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自己」呢?或许是在自我批评中挣扎,怀疑可能是圣灵叫自己知罪;也或许是努力透过外在表现肯定自己,却在失去成就时便开始动摇。关于自我的问题常叫人无比烦恼,但好消息是:真正因为福音而谦卑的心,不会自恨也不会自恋、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傲,而是在祝福当中「忘记自己」,从而得到彻底的自由。
给下一轮自恋世代的启示录
在基督教界,对于「自我」有着几种不同的看法。
有些教会认为人不应该有自我,因为跟随基督的人应该学习「舍己」、「顺服」、「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害怕谈自我尊重、自我实现、自我接纳都是把自己放在高过于神的位置。这态度或许是因应上个世纪后半叶流行的自我主义、以及高举自我新世纪运动,毕竟自恋的文化热潮确实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当自我高过其他一切,人心中自然也没有保留给神的空间。然而,没了自我之后,我们又是谁?
还有一些教会则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看重自己、领受祝福,到一个程度仿佛仅仅将神视为祝福的供应者,意图用信心、服事或好行为来「交换」祝福,却忽略了神要我们活出合祂心意的生活。只看到祝福,却没看到给予祝福的主,从而错失了基督徒生命的真正宝藏──也就是与神同行的亲密关系。
神按祂的形像创造人类,我们也反映了神的样式,只是因为犯罪堕落而产生了各种关于自我的问题。究竟我们该怎么看待自己?神又是怎么看待我们的自我?在专谈自我议题的《我》(Me Myself & I)书中,富勒神学院心理学教授艾奇柏‧哈特指出:「基督乃是『自我』问题的正确答案。因为,自我并非天生就是良善的,并且又有过度关心自己的倾向,因此自我必须受到基督的管治。并且当基督介入之后,祂会管治、塑造和引导自我,祂既不会毁坏也不会轻视自我。」
关于自我:谁的判决?如何判决?
如果面对一个在自我问题中挣扎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大部分人的答案大概都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做你想做的就好了」、「找到你的优点,建立自信」等等。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终极解答。想要透过符合别人或自己的标准来建立自信,总会遇到未达标准的时候,而我们的内心每天就如同活在审讯法庭当中,根据我们的行为得到判决。身为基督徒,还会自动为自己加上是否犯罪的审讯项目,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身分与所犯的罪连结在一起,肯定会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罪人,更不用谈活出命定、为神做大事了。
但使徒保罗却有很不一样的想法:「对我来说,你们或任何人间的权威怎样评价我,都无关紧要,我甚至也不信任自己对自己的评断。我良心是清白的,但这并不能证明我是义人;鉴察我、判定我的是主自己。」(哥林多前书4章3~4节,新普及译本)保罗不仅不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也不在乎自己的评价,因为他深知道:只有神的看法才是真实可信的。
因为耶稣,你可以自由离开法庭
提摩太‧凯勒牧师在《忘我的自由:基督徒获得真正喜乐的途径》一书中提醒道:「在基督信仰里,是由判决带出行为表现,而不是由行为表现带出判决。」而我们的判决已经定了──「现在那些属于基督耶稣的人就不被定罪了。」(罗马书8章1节,新普及译本)
耶稣降世,为要代替我们的罪,好叫我们能够进入神的国度,与神恢复亲密的关系。祂代替我们进入法庭,换取我们自由地走出来。如今我们要根据这个判决来生活,因为神爱我们、接纳我们,因此不再需要做许多事让自己看起来还不错,或者争取别人的肯定跟称赞,反而可以完全出于自由意志去行动。那会是多大的安全感与自由!
更少想到自己,从而活出自由的生命
在这样的自由当中,我们会如何看待自己呢?提摩太‧凯勒牧师指出:「真正从福音而产生的谦卑,其本质并不是把自己想得太高或太低,而是更少想到自己。」由于不再将外在表现与自我连结在一起,因此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受到严重伤害,却能仔细聆听批评,从中学习。能够真心赞赏别人的成功,自己成功时也不会感到别扭或过度反应,同时又不倚靠他人的称赞而活。毕竟,既然唯一能判断我的神如此爱我,那么有什么好担心的?
下一次,再度因为自己或别人的看法而焦虑不安时,记得提醒自己:「我已经走出法庭了,我不需要再担心那些判决。真正重要的,是神早就接纳了我。」一次一次的练习,会帮助我们活出福音,同时活出自由的生命!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