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我從台灣到美國讀書,剛到新的環境,我想先去看看不同形態的教會,再決定要委身在哪一間教會聚會。我和太太用了將近3個月走訪不同的教會,包括音樂天賦爆表的非裔美人教會、用希臘文聚會使我呈現完全迷失狀態的希臘正教教會、陌生又熟悉的亞裔美人教會、人數少少但滿滿愛心的華人小教會、穿著正式聚會人數上千的華人教會……。
原本計畫還要再走訪更多教會,但3個月後我感到靈命非常枯乾,像是一個失根的浮萍漂泊在美國這片充滿各式各樣教會供我選擇的汪洋中。每週日像是一個觀光客,走訪不同名勝景點,但沒有一處是自己的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委身於教會生活的重要和必要。
流浪找教會
當基督徒初到新的地區,離開原本歸屬的教會群體,難免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教會聚會。但是我發現愈來愈多基督徒即便居住在同一個地區,仍舊不時地在「找教會」——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教會。
找教會有時是生命階段使然,結婚生了孩子後,須考量到孩子的信仰教育,難免想要換到一間有「健全兒童事工」的教會;有時是因為與教會內的人發生摩擦,於是想到一個「更合適我的地方」;還有的時候,單純只是想換個環境,重新開始,探索不同的可能。
換教會有時出於不可抗拒的因素,然而若變成一種習慣,把自己當作消費者,找教會變成在尋找能「滿足自己」的教會時,那麼我們可能忘記了什麼是教會。
沃弗
克羅埃西亞裔的美國神學家沃弗(Miroslav Volf)成長於自由教會傳統中的靈恩教會;自由教會傳統強調人們參加教會應出於個人自願的選擇 。(註1)在這樣的傳統中長大,沃弗一方面肯定人們應「自願」選擇跟隨耶穌,加入教會群體,但另一方面又看到把教會僅視為一個因自己的意願而組成的群體之危險,因而致力探索和發展一個平衡的教會論。
在《After Our Likeness》一書中,沃弗一方面肯定教會是由一群平等人士「自願」參與的團契,另一方面又抗衡自由教會傳統中那種個人主義的傾向,挑戰當代基督徒對群體缺乏委身的態度——這種態度以自我的需要和喜好為選擇教會的主要考量,對群體缺乏委身。(註2)
沃弗指出,教會是一個由自願參加者組成的群體,由個人透過自己意志的選擇而加入;但教會也是一個由聖靈重生者而組成的群體,透過聖靈的重生,基督徒被生入神的家,成為神家裡的一份子。因此教會不僅是一個自願者組成的群體,也是一群被生入神家中的家人。
在教會這樣一個向彼此敞開的群體中,聖靈使陌生人和仇敵成為神的朋友和兒女,也成為彼此的朋友和弟兄姊妹。(註3) 聖靈運行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使我們有意願和能力向彼此敞開,在一個互相給予和接受的群體中成長,反映出神要與祂百姓所建立的關係。(註4)
對華人教會的提醒
沃弗的教會論提醒華人基督徒,是否加入一個基督徒群體並不是一種選擇,因為當一個人在聖靈裡重生時,就被生入神的家中,成為這家裡的一份子。基督徒與彼此的關係一方面是「朋友」,出於我們的意願而與彼此建立關係;另一方面我們是「弟兄姊妹」,不論我們的意願如何,我們與彼此的關係是確定的,是弟兄姊妹。
當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教會來委身時,要記得:在我們成為耶穌的跟隨者的那一剎那,我們不但被呼召來跟隨耶穌,同時也被重生進入一個新的群體—教會。在一個強調自主和多元的社會中,基督徒的教會生活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神呼召的一部分。
如何選教會?
基督徒委身於教會群體,這不僅是個人的選擇,更
聖靈親自邀請我們向三一神和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敞開自己;因此在找教會時,該教會的社經組成是否和我們相似不應成為考慮的主要原因,該教會能提供的「服務」是否能滿足我的需求也不應主導我們的選擇。
我們該問的是,我在哪個群體我最能實踐神對教會的心意——活在向神、彼此和世界敞開的團契生活中?我在哪個群體最能實踐神的使命—使世界與祂和好,踏出自己的舒適區,冒險與彼此活在神為我們成就的和好中?
當我們的思維從自己的需要轉向神對教會和世界的心意時,基督徒在選擇要委身於哪個教會時,不再以自己為中心,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要考量;也不再把自己當板凳球員,在尋找一個能只參加卻不參與的教會群體。相反的,能否忠心參與在神呼召教會所實踐的使命成為我們主要考量。
我們被呼召成為教會,不是坐板凳球員,而是上場與其他弟兄姊妹一起打球。
正視人際衝突
當基督徒明白我們是一群藉由聖靈重生進入神家裡的人時,在遇到衝突和挑戰時,就不會選擇逃避問題或放棄群體,而是選擇正視問題,委身與他人一起面對眼前的挑戰。
我有一位牧師朋友曾在咖啡廳工作,有一次他感慨地和我說,咖啡店中的員工好像比教會之間的弟兄姊妹更願意面對差異和衝突,尋求合作和和好的可能。他解釋道,在教會中常看到有人因為不滿他人,也不願意面對,而選擇默默離開,找個理由就換教會;然而在他咖啡店工作的員工,大多數不想放棄這份工作,因此在面對衝突時,知道如果要留下,則必須面對,反倒較積極主動地去處理人際之間的摩擦。
這位朋友的觀察很諷刺,但也很真實。當我們忘記自己是彼此歸屬並要在永恆中彼此團契的這個事實時,就更傾向採取消極或逃避的態度來面對人際矛盾。然而,當我們記得在跟隨耶穌的旅程上,我們已被聖靈重生進入神的家中,與彼此的連結不僅是「自願」的選擇,也是「事實」時,我們就看到要去面對人際摩擦的必要性。逃避,不應是選項。
使父神的心意得滿足
最後,沃弗的教會論也提醒牧養教會的人,在帶領人跟隨耶穌,學習作主門徒之時,我們是否也教導作門徒同時也意味著加入神的家,與彼此成為家人?我們的教會生活是否能反映出對彼此的委身?在一個鼓勵各人按自己的心意而行的時代,我們是否按著神的心意來塑造教會群體,不只是以活動和服務來吸引人,而是以參與和委身於彼此的生命來吸引見證神的心意?
我有兩個兒子,兄弟之間難免吵架。有一次哥哥在對弟弟極度不爽的情況下,跑來對我說:「我不要他當我的弟弟了。」於是我和他解釋,誰是你的弟弟並不是出於你的選擇;不論你喜歡他,或是不喜歡他,他是你弟弟是個改變不了的事實,在他出生時就已決定了,因為你們有相同的父母。
哥哥似懂非懂地聽著,幾分鐘後,兄弟倆又開心地玩在一起,有說有笑,而作為父親,我為他們開心,很享受地看著他們一起玩。那一幕提醒我,當代基督徒的教會生活所遺忘但是極為寶貴的真理——我們彼此是弟兄姊妹,是家人。
基督徒之間的彼此相愛和彼此委身,是我們對神的愛的自然流露。不論我們喜歡彼此也好,討厭彼此以好,我們都是神家裡的人,是彼此的家人。當我們彼此饒恕、相愛和接納時,父神的心就得著滿足。我們若真的愛天父,豈不應彼此相愛?「 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愛神的,也當愛弟兄」(約翰一書4章20~21節)
註:
1.自由教會(Free Church)傳統與自由派教會(Liberal Church)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由教會的概念發展於激進的改教運動(Radical Reformation),並在重洗派的傳統和浸信會中繼續發展,強調政教的分離。自由教會的傳統強調教會是信徒的教會、政教應完全分離、地上的教會只是天上真正教會在世界的代表。若欲更多瞭解自由教會這概念,請參見 Veli-Matti Kärkkäinen, Introduction to Ecclesiology: Ecumenical, Historic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2002), 59-62. 若要瞭解「信徒的教會」這概念,請參見 Franklin H. Little, “The Concept of the Believers’ Church,” in The Concept of the Believers’ Church, ed. James Leo Garrett (Scottdale, PA: Herald Press, 1969).
2.Miroslav Volf, After Our Likeness: The Church as the Image of the Trinit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8), 3.
3.Volf, After Our Likeness, 181.
4.Volf, After Our Likeness, 189.
(封面照片截圖自:aenonfire / CC BY-SA;Miroslav Volf in Envision 08研討會)
作者簡介/董家驊
美國富樂神學院神學博士,現居洛杉磯,牧養教會,喜歡對話。
生活在消費主義當道的北美社會,不時需要自覺地抗拒這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學習在耶穌門徒的群體中忠心跟隨耶穌。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