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说话了,整个社会竖耳倾听,这是从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每一个立志跟随耶稣的人,内心最大的盼望。毕竟,就连耶稣在人间的时候,他讲话也未必是人人倾听的。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是当时的犹太人传统派知识分子,也就是法利赛人,经常拿传统的律法来挑战耶稣,要耶稣给出解释。而当耶稣给的解释让他们感到左右为难时,他们便想着要暗暗地除掉耶稣。
而今,基督徒说话了,整个社会竖耳倾听。然而,基督徒说的话却彼此不同,整个社会也一头雾水。似乎,基督教有复杂的样貌,而且彼此之间互不相容?
从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20世纪有两个基督徒,名声远播到教会圈子之外,一个是马丁路德金,另一个是潘霍华。他们之所以连不信教的大众都认识,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所进行的政治参与。
马丁路德金的政治参与无庸赘述,他的〈我有一个梦〉,一直是台湾高中英文课本的正式选文。潘霍华则是因为在纳粹德国底下,参与反抗纳粹的地下活动,被逮捕监禁,并在纳粹即将崩解之前,受审,受死。他的《追随基督》,如今依然是基督徒思考公共参与时不可回避的思想资源。然而,我们也都知道,与金恩站在对立面的,同样少不了基督教。
在金恩被捕时,落井下石的白人牧师,绝对不是个案。打扰了和谐的金恩是「不属灵的」、「基督徒不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他们说。同样地,我们也知道,逮捕并杀死潘霍华的纳粹党,在党纲中说「本党主张一种积极基督教的立场」,而纳粹党的领导人希特勒,则认为纳粹的目标,在于「要将基督的精神化为具体行动。」
谁是基督徒?
更重要的是,如果,如果,我们在1960年代的美国,或是在1933~1945年「教会斗争」期间(Kirchenkampf)的德国,我们会跟随谁?以及,我们会拒绝跟随谁?我们有什么判准,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吗?毕竟,耶稣在世期间的法利赛人,不也想知道:我们可以跟随这个人吗?
在这个纷乱的时候,这正是我们要问的问题,也是我们将得到的回答。我们要跟随的,只有基督,不然就不叫基督徒,教会也就不是基督教会了。今天,之所以社会对于教会的发言感到混乱,正是因为我们在基督之外,谈了太多与基督不相干的东西。
基督和逝者的财产有关吗?他说的正好是:「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来跟从我吧。」基督和亲属称谓有关吗?他说的正好是:「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这个基督,是不是我们说出来的基督呢?是不是社会竖耳倾听时,所能认识的基督呢?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毕竟,作为基督徒,我们在人间代表基督。当我们选出来的代表不能正确反映我们的民意时,我们会用选票将他换下来,那如果基督徒无法好好地代表基督,基督难道会任凭我们继续错误地代表他吗?难道神不能兴起别人,取代现在的代表吗?我们应该一直记得:基督徒的身分,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谁敢说基督徒的身分,有那么容易担得起来?
然而,看到近年来台湾教会喜欢学习犹太人的传统,那台湾教会肯定记得神亲自说过:「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并且准备好了有无亏的良心,可以面对神。因此,我们只需要再多努力一步,找出究竟有什么清楚明了的说法,可以明白地公开说话,而不至于让竖耳倾听的社会大众感到一头雾水。
这内容当然不会是什么一般的传统价值,按照传统价值,耶稣的母亲早就被约瑟休掉了,按照传统价值,人死不会复活──复活的信仰从耶稣开始。从耶稣复活开始,一个新的传统诞生了,这个传统不是欧洲的、不是中东的、不是印度的、不是汉民族的、不是非洲的、不是美洲的。这个传统不来自于万族,因此属于万族,是万族可以领受的。这个传统才是基督教的传统,而当我们对社会说要支持传统价值时,我们支持的,只可能是基督所带来的传统。
这个传统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是新教徒,那应该是「五个唯独」──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唯独耶稣、唯独神的荣耀。然而,如果我们要包含所有宗派,那这个传统就是〈使徒信经〉:我信神、耶稣、圣灵、教会、罪得赦免、复活、永生。而如果,要再更进一步,以更简单的方式说明,那就是耶稣给我们的新的诫命:你们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以及爱人如己。
如果,还要更简单呢?
神爱世人。
最简单呢?
基督。
我们该跟随谁?这是唯一的问题,也是唯一的答案。基督,是我们唯一的问题,也是我们唯一的答案。基督开启了一个传统,一个爱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我们尽管不足,却会试着去爱人如己。我们会谦卑,我们会进自己的房里祷告,我们右手行善,不会让左手知道。我们不会诅咒人,却会为了无家可归的人开门,因为耶稣自己说过,他就是那个狐狸有洞、飞鸟有窝、自己却没有地方枕头的人子,而做在我们当中最小的一位身上的,就是做在他身上。基督的传统,就是善待苦弱至死的基督。
让我们恢复这个属于基督的传统价值。
(封面相片来源:Wiki;绘有使徒信经前四节内容的15世纪壁毯,作者不详。)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