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韋安/政治分歧作為教會的大公性問題

4583
贊助本文

本文授權轉載自「神學是粉紅色的秋」粉絲團,主旨如題:我認為,教會的政治分歧應理解為一種大公性問題。

香港教會的宗派繁多,其實大家卻都沒有真正經歷過「宗派主義」(confessionalism)這回事。我的意思是:香港教會作為後宗派主義時期的宣教成果,香港教會其實沒有經歷「宗派」的本義,香港教會的宗派性其實只不過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宣教結果。宗派是甚麼?宗派其實是信仰的差異。宗教改革以後,歐洲一直經歷因信仰差異所造成的痛苦——人們為信仰的差異而死——天主教還是更正教?阿米念主義還是加爾文主義?國家教會還是非國教教會?這些宗派主義的痛苦與掙扎,香港從來沒有經歷過。

過去幾年,香港教會卻真正經歷了「宗派主義」的本義。基於政治分歧,有人稱某些教會不是教會,有人指責某人不是基督徒。我要說,這撕裂並非純粹基於政治分歧,而是一個更深層次的信仰議題——因此,香港教會過去幾年正經歷另一種「宗派主義」現象。若說十七世紀宗派主義引發「宗教戰爭」(Religious war),過去幾年香港教會也出現類似的「網絡宗教戰爭」。

因此,我嘗試判斷過去香港教會的政治撕裂為一種教會大公性問題。

我信公之教會(Credo catholicam ecclesiam)是教會的重要記號。何謂教會的大公性(catholicity)?簡單來說,就是強調教會的普遍性、多元性與接納性——教會縱然源於不同地方、種族或時間,有不同的神學與形式,因着基督耶穌為首的緣故,彼此的本質卻是相同。因此,基於教會的大公性,面對彼此的差異,教會不會稱呼相異的教會為「假教會」,或者妖魔化任何形式或神學不同的教會。

不過,教會的大公性從來都不是一件廉宜的事。對香港教會來說,宣道會與循道衛理會的共存(例子而已)不是真正「入肉」的大公議題——這大公性只是前人留下來的議題。對當下香港教會來說,大公性不是「宗派差異」,而是「教會的政治差異」。試想想:黃絲帶與藍絲帶的分歧,若理解為阿米念主義與加爾文主義的分歧,靈恩與非靈恩的關係,問題不是容易一點嗎?——我不是對方的立場,但我卻不會稱呼對方為魔鬼。

教會的大公性從來都是基於教會的軟弱。它沒有「河蟹」真理,它不是幾年前所謂的「廉價包容」或「膚淺合一」。它的意思是:在相異的政治與神學立場下,我們承認在耶穌基督的根基上,教會的錯誤並不導致她失落教會的本質。因此,它沒有放棄真理的堅持。不過,在教會的大公性原則下,雖然我不相信對方的一套,但因着相信耶穌基督為主,我願意以信心與自己相異的羣體共存,並且承認對方為耶穌基督為首的羣體——只要對方仍然願意承認耶穌基督的主權。

因此,讓我們從教會的政治分歧回歸到一個教會論問題。這是一種相信,也是行動,更是態度。

作者簡介/陳韋安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創辦人;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德國魯爾波鴻大學神學博士。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