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國寶作家的死亡寓言

6336
贊助本文

有一對兄弟與媽媽相依為命,靠媽媽日夜不停地替人修改衣服來維持生計。13歲的哥哥簡直像童話中的王子一般,俊美、優秀,溫柔懂事又能幹,還是孩子王,大家都覺得哥哥是這個家未來的希望,紛紛替辛苦的媽媽慶幸有這麼一個好兒子。

10歲的弟弟與哥哥截然不同,自小體弱多病,還瘸了一腿不能跑,請了半年病假無法上學,只能躺在廚房的長椅上咳嗽,他知道自己來日無多,非常害怕:「怎麼能有這樣可怕的事?有一部份的人還不到10歲就得死了。」哥哥安慰他,死亡不可怕,躺在地底下的只是軀殼,真正的他會去很美的國度「納尼亞拉」(Nangijala)。

一天,媽媽出門為客人服務時,家裡發生大火,從學校回來的哥哥衝進火場找弟弟,但火勢太猛烈,哥哥只好揹著弟弟從窗戶一躍而下。哥哥死了,弟弟毫髮無傷。

火災過兩個月後的一個傍晚,病弱的弟弟看見一隻鴿子,他相信那是哥哥回來找他去納尼亞拉。

霧裡看花

這是瑞典國寶級女作家林格倫(Astrid Lindgren 1907-2002)《獅心兄弟》(Bröderna Lejonhjärta 1973)的前兩章,這本書的中文版2008年由遠流出版,從網路上可搜尋到的心得與大意看來,當年可能有不少中學生被要求看這本書,可惜,恐怕包括台灣的出版社在內,都沒有掌握到這個故事的精髓。

《獅心兄弟》前兩章原文約13頁,僅占全書篇幅的6.4%,但網路上可觀察到的讀者大多聚焦在這兩章的情節,第三章以後在納尼亞拉發生的一切,許多讀者幾乎無從掌握。有些讀者感佩哥哥對弟弟的責任和情感,或認為哥哥奮不顧身保護弟弟的勇敢,值得他學習。是說,「勇敢」模仿得來嗎?而且原書完全未提及「責任」這件事。

1977年《獅心兄弟》(The Brothers Lionheart)電影劇照,根據原書第三章兩兄弟在納尼亞拉的櫻桃谷游水釣魚一景。

電子書城上關於本書的簡介,有可能得自出版社,較平衡地介紹了後93%的部分:「後來他們到了(納尼)亞拉,一起快樂地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這裡也有邪惡,有暴力。 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他們展開了戰鬥。面對殺人不眨眼的暴君,噴著毒火的惡龍……兄弟倆將面臨戰爭和死亡的考驗,還有成長。」可惜結論彷彿天外飛來的一筆,因為本書完全沒有要「安慰喪失親人的兒童」的旨趣,而是單刀直入地、直接向兒童指出死亡的恐懼。

如果讀者的意志可以任意凌駕於文本之上,豈還需閱讀文本?直接侃侃而談不是更省事?

部落客安琪姬芙特˙蘇蘇(蘇懿禎),也發表了她關於本書的感想:討論生死議題的兒童文學很多,但都僅止於用不同的手法詮釋、刻劃死亡,未描寫死後的世界;本書的描寫讓人嚮往死後世界,好過絕望至死。儘管死後世界的描寫仍不是本書的重點,但蘇蘇已準確指出這個故事核心的基督教思想精髓。

小說中的基督教元素

弟弟卡爾˙獅心的名字,在瑞典文也是「年輕男子」(karl)的意思,雖然到了美麗的納尼亞拉之後,卡爾變得又健康又能跑能游泳,乍看之下彷彿《啟示錄》裡關於新天新地的描寫,但這裡仍有邪惡、有死亡和恐懼,作者刻意將這個境界取名為納尼亞拉,影射魯益師(C.S. Lewis 1898-1963)的《納尼亞》(Narnia 1950),暗示這並不是死後的世界,而是體認愛,並認識恐懼、邪惡與死亡的假想場域。

本書1973年出版時,記者倫丁(Bo Lundin 1941-)的評論,影響了此後對這部小說的詮解,他將第三章以後、在納尼亞拉發生的一切奇幻冒險,都解釋為卡爾看到鴿子的傍晚,高燒瀕死的夢境。倫丁的詮釋是合理的,因為卡爾的奇幻冒險一點也不英雄,從頭到尾貫穿的卻是他對死亡的恐懼,和出於畏懼的躲藏、逃跑、撒謊。再者,這個小說並非安排所有的平行劇情匯聚於結尾,而是讓許多主題、人物、劇情線、場景出現後即消逝,不再歸返、無從追回,象徵死亡的過程,即生命中一切美好與邪惡均一去不返。

除了懼怕的逃跑之外,吸引卡爾不斷向前的動力,是他對哥哥約拿單的想念,或不想與哥哥分開的依戀。約拿單這個角色,則體現出那位完美的、愛的兄長,一開始就為了拯救殘疾、不美的「我」(敘事者)死了──熟知基督教思想的讀者應該立刻可以聯想到,約拿單影射那位完美的、深愛世人(約翰福音13章1節)、把所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當成自己兄弟(馬太福音12章48節)的耶穌。

在耶穌形象的對照下,約拿單以生命為代價的救援行動,並不是值得其他人效法的匹夫之勇,而是足以讓讀者識讀出「犧牲之愛」的記號。因此,本書不容易理解的結尾,於是昭然若揭:儘管如黑暗一般的未知與死亡本身,仍然令人畏懼、難以欣羨,但正是「愛」的記憶與召喚,才能讓人在享受「愛」同在的片刻,決定揹著「愛的記憶」,躍向恐懼與死亡。

認識瑞典文化的鑰匙

基督教之於瑞典,不只是政治與宗教的交互影響而已,也是瑞典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份;因此,若想認識這個國家、閱讀瑞典作家的作品,卻避開基督教精神及其影響,這樣將形同隔靴搔癢,只能觸及消費生活及流行現象等較表淺的文化,無法更深入了解這群自信地活在世界邊陲的人,他們怎麼認知生命、死亡、環境與自己,怎麼思考與抉擇。

近年來,台灣人越來越重視國際觀的培養,出國打卡或單單英文能力的提昇,對改善國際觀的幫助畢竟有限。然而,台灣的出版影視相對自由蓬勃,翻譯作品的市場也不小,許多人的確是透過翻譯開始認識陌生國度的;若能挪開「對特定思想刻意保持距離」的屏蔽,才更有機會實實在在地理解,那些我還不知道的事。在認識廣袤世界的同時,我們也會更認識自己。

(封面相片來源:挪威劇院2014「獅心兄弟」音樂劇宣傳照。)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1則評論

  1. 作者透過對瑞典文化的認識與基督信仰的精髓的體認,方能如此深入瞭解文字背後的意義,並流暢精準的表達⋯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感謝作者分享,也感謝傳揚論壇願意支持,讓讀者能讀到這樣有深度的好文章。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