特別在青年事工中,許多牧養的實踐並非建立在誠實的神學反省中,而是由果效和實用價值所主導。潘霍華的生平和思想提醒我們,神學離不開牧養,牧養也離不開神學。事實上,教會歷史上許多重要的神學家,本身也都不以神學家自居,而是以牧養為己任,在牧養中為了回應處境,而以神學論述作為回應。
其次,年輕人不是教會的未來,因為年輕人是教會的「現在」,就如同兒童、成年人、老年人是教會的「現在」一樣。「年輕人是教會的未來」這句話暗示以教會作為組織為中心的方式來看待年輕人,其立意是好,但無形中把年輕人給「人力資源化」了。潘霍華提醒我們,不應把年輕人當作是「被動員」和「被吸引」的對象,而是要看見他們內裏上帝的形象,渴望被愛、被看見、被上帝的愛觸摸。
第三,我也曾迷信把事工包裝得「年輕化」,希望以此吸引年輕人加入教會。但當我與許多年輕人有深入的談話時,我發現他們來教會並不是來找另一個夜店或另一個很潮很炫的地方,而是在尋找一個能夠真實與人(甚至與神)相遇的地方。青年工作者如何看待年輕人會影響和塑造事工的模樣;在我們討論如何調整青年事工之前,或許更重要的是青年事工者該如何調整我們看待年輕人的眼光。
最後,過去十年台灣掀起了一波「青年崇拜」的風潮,許多教會陸續把年輕人從成年人的堂會中分開,為年輕人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的崇拜。如果有適當的配套,我絕不反對教會設立「青年崇拜」。然而若「青年崇拜」只是一種把年輕人與成年人分開的策略,使雙方不需往來,不需彼此接納,只是在同個教會的建築物中各過各的團契生活時,問題就來了。
愈來愈多的實證研究發現,影響青年人信仰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親的信仰以及他們參與在孩子信仰旅程中的程度,其次是教會中長輩對年輕人的關懷。一個健康的青年事工,不是把年輕人從整個教會群體中切割開來牧養,而是創造一個空間,使各年齡層的人可以彼此相愛,彼此建造,一同經歷、述說和分辨上帝在群體和個人生命中的作為。
作者簡介/董家驊
美國富樂神學院神學博士,現居洛杉磯,牧養教會,喜歡對話。
生活在消費主義當道的北美社會,不時需要自覺地抗拒這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學習在耶穌門徒的群體中忠心跟隨耶穌。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