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佛教的印象是什么?
吃素、拜拜、慈悲、慈济、回收、做环保、做功德、做好事、办法会、化缘、敲钟、腊八粥、点戒疤、少林寺、普渡众生,少林36房(以上所有蒐集到的答案,都是我在办公室问四周的学生跟同事得来的)。
那你呢?你对佛教的印象是什么呢?
如果我跟你说一开始的佛教并没有身穿袈裟的「出家人」,出家人还可以吃「肉」,甚至佛陀与他的弟子是可以留着一头短发的,他也不是在佛寺中传法,常常席地而坐开始说法!
经过佛教史学者千年来的努力,我们大概可以窥见佛陀初创佛教(这样的说法也不甚精确)时的景况:佛陀多在野外树林说法,没有庙宇殿堂,也没有像现在的出家僧侣,当时的所谓出家,就与现代的出家大不相同。
当时也还没出现出家剃度这样的制度,佛陀的「削发」,大概就只是把长发截短,并没有像现在的法师一样看似斩草除根的0分头;而佛陀的随行弟子们当然也都没有剃光头发囉!他们的衣着也并非现在看到的袈裟与三衣,他们只是穿着一般印度人的袍子,而袒露右肩的形象,也跟现在一般印度人的传统穿着一样,可能是为了方便多数的右撇子做事,不要被又宽又长的袖子碍手碍脚而形成,。
说到吃肉,佛陀所定的规矩也是为了适应印度当时的乞食(托钵去各家化缘求食物)生活。出家人去乞食,施主以肉供养,僧侣便随缘食肉,施主以菜供养,僧侣便随缘食菜,这是不能挑拣的。
而今日我们对佛教法师的形象,其实是随着历史逐渐形成的,甚至也随着佛教传往不同地方,而有不同的样貌。在今日汉传佛教见过哪一个出家人吃肉(当然指的是真的法师),如果有,那么他是犯了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不杀生」,而根本五戒除不杀生外,尚有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有些说法指出,素食传统是受先秦时期的孔孟思想之影响,因儒家的「仁慈」与「孝道」文化。《孟子》梁惠王上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而佛教传入中原后,佛教的轮回、因缘观念与儒家观念杂揉,而成为现今佛门不食肉的规定。
早期台湾教会的礼拜也很有趣,大家鱼贯进入礼拜堂后,男生、女生各往左右转,就位开始礼拜,有些甚至中间立一块屏风,我想可能牧师怕讲道无法吸引听者的注意力,信徒的注意力会被异性拉走吧?当然这是玩笑话,男女之间授受不亲或许才是问题。但是,今日以少有教会如此行了吧?倒是会有习惯靠最后一排就座,离牧师越远越好。
再看一个基督教的例子好了,我们口口声声说相信「三位一体(Trinity)」的上帝,今日我们问身旁的基督徒,大概也都回答得出这四个字,但拿这个名词去问使徒保罗,可能就辛苦他老人家了!通俗地说,三位一体所指的是:仅有一位独一的神;圣父完全是神,圣子完全是神,圣灵完全是神;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这像绕口令一般的亚他拿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对三一论做了比较公认的解释。
但早先,教父特土良可不怎么认为,他支持的可是从属论呢!经过了好久的辩论,一堆教父不停的绞尽脑汁,再加上在大公会议中的确定,三位一体最终成为传统教义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实,以上都是宗教的教义、教规都是一个动态平衡结果的轨迹。甚至,有些过去被称为异端的思想,进入了正统当中。到今日这个震荡虽然已经渐趋稳定,但仍会有些许的改变。(再50年前,应该很少有「敬拜赞美」的礼拜吧?)这种动态的平衡呈现出了宗教做为人类文化的一环,与人群互动的真实面向。
不客气的说,当某人宣称某个价值是「唯一真理」时,这人口中的宗教便已一脚踏入坟墓。就像,今日若仍有教会主张黑人应与白人分离,女人不该享有投票权,我很好奇这样的教会是否真的仍「拥有真理」?
不要害怕讨论与改变,改变不是要,同时也不会挖断你的信仰根基,而是证明这个宗教信仰仍活生生的在与时代、与我们对话。扩张疆界就在对话中展开,震荡中却有机会更贴近上帝。如同上帝在教父的讨论中真实的向我们述说,他是三位一体的真神!
(封面相片来源:Lawrence OP / CC BY-NC-ND;苏格兰格拉斯哥St Mungo’s Cathedral中的三位一体彩绘玻璃窗。)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不太懂本文想要表达的宗旨?“不客气的说,当某人宣称某个价值是「唯一真理」时,这人口中的宗教便已一脚踏入坟墓。”
“只有一位神”不是唯一真理吗?“唯有耶稣的十字架能够使人罪得赦免”不是唯一真理吗? “除了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 这不也是唯一真理吗? 不知道作者所谓的“思辨”和“对话”指的是什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