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 )曾于1963年在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演讲中,勉励年轻后辈应当「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才能在信仰的基础上理解这个世界。这也成为后来的基督徒彼此勉励,应当时刻汲取新知来认识神所创造的美好世界,而不是关在教会象牙塔内以狭隘眼光来看待世界的经典名言。
卡尔巴特所称的「报纸」,其实可以泛指「新闻媒体」,包括报纸、电视、杂志等。早年在台湾,欲知天下事,只能打开电视老三台,阅读几个大报,接受新闻媒体有限的观点。我的父母就曾回忆,当年媒体说施明德是江洋大盗、郑南榕畏罪放火自杀,民众也无从得知个中巧妙,只能全盘相信接收。
有趣的是,最近短短十几年间,网路崛起的速度超乎想像,大大改变了新闻媒体的内涵与型态。犹记2000年左右我就读大学时,年轻人使用率最高的电子布告栏BBS站,顶多只有纯文字的介面,偶尔上网想要开张图片档,还要等上老半天,常常看着只显示一半就卡住的照片兴叹,宝贵的青春就浪费在等待之中。
但是近10年内网速加倍爆升不说,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机,早已不必在电脑桌前坐定才能上网,这种即时性与便利性,让过往呼风唤雨的新闻媒体为之失色。想知道天下事?只要手机一刷,就可以找到网友在现场回传的照片,现在很多年轻不只报纸不看,就连电视新闻都不必看了,得到消息的速度还比新闻报导更为迅速即时。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网路时代开个部落格、脸书粉丝页就能传达讯息,「自媒体」这个新名词也随之而生,自己就可以扮演媒体的角色。从早年的「无名小站」,到现在的「痞客帮」、「脸书」以及各种影音频道等,这些网路平台的流量早已把传统主流媒体甩得老远,甚至连前十名都挤不进去,更遑论老牌报纸「中国时报」的发行量竟只剩下8万份,资深媒体人庄丰嘉就大胆预测,实体报纸消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种被归类为新媒体的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型态:传统主流媒体属中央集权、是以提供者为主的单向传播;新兴的自媒体则属互动社群、去中心化以使用者为导向。然而自媒体的出现,虽然有助于破除媒体垄断的弊病,由阅听者自行把关决定接收内容、甚至挖掘出主流媒体不敢碰触的敏感议题,然而却也成为一个高度分众的社群,彼此在同温层里取暖,而压缩的对话的空间,让社会共识的形成成为困难的课题。
所谓「同温层」,指的是一个人只接触特定的社交圈,在某些特定主题上,有共同或类似的信念、立场及主张,让这个社交圈里的人,以为社会上多数人都跟自己有相同的想法,因而容易误判情势。例如脸书就会利用特定的演算法,让使用者时常按赞的内容更常出现,久而久之出现的都是与自己观点相似的内容,其他内容则遭到排除,成为一种无法看见不同言论的小圈圈。
在近日高度激化对立的公共议题中,可以看见许多知名牧者积极扮演「自媒体」的角色,热心转贴、分享、评论特定议题的新闻,并得到认同者积极按赞留言,甚至呼吁「要让政府听见大多数人的声音」,然而透过自媒体所传达讯息是否错误、或者只是同温层内相互取暖,则十分耐人寻味。
在这个网路时代里,想要做到「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光是收看特定自媒体所转贴的特定新闻,只愿意接收基督教圈子里的声音,恐怕已与当年卡尔巴特的理想相去甚远。在读圣经的同时,诚实面对当代处境下的公共议题,鼓起勇气看看不同的意见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有人愿意背负骂名为不同立场发声。或许有一天会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撒旦魔鬼的诡计,而是大马士革的亮光。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我比他们工作得更辛劳,坐牢的次数更多,受的鞭打不计其数,还一次又一次面临死亡的威胁。
大马士革的『大光』,是长这样的!你准备好了吗?
我曾五次被犹太人领袖鞭打三十九下,被棍子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我曾三次遇到海难,一次还在海上漂流了一天一夜。
我多次长途跋涉,遭遇来自江河、盗贼、自己的犹太同胞以及外族人的危险,也曾经历了在城市、荒漠和海上的危险,还曾遭遇来自假信徒的危险。
我整天辛苦操劳,度过许多个不眠之夜;又曾忍饥挨渴,常常没有食物,还曾经因为缺少衣服,在寒冷中瑟瑟发抖。
(圣经.新普及译本, 哥林多后书 11:23-27)
主耶稣说:「我会让他知道,为了我的名,他要经受很多苦难。」
(圣经.新普及译本, 使徒行传 9:16)
将来,要验证你『愿意』为『主耶稣的名』吃多少的苦!来断定你今日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