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的基督徒

3638
贊助本文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競選過程中的各種誇大言論與不實資訊四處氾濫,透過Facebook、Twitter等網路媒介加速了傳遞的效果。在選舉期間甚至出現了「事實核查網站」(fact-checking websites),欲以比對資料來源、引述原始資訊、數據等等方式,來查核政治人物的言論屬實與否。

除了政治人物的新聞外,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也不時會在各個通訊 APP 群組當中,收到各種大大小小的耳語資訊。如某某食物容易致癌、疫苗會導致自閉症等等,這些資訊甚至會掛著名人、機構名號來強調可信度。「假新聞」問題已經藉著網路通訊蔓延到日常生活當中,讓人不堪其擾。

除了生活中的不實消息外,在教會裡或基督教界,基督徒也同樣會遇到類似的困擾。身處在這個謊言成了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的「後真相」(post-truth)時代,基督徒如何自處、如何分辨消息? 如何讓自己活出耶穌的教導「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5章37節)這是個需要深思的主題。

製造假新聞既容易又可牟利

一般談到假新聞時,便會直接聯想到造假,即明知實情並非如此,但為了某些目的而仍捏造故事。紐約時報曾報導過一個相當典型的案例: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有一則假新聞突然爆紅,標題為「突發:俄亥俄州倉庫發現『數以萬計』希拉蕊假選票」。作者是卡麥隆·哈里斯(Cameron Harris),他為了對共和黨表達支持,以及因著手頭缺錢,因而開始炮製假消息,將之刊登在「基督時報」網站上(Christian Times newspaper,該網站已廢棄),以期增加點閱率,賺取網路廣告收入。

這類的新聞或資訊,是最直接、最明白的造假。首先會以聳動的文字標題方式出現,目的是為了能直接挑起人心中最本能的直接情緒反應。其次為了降低人們對聳動文字的懷疑,利用「眼見為憑」的習慣,同時會搭配上精心挑選過,能夠符合文字想像的插圖照片,以提升文章的可信度。如哈里斯為了讓「希拉蕊假選票」看起來像是真的,特別搭配上一張寫著「選票箱」的黑色塑膠箱堆疊在一起的照片,希望讓大家誤以為這裏頭就是不可告人的假選票。

用片面事實製造錯誤印象

在撰寫文章時,人會受限於自己的觀察角度、接觸對象、生活經驗、消息來源等,挑選出自己所看重的片段來進行報導或撰寫。不可能從全面的觀點來報導或說明一件事,這是人的限制。即便是在聖經,就有四部福音書來描寫耶穌的事蹟;這四部福音書都是真實的,但差別僅在於是用四種不同的角度來描寫。綜合四部福音書來看,可以幫助我們能更立體地認識耶穌。

除了直接造假的假新聞外,還有兩種製造印象的方式。第一種是「斷章取義」。以報導或渲染部分的真實,隱蔽另一些資訊,來達成令人誤會的效果,以成就特定的目的。例如某媒體曾報導「加州通過兒童賣淫合法化」,內容原僅指稱加州通過修法,警察不可以逮捕18歲以下賣淫兒少,需將兒少交付保護管束,因此會讓兒少可以自願賣淫。此篇報導在網路上引起相當大的爭議,主要爭議在於該報導未提及法案係將兒少視為性交易的受害者而非罪犯,特別是為了保護受到脅迫與控制的兒少。以及從事未成年性交易的嫖客、皮條客等同樣仍是犯罪者,須受刑罰。事實上,未成年性交易並無合法化。(該報導在引發爭議後,已修改標題與增加內文。)

第二種製造印象或反應的做法,則是「貼標籤」。即是以套用社會主流既定的刻板印象或詮釋方法,快速地、去脈絡地解釋某一事件,並且利用「標籤化」的方式,來濃縮整個刻板詮釋,同樣為了激起閱聽眾最本能直接反應。然而,標籤化的行為卻是壓縮了事件的論述空間與阻止了社會更進一步討論事件所帶來的意義。例如看到反亞泥等環保運動的新聞,就直接套用「環保與經濟難兩全,不得已要犧牲一些」的套路,而忽略了運動背後所要凸顯的環境不正義等問題。或者看到如華航罷工、關廠工人抗爭等勞工運動新聞,就直接採用「抗爭是不禮貌、不理性的行為」的詮釋,而忽略了運動訴求所凸顯的勞動條件及制度惡化等問題。

兩種製造印象的方式,很不容易被察覺。因為作者確實沒有明確地捏造說謊,他所陳述的資訊是真實的,但是在這中間添加上作者個人的詮釋,或者暗示讀者某種解讀的角度,就會引導讀者往其所預期的方向解讀。一般所稱的「操弄民粹」,也多是這類的手法,來試圖挑起強烈的情緒反應。

基督徒小心妄稱耶和華的名

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對基督徒而言,還會面臨另一個挑戰,即是十誡中的教訓「不可妄稱上帝的名」。如申命記中所記「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申命記5章11節)

什麼是妄稱?就是假借著上帝的名義,來說出自己的主張,以遂行自己的目的、甚至達到自己的利益。在聖經當中,這一類假借上帝名號發預言的人,被稱為是假先知。這類會妄稱上帝的名的言論,也可以簡單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直接以「上帝告訴我、上帝啟示我、有個聲音對我說」等等為開頭。當聽到這類的話,就必須特別小心查驗。尤其是要查驗他所說的話,有沒有成真?正如申命記所教導 「先知託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申命記18章22節)

第二類則是直接將災害歸因於「因為某些事而引起上帝的憤怒,才會引起災害」。例如今年6月2日的豪降雨導致台灣多處淹水,網路上就流傳一則訊息,說是因為5月24日大法官通過釋憲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引起上帝的震怒而導致水災,若不趁早悔改則會有更大的地震毀滅台灣。若基督徒要進行這樣的因果連結,怎麼不說:「台灣每年都有颱風導致災情,是因為台灣每年都在舉辦媽祖遶境,全國拜偶像,所以觸怒上帝引起颱風」。這種歸因方式,常常是假借上帝的名號來包裝自己的意圖,把問題歸咎在某些人身上。是現代版的獵巫行動。

為什麼假先知、假新聞有市場?

大家都受到不實消息的困擾,但為什麼假先知、假新聞會有市場?這是一個弔詭的問題。那是因為有幾個原因,使得這類的不實消息有著存在的空間,甚至傳播的機會。第一個原因在於我們身為閱聽眾,自己也有著相似的看法、傾向或主張,甚至心懷惡意,而假新聞只是代替我們說出我們的心聲,或者反映出自己說不出口的憂慮。例如我們討厭某些政治人物,當有關該政治人物的負面新聞出現時,不管是真是假,閱聽眾都會有種同仇敵愾的快感。

第二個則是閱聽眾也喜歡轉發這一類的新聞消息來進行社交。例如看到養生方法的文章,就轉發給親朋好友,表達自己的關心;或者轉發某些政治人物的負面消息,一方面是藉別人的口來表達自己的立場與心聲、引用文章來背書;另方面,也轉嫁了做出錯誤判斷、甚至說謊的責任。因為文章是網路傳的,不是我主動寫的,所以就算出錯,也會自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是自己所轉發的消息常常是假消息,久了也會讓自己在社交圈中的信用受到影響。

第三個原因是發假消息、假預言是穩賺不賠的活動。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少聽到有人因為發布假消息而受罰,也幾乎不會追究提供假消息存在的網站(例如內容農場)的責任,甚至不會追究轉發假消息者的責任。但發布、轉發假消息者卻可以利用假消息驅動人們的情緒與行為來從中獲益,不論是網站獲得點擊率,或者是得到聲望、選票、銷售量等實質好處。此外,對基督徒而言,假預言之所以有市場,也是在於大家往往會忘記不準確的預言,而會追捧矇中的預言。這其實也反映了信仰的危機,即是基督教信仰走向追求靈異迷信化的問題,卻忘了聖經上的提醒「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申命記29章29節),讓信仰開始走偏了路,也提供了假預言滋長的溫床。

活出後真相時代的誠實精神

面對越來越無孔不入的不實消息,那該怎麼辦?在此之前必須先說明:立場不等於造假。支持或反對某一政策,只是不同價值判斷的選擇。不能逕指對方就是在發布不實消息。只不過最好要能夠提出足夠的論述來闡明自己的主張立場,甚至是說服社會大眾。

至於面對假消息、假預言,第一個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公開懲罰與主動告知,讓假消息發布與轉發者付出代價。在聖經當中,不斷警告做假預言、假見證的嚴重性,甚至提到假先知與作假見證者都要治死,如申命記所記「若有先知擅敢託我的名說我所未曾吩咐他說的話,或是奉別神的名說話,那先知就必治死」(申命記18章20節)。這就是要讓作假這件事情付出代價。因此,我們可以多做一些,如主動檢舉假消息、抵制傳遞假消息的網路平台與內容農場、公開勸誡假消息的傳遞者,讓旁人也有所警惕等等。信任是一種共享的公共財,要讓作假者付出代價,以維護一個具有可信度的溝通空間。

其次要有警覺性,不隨意轉發消息。談論八卦是人的本性,早在保羅宣教的時候,他也發現雅典人很喜歡聽講一些新奇古怪的事情。「雅典人和住在那裡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使徒行傳 17章21節)。因此當我們聽到過於極端或不合乎常識推論的故事時,往往需要再多加求證,豎起警覺。此外,即便消息上頭出現名人或著名機構(如聯合國)的名字,也未必是真的。即便是聖經,從初代教會時代開始就面臨了各種假托使徒之名的偽經問題。更何況是網傳訊息,假託之作的情況會更嚴重,為的是騙取到閱聽眾的信任。

最後是多做判斷,不要依賴單一的資訊來源、單憑一篇文章就轉發,要平衡消息來源,多方求證。例如講政策的事情,除了流傳文章之外,也去看政府所公開的各種政策資訊細節或法條,以及各方報導或專文論述。透過各種資訊的比對與揭露,然後再下判斷。

在後真相時代的基督徒,要積極活出不可說謊的精神,就是要在消息判斷上,多走一哩路。不只是不當假消息的推手,更是要積極扮演真相守門人的角色,在自己的社交群組當中,協助揭發假消息,甚至傳達真實的資訊。這就是「誠實」的積極見證。

延伸閱讀:

  1.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所刊登的文章:〈散佈在選舉期間的六大類型錯誤訊息〉(6 types of misinformation circulated this election season) 
  2. 紐約時報中文網所刊登的文章:〈從標題到圖片,一篇完美假新聞的誕生〉

(封面相片來源:Geoff Livingston / CC BY-SA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