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4日,德蕾莎修女就要册封为圣人,天主教界正借此一盛事,积极对世人传讲德蕾莎修女的生平与贡献。姑且不论基督徒是否认可天主教的「封圣」,德蕾莎修女的封品与封圣所反映的社会时代需求,很值得我们反思。
1997年9月5日,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后2年,当时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就为她开启了册封真福品程序,比过往一般程序要早了3年,且在2003年就由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为真福品「慈善撒玛利亚人的典范」。再13年后的今天,教宗方济各决定册封德蕾莎修女为圣人。
德蕾莎修女的册封速度之快,除了彰显其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千年教廷都愿意破格协助办理,其实更突显现代社会的渴望,而德蕾莎修女毋宁是世人认可能够满足这个渴望的人。
什么渴望?
也就是德蕾莎修女一生致力去推动的事情,「帮助最弱小的一个弟兄」,她在帮助最弱小的一个弟兄身上,看见了耶稣。
德蕾莎修女谨遵耶稣教诲,所以她前往加尔各答的贫民区,深入最没有经济价值的族群「赤贫的垂死之人」,单单做好一件小事,让即将离世的人能够得到安慰,平平安安地去!
德蕾莎修女不讨论复杂的神学议题,帮助不信主的垂死之人能不能增长教会人数她也不在乎,单单谨遵耶稣基督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教导。这一生,她单单做好扮演好撒玛利亚人的角色,四处寻找需要人帮助但却没有人愿意帮助的最小的一个弟兄。所以,连母亲都不要的弃婴,她收留;连家人都不要的重症病患,她带回仁爱之家。德蕾莎修女深知,冷漠是这个世界的心灵大麻疯,是最需要主的爱医治的现代文明病,而她就从帮助最没有经济价值,被社会遗弃的弱者出发,做好她心里认为的「小事」。
德蕾莎修女有句名言,「爱,直到成伤」。就算付出爱会被伤害、误解,就算付出关怀还被人怀疑、歧视,也不要停止付出爱。
德蕾莎修女的一生,值得我们深思。当越来越多的教会以得丰盛生命和财富吸引中产乃至上层阶级的人成为基督徒;当一个人信了主之后如果财务状况不能改善,甚至被斥责为信主不虔敬;当教会权衡利弊得失之后,把诸多宣教资源放在对未来社会有影响力的高知识份子或高社经地位族群;当教会越来越多相同社经地位的弟兄姊妹时,谁还来像德蕾莎修女这样傻,将一生投入帮助那些永远不能给教会带来巨额奉献跟人数增长的垂死之人?
德蕾莎修女之所以能够接连破格,很快地被册封为真福品跟封圣,其实反映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时代需求,落入苦难与贫乏的人,渴望被安慰。我们时代需要更多先做再说的好撒玛利亚人。不问国籍、信仰、肤色、性别、年龄、种族、财富……,不要问对错或原因,或被帮助的人是否因着得着帮助后愿意改信耶稣基督,只要碰著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先做再说!
这个世代需要「社会福音」,一种先做再说,先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以此强迫或交换被帮助者日后得改信基督信仰的纯粹之爱与关怀。就像当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台湾之后,看见台湾需要医疗与教育,就投入兴建医院和学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问对方日后是否受洗,不管对方日后是否能成为教会的基石,总之,因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先做再说的精神,值得你我深思并且效法。
(封面照片来源:Missionaries of Charity Fathers。)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