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啊,这不是黑箱!

3789
赞助本文

一个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青年为主体的社团「改革中!长老教会」发起连署活动,提出「年会议事公开透明化,全程视讯及文字直播」等诉求,由长老教会总会议长陈明志牧师、书记张显爵牧师亲自出面接下改革青年递交的连署名单。

谈到各式各样的改革,若不是有少数人鼓起勇气起身成为「发动者」,任何改革都只会是空谈,不会有实现的一天。因此这些明明可以置身事外,却愿意承受各方压力,起身付出时间与精神的年轻人,格外让人感到心疼与敬佩。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改革要成功,除了愿意牺牲付出的发动者,还必须要有各种条件配合,其中包括诉求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改革发动的策略与时机、教会是否能够理解并且愿意接纳甚至响应等,都是改革要成功的重要因素。

身为一个观察者,认为本次改革青年提出的诉求并非翻天覆地的教义之争,议会中其实也存在理念相近的支持者,双方存在的歧见可能仅是作法上的差异。本文无意逐一分析连署活动的诉求,却乐意从不同角度分享所见。

我认为体制内的改革,涉及了一连串对抗与说服的过程。从本次「改革中!长老教会」〈连署声明〉首段即认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通常年会议事长年不公开不透明……这类乱象乃总会议事长期黑箱造成之恶果。 」可以发现,本次改革定调「对抗」多于「说服」,认定没有公开直播的年会议事即是属于「黑箱」,但是否真的如此?

所谓「黑箱」,指的是没有经过公开透明程序,就由少数人决定的政治型态。而长老教会的治理属于「代议制」,由会众选出的代表组成议会,经由议会共同决议来治理教会,最初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革除单点决策的黑箱弊端。诚如「改革中!长老教会」〈连署声明〉中另一段文字所言,「本届年会正议员人数却高达608人 」(意指正议员人数过多应该予以精简),恰恰替黑箱指控做了最好的辩解,长老教会议会确实不能归类在黑箱的范畴。

更精确来说,长老教会议会的问题不是出在于黑箱,而是出在于「公开透明」的程度没有符合青年期待跟上时代脚步。500年前的议会当然无法做到现场直播,因此透过选举,推举出众人认可的人选成为议会的一员,包括今日在会议之后会送交议事录等,都是在技术未达直播门槛之前,最大程度能够做到「公开透明」的方式。

台湾近年来经过太阳花运动一役,国会殿堂的议事现场直播或资料查询,都已经相当程度做到「开放政府」的形式。然而回想一下,这种透过网路直播能够人手一机现场收看的景象,也只不过是这一两年内的事,相关网路技术趋于成熟与普及,恐怕也仅是这10年内的事情。因此可以大胆推断长老教会议会不是拒绝改革,只是技术与资源尚未到位、共识尚未明确而已。

对于身分各异的教会议会成员,其中可能掺杂了赞成、反对、迟疑等各种不同意见,我认为与其定调于「对抗」,不如定调在「说服」。相较于过去谈及宗教改革就必须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现在台湾的整体环境已是相对温和。

青年可以尝试成为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在递交连署书后重新审视各方意见,确认改革理念是否符合信仰的精神,以更体贴的方式展开理念的宣扬与游说,让议会成员得以充分讨论凝聚共识,回应改革诉求并做出最终的决策,才不会沦为改革者与议会之间彼此敌对的意气之争。

(封面相片来源:StampMedia / CC BY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3 意见

  1. 代议制是为防止个人扭曲上帝的旨意,不是为了会众的民意。参与投票的会众或长执应该按照自己领受的去投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张去投票。教会是基督做主,不是民主。

  2. 民主就是基督做主的一种展现方式。每个人所领受的不会完全一样,所以用投票的方式寻求最大共识,而共识结果一定就符合上帝的心意吗?一定就会有成就吗?我看也未必。虽然人做的决定不尽完美,我以为上帝让我们能以民主的方式依个人所领受的做选择、做决定,就是让基督做主的具体展现过程。

  3. 这样无法解释当场想要协助直播的旁听人员被阻止,甚至现场指示会议不得录音录影。

    这些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态差异吧?

    公开讨论过程对无法参与的会友也是有益的,如果只是技术不到位我想很多人愿意热心协助。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