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耶稣巡游(March for Jesus)

2565
赞助本文

按维基百科,以「为耶稣巡游」为名的活动(March for Jesus)于1983年在澳洲墨尔本首先举行,后来不同地区也举办相类似活动。按记忆,「为耶稣巡游」活动在1990年代初引入香港。到今日,这活动仍继续举行。

最近一次,是年初三的「耶稣爱香港,教会大巡游」(今年是主办单位第四年在年初三举行),参加人数约有千人。主办单位有向警务处申请游行活动,所以,巡游当日,繁忙弥敦道的部份行车线被封。按主办单位说,这巡游目的是祝福香港。

香港是一个宗教自由地方,游行也得到一定的保障。警务处没有拒绝主办单位搅「教会大巡游」。事实上,法轮大法也定期举行巡游,并得到警务处批准。所以,我们无须以阻碍交通或影响市民生活为由批评「教会大巡游」,反而要从公民权利角度理解这事,即保障主办者的公民权利。

巡游是关乎看

若「教会大巡游」的目的是祝福香港,重点应是接收者是否成功接收到这信息。有别于一般教会聚会,巡游的特征是「看」,不是「听」。那么,「教会大巡游」是否好看?坦白说,「教会大巡游」没有甚么好看。参与者没有穿上特别服装、手持横额也没有吸引之处、口号对很多人很陌生。

相反,道教的祈福巡游就很不同。以2010年那次祈福巡游为例,第一日在中环遮打花园行人专用区举行,内容包括善气迎祥祈福法会、神仙花炮八台、三百尺金龙巡游活动。第二日在旺角麦花臣球场举行,祈福法会以扼要简明的方式,演绎中国古代「祈天祷福」仪式,透过筑建的天坛,祭祝天地神灵,以展现古礼学说中「天人合一」的要义,即以祭天形式,保佑国泰民安及报答天地之恩。

祈福会上,八十一位道士,随着悠扬道乐,踏上天坛,绕太极而行,并各按八卦方位守立,焚香上疏,宣达意文,祈求诸天庇佑祖国富强。祈福会后,巡游沿弥敦道至油麻地窝打老道。相对于「教会大巡游」,道教的祈福巡游更有文化特色、内容和吸引力,并其祈福信息更能被接收。或许,主办单位的矛盾就是不愿意将「教会大巡游」变为一场表现,但没有表现成份的巡游就算不上是巡游了。

话说回来,「教会大巡游」的主办单位是否有就此活动进行检讨。教会组织往往有一习性,就是不会太着紧接收者反应,因为福音本身是不可量度的。这本是好事,因为教会始终是以价值理性为主,非工具理性。然而,这不等于主办单位不需要留意接收者反应,不但因为这关乎资源运用,更因为这活动可能是自我陶醉、「自high」。

当然,若接收者的反应不理想不等于主办单位不应再办巡游活动,反而可改善,甚至可考虑积极发展像长洲的飘色巡游,达到与民共赏的目的(这活动每年都吸引数千人前往观赏,并有媒体报导)。「教会大巡游」主办单位如何进行活动后评估?用甚么准则做评估?评估报告是否有公开给参与者?评估后对其往后每年举办的「教会大巡游」有何影响?

在公共空间的非公共事

有别于在教会内举行的活动,「教会大巡游」是在公共空间发生的,所以,主办单位要向警务处申请。主办单位选择在公共空间进行宗教活动,不是因为教会空间不足,因为它认为这是一件关乎公共的事,即祝福香港。就著公共空间与公共事的关系,这牵涉三个课题:

(一)在公共空间发生的事不必然等于这是一件公共事。这只牵涉公民权利,而这与事件的公共性质无必然关系。反转来说,公共事可以在教会内发生的。所以,「教会大巡游」不会因它在闹市进行而变成为公共事。

(二)一件事之所以是公共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其他人士有关系。这不是一厢情愿的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例如,每年的七一游行、长洲的飘色巡游就有这元素。相对来说,「教会大巡游」是单向的,与其他人士的互动很薄弱。

(三)与第二点相关,一件公共事必需让周遭人明白它的关注。明白不需要认同,但不明白就很难达至成为公共事。然而,责任不在于旁观者,却在于主办者。当「教会大巡游」的宣传对象主要是教会人士时,这是圈内活动多于公共事。

按以上理解,「教会大巡游」无助将其关注变得公共性。为何主办单位仍要办这活动?为何仍有信徒参与?或许,当这活动被赋予一种神圣解释时,别人如何看和别人是否明白不再是问题了。那么,神圣解释让我们对事物有更丰富认识还是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障碍?

教会是圣礼

以上对「教会大巡游」的反省无意否定主办单位和参与的信徒之真诚。事实上,主办单位提出了一个好重要的问题,即教会要成为上主对香港祝福的中介。神学上,教会是一个圣礼。教会是圣礼,不是因教会的选择,而是因上主的道与灵。教会是圣礼,不在于教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而在于它已是。教会是圣礼,不只因它参与三一上主合一的奥秘,更因它指向众生在上主里合一。教会是圣礼,因它是为众生,而非为自己的。

余下的问题是:教会如何恰当地认识其身份,从而反思和策划甚么是在此时此地对上主祝福的合适演译。

(封面相片来源:DIG WELL MEDIA HOUSE;2016 耶稣爱香港 初三教会大巡游影片截图。)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