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不僅是個組織(organization),更是個有機體(organism),因此,當我們「身體」為比方來思考教會問題時,是在養生保健、健康檢查,甚至是病理診斷了。當前教會狀況不少,且容我先從哥林多前書借鏡,因這卷書信提供了教會問題診斷與處置之個案研究的絕佳範例。
病灶觀察
綜觀哥林多前書,我們會發現這教會百病叢生,病得不輕:哥林多有人在教會裡分黨結派,聚會的時候次序混亂,有人禱告時故意以別人聽不懂的聲音大聲喧嘩;有人小細節聽不懂就突然發問,打斷聚會程序;或是好幾個人搶著要上台去「釋放信息:『上帝告訴我……』」。正如布魯姆柏格所說的:
一間四方五裂的教會:幾位有勢力的領袖勾心鬥角,爭相高抬自己。他們各自都擁有一群忠實的追隨者。當中有位領袖與自己的繼母有亂倫關係,教會內的許多信徒不單沒有給他紀律處分,反倒誇叫他以基督裡的自由行這事。信徒在世俗的法庭上彼此控告;有些信徒則喜歡嫖妓。為了抗衡這種日益猖獗的敗壞頹風,教會中便有人鼓吹獨身生活—-所有信徒都要完全禁慾,並奉此為基督徒的理想景況。此外,初信者應當怎樣與他們以往的異教徒生方式一刀兩斷的問題,亦引起信徒之間熾熱的激辯;男女信徒在教會應有的角色問題,使問題更加複雜。似乎這還不夠,自稱是說預言和方言知識也屢見不鮮,但卻常常不是造就他人的。在這些靈命不成熟的基督徒中,有大部份甚至不相信基督身體復活。(《哥林多前書》,國際釋經應用系列,頁13)
這些問題若哪個教會有任何一項,就讓人頭痛不已,然而哥林多人卻覺得自己非常「屬靈」,已經超凡入聖,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都合乎信仰!
我們幾可聽見保羅在深沈地嘆息:我把你們養了這麼久,怎麼你們都沒長大、還沒斷奶? 這個教會信主許多年,卻還是信主以前的老樣子(worldly屬世、屬肉體、屬血氣),沒有基督徒當有的品格。
病理診斷
哥林多是亞該亞省首府,商業發達的港都,道德亦十分敗壞,當地神廟裡的女祭司(廟妓)上千人。保羅第二次旅行傳道時到哥林多,以一年半的時間,建立了教會(徒18:1-17)。後來亞波羅這位信主的希臘哲學家也到哥林多去(徒18:27-19:1)。聖經沒有記載彼得何時到哥林多,可能是他的弟子們的影響。
好了,幾位當時知名的大牧師(或得意弟子)都在哥林多服事過,教會卻因此鬧的不可開交:
「我跟隨保羅,保羅才是教會創辦人。我剛來的時候,是他親自到港口來接我的,堂堂大學者還跟我們一起蹲在碼頭邊把酒言歡。是他帶領我信主、為我主持洗禮。他永遠是我的牧師。」可能希臘背景、中下層社會出身的信徒這樣說。
「不是,彼得才正統,他是耶穌的大弟子,天國的守門員。上一回我生病時,他來為我按手禱告,身體就好了,沒流一滴血、不花一分錢。」大概猶太背景的信徒會這樣說。猶太信徒崇尚道德、生活嚴謹,極可能帶著以「嫡系」自居的靈性優越感。他們又注重神蹟,像是以利亞在迦密山上祈禱,火就從天上降下。當時的猶太人認為有能力施行神蹟是上帝同在的記號。信了耶穌之後,這種心理期待還沒完全改變。
而希臘背景、中上階層出身的知識份子會這樣說:「保羅太『俗』了,言語粗俗其貌不揚,亞波羅才是最好的主任牧師,不僅學富五車、講道引經據典,他的主日學演講最精彩,解析當代文化潮流解的頭頭是道。他雖然已經到別的教會去了,我恨不得跟他一起去,永遠跟他常相左右。」
這些話表面聽起來是在恭維傳道人,好像他們的工作很有果效,所以會友這麼愛護他們。其實,頭腦清楚的牧師會警覺到危險,亞波羅因此趕緊落跑。
這凸顯哥林多的一個大問題:分黨,互相敵對的派系鬥爭(聽說過幫派火拼嗎?)固然社會背景差異、貧富差距容易導致意見不合,但他們標榜自己的領袖,以此作為權力鬥爭的藉口。其實標榜領袖只是表面,事實是在標榜自己。分黨派,其實是「老闆」心態:我才是老大!
按保羅的話說,哥林多的疾病是:無知又自大,靈性上的驕傲;明明知識淺薄,又有一個極其強大的自我意識,這種狀況,是靈性幼稚的表現,所以,他們只是嬰孩。或可稱為為「屬靈嬰孩症候群」。偏偏哥林多人意自以為已經成年,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這豈不是大頭症麼。
治療處方
保羅在林前1~4章開了一張處方簽:定睛仰望基督(第一章)、認識真正的屬靈智慧(第二章)、明白信徒平等(第三章),以及合宜地對待領袖(第四章)。
從一開頭保羅就呼籲要重新聚焦「基督十架」:「你們奉誰名受洗?」保羅如此問(不是「誰為你施洗」)。奉誰的名受洗,就屬於誰;在誰的名下,就應由那個人發落。除非出自聖靈的感動,信徒才能看見基督十架的優越性,這是真智慧;如此,才可能合宜地對待其他信徒,並將「領袖」放回它應有的位置。希臘人看作愚拙、猶太人當作軟弱的十字架,基督徒卻親身經驗到:世人以為的愚拙、絆腳石,卻是上帝的大能。
當年保羅給哥林多人開的藥引:「智慧」,對今日台灣教會也是合適的:
人不可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在這世界自以為有智慧,倒不如變作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因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經上記著說: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又說: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虛妄的。所以無論誰,都不可拿人誇口,因為萬有全是你們的。或保羅,或亞波羅,或磯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現今的事,或將來的事,全是你們的;並且你們是屬基督的,基督又是屬神的。
智慧不是IQ,而是一種實踐理性(practical reasoning),是一種能夠在複雜的情境中,採取正確行動的能力。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智慧是指在眼前這種多語言、多文化、多價值系統的社會歷史情境中,有能力把教會從現今處境,按照福音價值引導到上帝心目中理想的樣式去。
看看哥林多,想想台灣
宗教圈子裡自稱「大自在明師」、「無上師」、「先知使徒」本來就不少,加上台灣人的宗師崇拜情結的影響,喜好神格化領袖,然後洗腦自己:「我跟對人了」,安全感從此建立。所以台灣成了宗教詐騙者的天堂:只要有人敢演,演很大,就會有人跟隨、供養金源源不斷。
同樣的,各教門裡都有「感恩師父、讚嘆師父」的情事。這樣的人,若加入佛教團體,會說「菩薩顯靈」,若入在一貫道,會說「老母慈悲」,若跑到教會裡,他們不至於說「感恩師父、讚嘆師父」,但是可能會說「「這是上帝重用的僕人」。
所謂的宗教「魅力」(克里斯瑪、「恩膏」)其實是社會建構物:領袖展現出特殊自信與舉止,跟隨者投射以聖王、神人或救主的形象,在這樣的互動中,「克里斯瑪」就建構出來了。因此,在跟隨者身上才會有魅力,旁觀者是不會受影響的。不信的話,想想宋X力、文X明、X無上師或妙X吧,他們被信眾簇擁著,然而社會大眾的觀感如何呢?基督徒又怎麼看呢?
所以,要除魅!不需太多精深的專業知識,只要以生活常識也能判斷:當宗教領袖不斷要求信眾投入金錢、時間與人力,卻又不能過問時,用膝蓋想也知道:這裡面大有問題。
當我聽到有教會的主任牧師說:「在教會裡,牧師代表上帝。」另一位主任牧師說:「傳道人是除耶穌基督之外,上帝賜給教會的最大禮物。」然後「順服就蒙福」,還真為他們捏一大把冷汗哩。
靈性嬰孩用世俗想法來標榜個人,成年人會知道上帝才是主,所以保羅才會說,你們心志上需要轉大人:「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向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林前13:11)
我們需要轉大人!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這論壇本身就很徧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