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會給我們的提醒

9936
贊助本文

臺大歷史學系教授花亦芬8月19日發表新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引起知識界的高度關注。在新民意要求政府推動「轉型正義」之際,德國在兩次獨裁政權(1933~1945年的納粹政權,以及1949~1990年的東德政權)結束後進行「轉型正義」的經驗,自然是臺灣需要去汲取效法的。

除了政治界與法律界,基督教界也很應該從德國的經驗,特別是教會面對政府與真理衝突時如何自處,切入省思。

希特勒早在還沒有執政以前,就想將基督教會納入自己的掌握中。執政之後,納粹黨人藉由逮捕牧者、恫嚇教會領袖等手段,讓希特勒屬意的人選當上「國家主教」,並以一種扭曲的觀念取代了正統的福音:德意志成了上帝的選民,希特勒成了彌賽亞。他們並通過了「亞利安條款」,限定只有亞利安人才可以擔任神職。最後,甚至還主張揚棄舊約聖經。

面對這種對新教教會而言實屬大逆不道的觀念,有為數不少的基督徒衷心地接受這種教導;更多數的基督徒選擇沈默以對;起而反抗的教會領袖是少數派。

以尼默勒牧師(Rev. Martin Niemöller)為首的一群牧師組織「牧師緊急聯盟」,公開承認自己的信仰只忠於聖經與宗教改革的傳統。持這種信念的教會,稱為「認信教會」(Bekennende Kirche)。全德國28個地區教會中,也有3個宣布脫離「國家教會」。

1934年5月,18間認信教會的139位代表發表「巴門宣言」(die Barmer Deklaration),其中包含反對國家逾越政教分際:「否定國家有權超越其特殊使命,而使自己履行教會的使命,成為人類生活的唯一及完全的權威」。

1934年春,「蓋世太保」便開始逮捕參加「牧師緊急聯盟」的牧者。「巴門宣言」使納粹政權決心要好好處理該聯盟。到了1935年,教會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向「蓋世太保」報告,使得「認信教會」必須轉入地下。到了1938年,官方統計遭受迫害的認信教會基督徒名單多達4000多位 。最後,尼默勒牧師被逮捕,關在集中營;而與尼默勒牧師齊名的潘霍華牧師(Rev. Dietrich Bonhoeffer)則選擇加入刺殺希特勒的計畫,失敗後被處絞刑。

戰後,許多當時選擇順服希特勒或保持沈默的教會,面對不光彩的過去,也試圖講述一些當年曾經如何抵抗過納粹政權的故事,但根據學者Matthew D. Hockenos的見解,這些故事其實大部分是虛構的。這些教會的基督徒,是曾經有幾次上街遊行,但其動機根本與抵制納粹無關,而是要呼應納粹黨人「民族主義、反共、反猶」的宣傳 。

戰後的東德,淪入共產黨的統治下。共黨對社會的控制之嚴,並不稍遜於先前的納粹黨。然而基督教界卻有了與納粹時代截然不同的改變。

東德教會利用輔導各種有成癮症的年輕人與更生人的理由,提供異議青年可以長時間窩在裡面聚會的場地,並且供應有別於共產主義的另一套意識形態與價值觀。1970年代起,一些與和平運動和環保運動有關的團體紛紛在教會的庇護下興起。

1980年代,新教教會屢次針對世界和平、人權保障、生態維護等議題公開提出訴求,與草根運動團體相呼應;天主教會則針對墮胎自由化與軍訓課程有所針砭。以和平、生態與公義為訴求的活動,在1980年代吸引越來越多的東德人民參與。

1987年2月,約有1萬名教會人士連署要求東德進行改革開放。1987年9月的「和平大遊行(Olof-Palme-Friedenmarsch)」,使全世界注意到東德已經開始有所變化。在戈巴契夫帶動蘇聯與東歐集團的改革時,教會也挺而發聲支持。

1989年,新教教會在推翻東德政權的運動上,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不但教會代表聯合起來發表公開聲明,主張結社自由、選制改革、黨國分離;各地新教教會人士更積極地在教堂中舉辦各種演講活動,新教教會組織發動示威遊行,而逐漸形成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各個自發性的新興人民團體,也大多有教會人士積極參與。若說東德政權相當程度是被基督教會給擊敗,也並非誇張的說法。

對比納粹時代大部分的教會選擇沉默,甚至是附和希特勒的異端教導;東德時代的教會顯示出很大的反省力,本於聖經的精神,勇敢地行動。

極權主義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中不幸的一頁;德國東部地區,更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歷經兩個不同極權主義政權的土地。在那裡的德國新教教會與他們的會眾,一同在兩個不同的極權政權下學習如何調整政教關係。此乃人類開始討論政教關係以來,獨一無二的經驗。

我們看到的是東德的教會面對過去面對納粹政權的極權主義下所犯的失誤,做出反思與調整,在面對共產政權的新的極權主義政權時,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這毋寧使我們相信,教會雖然是社會中最保守的勢力,卻也是極具有反省力和行動力的組織。我們相信,德國人民不會再有面對極權主義政權的命運,也希望德國教會所付出的代價,可以供其他仍受極權主義政權統治的國度做為參考。

轉型正義的精神之一是糾正錯誤。台灣的教會界是否也能從德國教會面對錯誤的反省行動,看到一些亮光呢?

(封面照片出自:avhell / CC BY-SA;萊比錫聖尼古拉教堂,東德蠟燭政變的起點。)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2 意見

  1. 我問過前東德牧師,那些參與燭光政變的東德人,在德國統一後還來教會嗎?他說沒有,教會依然冷清。如果這樣,教會是否只應該存在於極權統治下?

  2. 德國教會反省社會議題,和政治議題。但有沒有反省,為何德國教會幾乎沒有人去,有的教會還關起來或賣作清真寺?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