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的日常

15216
贊助本文

這一陣子臺灣娛樂新聞中最熱門的節目,大概就是公共電視跟HBO Asia首次合製播出的《通靈少女》吧!這齣影集除了代表著臺灣影視產業面向亞洲的企圖,也意味著劇中深具臺灣在地性的宮廟文化,能夠在當今同質且西化的全球化文化中,表現出另一種吸引觀眾的風格。

這種以宮廟文化為主題的作品也不是首次出現在螢光幕上,1998年仿效迪士尼製作方式,而且首部進軍國際影展的臺灣動畫長片《魔法阿媽》,就是以祖孫互動與台灣民間信仰為主題的電影。只是當年即便獲得閱聽大眾的好評與迴響,卻因當時金馬獎部分評審批評該片宣揚迷信、牽涉怪力亂神,而無緣金馬獎。

近20年過去,當今天本土化已不再被視為下里巴人,難登大雅之堂的文化,而是可以站上亞洲,甚至國際舞台時,可以想見將會有更多如《通靈少女》這樣題材的作品出現,有更多屬於臺灣這塊土地的日常生活故事被發掘出來。

民間習俗的背後

但是對基督教會來說,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宮廟、通靈等等這些台灣民間習俗?特別是當有些教會宣稱要「轉化」這個社會,要「奪取」包含媒體在內的「七座大山」時,卻看見這些文化符碼在應該被「奪取」的大眾傳播中被包裝得如此精緻,而且廣受大眾的讚賞與喜愛。

大呼反對,呼籲信徒不要觀看!經常是許多教會的第一個直覺反應。還記得當年《哈利波特》在台灣蔚為風潮時,就有部分的宗派及牧者站出來強烈批判這是一本迷惑人行巫術的書。

的確,從聖經(申命記18章10~11節)來看,不用說通靈,舉凡算命、占卜、星相等等,試圖以某種神秘力量或儀式來猜測未來、理解人生的,都可算是行邪術。人本來就不應當以這樣的方式去探尋人生,甚至試圖以此牟利或控制人心。

然而,對於所謂「通靈」的評論,我們實在不應該僅停留在教義的對錯上。更重要的應該是去瞭解和同理這些參與其中的人,他們真正的需要和動機。沒有人的人生總是一帆風順的,對芸芸眾生來說,生活中所遭遇的遠比教義規條來得複雜且無奈。這些民間習俗之所以存在,反映的正是人心底各樣複雜且幽微的渴望與期待。這並不是說誡命就不重要,但是從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出於基督的愛和行動,遠比分辨對錯來得重要且急切!判斷對錯很容易,真正的愛與陪伴卻很難。

就像《通靈少女》中這樣的一幕;在男主角的追思禮拜之後,仍然傷心兒子驟然離世的基督徒母親,雖然「知道」兒子的靈魂已經回天家,但仍然哀求女主角在禮拜現場為她「通靈」找兒子。這位傷痛的母親需要出口處理她的遺憾。試想,若是牧者傳道在當場,又該如何回應這位母親呢?

基督信仰的「日常」

值得進一步思想的是,並非我們的信仰不能安慰人或是無法處理哀傷,更不是不能幫助人面對人生的無常,教會弟兄姊妹的愛與陪伴也不見得比別人少。但是台灣民眾在遇到「事情」時,通常不會到教會來,而是去宮廟「問事」,求助靈媒。因為,民間信仰與宮廟文化,就像《通靈少女》每集開頭女主角的獨白,不僅是她,也是華人社會的「日常」。這樣的「日常」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集體潛意識的投射,這樣的「日常」也在有意無意間形塑了這個社會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養成一種日常生活的「習慣」。

所以,常常在一些教會信徒的見證中看到,除非這個人所遭遇的「困難」,其威脅與破壞足以打破個人原本集體潛意識裡的「價值」與「習慣」;用基督教的術語就是:「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或是除非他本來就在基督教群體的網絡關係中,不然踏進教會絕不是一般社會大眾的首要選擇。

即便我們有「純正」的信仰、教義和神學,告訴我們何謂對錯。但是對一般的百姓而言,對錯往往不重要,甚至於有沒有效也不見得是他們在意的。他們大概也不會在乎為何在《通靈少女》的最後一集裡,明明劇中宮廟供奉的是「天上聖母」,但女主角扶乩起駕的卻是「九天玄女」。因為對一般人所信仰的「日常」來說,不過就是「求個心安」而已。

但反過來問,在福音來到台灣的這150多年間,基督教會為這塊土地帶來了什麼樣的「日常」?雖然早期西方宣教士們試圖以各樣現代化的教育、醫療等慈惠事工,融入本地社會,但遺憾的是對台灣社會來說,這樣的信仰終究太過「年輕」,太過遙遠,也不夠日常。

而回顧這幾十年台灣教會的發展,究竟我們在這塊土地所表現的是怎麼樣的一種「日常」?是越來越凋零缺錢又缺人的偏鄉教會?還是蓋得越來越富麗堂皇的巨型教會?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教義而動員上街頭?還是妄用神的名去議論,甚至咒詛、歧視那些與我們立場、信仰不同的人?

教會的「日常」越來越「神秘化」,要會友吹號角,過猶太節期,甚至要認祖先的罪。教會的「日常」也越來越「中產階級化」;許多的教會講台鼓吹會友要正向、積極思考,追求成功與卓越;或是以片段、去脈絡,宛如催眠一般地要會友們告訴自己是「鑽石」;更不用說還有各式各樣宣稱上帝讓他得著鑽石、得著免費機票的「見證」。

這樣的「日常」不過就是將原本是要向世界開放,成為萬國萬民祝福的信仰群體,建構成黨同伐異,相互取暖的「同溫層」。這樣,我們又怎能期待「圈外人」在遭逢人生無常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來教會尋求神呢?

讓福音成為「日常」

不可否認的,要讓基督信仰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必然是一條漫長、艱辛,而且在可見的將來都可能見不到具體成效的路。這樣的「日常」不單只是形式上的「福音解籤」或「祈禱收驚」而已。除了需要深刻地認識基督信仰,更要能夠用本土的語言、在地的習慣甚至是神話信仰,來重新講述關於基督的故事。

就像許多人熟悉的C. S. Lewis寫的《納尼亞傳奇》,還有他借用希臘神話來陳述基督信仰的小說《裸顏》(Till we have Faces),或像是托爾金的《魔戒》,都是他們從自己文化的「日常」中,所展現出來且重新敘述的信仰故事。

事實上,《通靈少女》這齣戲所根據的原出處作者在許多受訪中也表示,她把自己故事寫出來的用意不是叫人去求神問卜,反而是叫人不要迷信、不要拜偶像、不要迷信通靈……。甚至原本身為靈媒的她,為了遠離這些神秘經驗,還成為一位穆斯林。這不也讓原本對伊斯蘭感到陌生的台灣社會產生好奇,成了另一種伊斯蘭教的見證!

如果要讓基督信仰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我們就不能只是關在教堂當中,只用外人難以理解的「術語」來彼此溝通。對於自己生命的認識與見證講述,就不能只是停留在成功/失敗、使用前/使用後的推銷模式上。要讓基督信仰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我們就必須帶著真心誠意,謙卑地走進我們「鄰舍」的「日常」,傾聽彼此的心聲,不是論斷,不是定罪,更無關對錯,而是以愛一起歡笑,一起悲傷,一同度過人生的無常!

(封面相片來源:《通靈少女》劇照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2 意見

  1. 我很喜歡這段:
    要讓基督信仰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我們就必須帶著真心誠意,謙卑地走進我們「鄰舍」的「日常」,傾聽彼此的心聲,不是論斷,不是定罪,更無關對錯,而是以愛一起歡笑,一起悲傷,一同度過人生的無常!
    很多教會、很多長執跳脫不了人數增長的框架,寧可教會高雅孤單的座落在社區的角落,寧可很多活動自己吃吃喝喝的!…

  2. 你有好好的看過道藏嗎??
    不是只有基督教有教義 信仰 神學 不要活在自己的同溫層裡面 以前傳教士就是在廟前傳教
    ~
    會變成現今這種對立面 都不會檢討自己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