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政壇因立法委員顧立雄主張「擴大施用毒品罪醫療前置化」的修法,而引來名嘴朱學恆的批評時;因為教會緣故,我們「進入」了泰北晨曦會福音戒毒村,進行為期一個多星期的短宣服務。
用「進入」其實代表著自己對於「戒毒」與「管制」之間,一種不當連結的刻板印象。總以為戒毒村不外乎只是一個,較為鬆散但仍存有諸多限制的監控機構。但事實上,泰北戒毒村,包括另一個山頭的女子戒毒村,卻是個連大門、高牆都沒有,甚至還有些是用當地茅草、木板搭的幾間普通房屋。
福音如何戒毒
雖然戒毒村還是有對於「村民」的規定,但多半像是不得有私自金錢往來,或是家人探訪需有輔導員在場之類,為了防止與杜絕過去「誘惑」的勸導。與其說戒毒村是一個管制的機構,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互助的生活團體。在這裡的「村民」每天有著規律的生活,早晨五點起床後晨操,然後晨更、聚會、早餐、按著各人的能力上工(養豬、砍柴、種菜、煮飯、打掃),午餐午休後便是繼續上工,晚餐、聚會,直到九點就寢。
這樣的生活作息就像軍隊裡的新兵訓練一樣,但最大的差異在於參與的人是自願來此。或許有一時無法適應的,戒毒村的同工也都以關懷輔導,以及信任的角度來了解,而不是將其視為「犯人」。
對戒毒的朋友來說,這樣至少一年半的生活無疑是枯燥無聊的;既是福音戒毒,也就意味著這裡不會使用任何像是美沙酮(Methadone)之類替代毒品的藥物,就連菸、酒都不允許。福音戒毒就只有「耶穌基督的福音」。於是在上工勞動外,村裡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聚會、唱詩、讀經跟聽講道。剛到村的朋友若是有戒斷症狀出現時,除了晨曦會同工辛苦的陪伴外,就只是不停地沖冷水澡,或是以大量的運動、勞動來轉移上癮的念頭。
戒毒:不容易的路
從一些戒毒村「村民」的生命故事來看,人之所以會染上毒癮,並不全然是毒品本身,而是因為在吸毒者的生活環境裡,已經存在著各樣吸毒的試探和誘惑;有的「村民」是因為生意交際的需要,而在泰緬邊界一帶毒品卻如同菸酒一樣用於交際應酬;有的則是因為被家庭與生活的重擔、爭吵和難處壓得喘不過氣來;又或者自小周遭的家人、朋友就都沈溺在藥物的濫用之中…
也因此晨曦會的福音戒毒,除了藉著規律的團體生活作息,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重新養成和塑造戒毒者的習慣和人格;更重要的是藉著基督的福音,讓戒毒者能夠來到耶穌基督的面前,誠實的面對自己生命的問題,重新建立自己與神、與人的關係,知道自己的軟弱需要耶穌幫助;以致於當戒毒成功回到原來的環境時,知道不是因為自己的意志力有多麼強大,而是能夠靠著基督勝過各樣的試探。
從福音戒毒的例子來看,不論是吸毒的成因還是戒毒的過程,都具有十分複雜、艱辛且漫長的社會結構與因素。除了受不了村中規律枯燥的生活外,戒毒者更可能因為迫於外在和經濟壓力,不得不離村終止療程。戒毒要成功不僅是要本身有意願,更重要的是要有家人、朋友、群體以及社會的支持和接納才能徹底戒除。
回到台灣「毒品罪醫療前置化」的爭議來看,就像顧立雄委員所批評的「面對問題的根源很難,把人丟到監獄裡,卻很簡單」。我們可以用醫療的方式在幾週內讓人戒毒,也可以將所以吸毒者全都丟到監獄中與社會隔絕。但這樣的方式不僅輕忽一個人的價值,更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真正的問題。吸毒/戒毒者需要的不是監獄,而是社會的支持、包容和接納。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
在約翰福音8章中有一個「行淫的婦人」的故事;當猶太的教師和法利賽人以一個行淫的婦人來質問耶穌,該如何按律法懲罰她時,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同樣的,面對成癮者的問題,我們又有那個人可以說自己沒有罪,可以先拿起那塊石頭呢?即便是人生的勝利組,難道就沒有著迷於其他的事物,以網路、手機、金錢、甚至是愛情、事業等等,來取代人與人、人與神之間原本平衡健康的關係嗎?
活在罪中的人總以自我來衡量一切,於是會以為毒品除罪化會讓警察難以執行勤務,以為毒品除罪化會威脅自己的生命財產。因為總想到自己,也就無法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看起來比我們軟弱的人,以及那些「剛好」犯錯的人。
這個世界就像路加福音18章中的文士與法利賽人一樣,自認為「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這些人在乎的只是那讓人繼續活在罪中,讓人死的律法;而不是領人進入關係,讓人永活的真理—耶穌。
英國記者Johann Hari在TED上有一段談戒毒的演講,他引用葡萄牙的例子,大膽的說出毒品應該除罪化的主張。吸毒者之所以吸毒,是因為在各樣的社會關係中迷失與孤立。Hari認為面對毒癮者,我們該唱的是情歌而非戰歌,因為成癮的反面不是戒斷,而是關係!
(播放後可於影片右下角開啟中文字幕)
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吸毒或其他的成癮者?是繼續用各樣的手段、規條和律法將他們排除在我們的生活之外,還是像加拉太書6章1節所說的:「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呢?
(封面照片為泰北滿樂福戒毒村,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游任濱
自由創作者,嘉義人,中華福音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M.C.S),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候選人,嘉義鄉下小教會的平信徒。
一個喜歡閱讀、思考、對話,更用了過去5年大部分時間,陪伴孩子,用行動證明如何在忙碌的現代社會,用基督的愛教養孩子的青壯年爸爸。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