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會」?唱歌查經的場所?小組聯誼的聚會?錯!錯!錯!教會是「教育信徒活出信仰」的團體。如何教育?不就是在台上講道?講道前後再追加一堂成人主日學?錯!錯!錯!這就是傳統填鴨式教育,會造成「知識」與「行為」分離,也就是耶穌說的「聽道卻不行道」。
如果信耶穌只是聽道,耶穌何苦花三年時間栽培門徒?把四福音耶穌講的道全部集合,根本一個禮拜就結束了。「教育信徒」就是帶門徒,把信仰貫穿於生活。那應該從誰開始?當然是兒童!一個成人已經受到社會嚴重污染,光是漂白就曠日費時,為什麼不從小孩開始?
看看各教會的兒童主日學,幾乎都處於「託嬰」狀態,甚至於許多教會都只剩老人,兒童主日學早已關門大吉,這麼普遍的狀態,大家高喊復興,實在是緣木求魚。大家試想,當您跟任何一位基督徒談起「教會」,腦中優先浮現的會是兒童與青少年事工嗎?幾乎不會!他們只要不吵鬧就行了,我們說的教會指的是成人,尤其是會奉獻的人,難怪全球教會日益沒落。
對一個國家來說,只要年輕人不婚不生,不必別人攻打,這個國家自然會滅亡,其實教會也是這樣。我們自己的孩子都不來,卻拼命邀請別人來,這是個什麼道理呢?就算來了,他聽的道理也幾乎無法實踐。舉例來說,一個年輕人來教會聽到神在他身上有計劃,但是他去學校卻聽見人是猴子變的,然後回家以後,父母說是輪迴,到底他該相信哪一個?
教會強調這是真理,但是三個場所中,他跟教會接觸卻是最少的,他在學校時間最長,然後是家裡,最後才是教會,但是教會卻要他「把神擺第一」,這不是錯亂是什麼?回顧宗教改革五百年來,教會不是不努力,每逢聖誕節與復活節加上寒暑假營會,哪個教會不是人仰馬翻?
拼了老命的結果,基督信仰依然整體向下,豈非怪哉?追究原因,倒也簡單,就是「傳承」出了問題。
我們拼命向外傳,卻失落了自己的下一代。如果教會自己可以「生養眾多」,今天的結果就不同了。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看教會歷史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
過去五百年來,教會最豐碩的成果是「宣教」,也就是福音遍傳,許多福音蠻荒之地如今都有了教會,這是怎麼發生的呢?主要的動力來自宣教士。宣教士幾乎只有二種:
1. 攜家帶眷
家族性宣教過去數百年獲致豐富的成果,我們熟悉的戴德生家族還有彰化蘭醫生父子便是強而有力的見證,信仰的家族傳承為宣教注入了無比的活力,眾多宣教士的子女雖然沒有當宣教士,卻依然在神所呼召的崗位上盡心竭力,影響著社會與教會。
2. 獨自前往
無數單身的宣教士(尤其是女性)把宣教區當成家,把別人小孩當自己小孩,照顧了數不清的兒童與青少年,甚至成立了孤兒院與眾多收容機構,兒童與青少年往往是一個宣教地區最早接受福音的族群。
反觀今日教會,兒童與青少年的預算往往是最低的,牧養他們的也是最不專業的,基督教兒童教育也只停留在主日學教室,很難延續到家庭與學校,甚至年輕人在教會帶敬拜,卻在學校講髒話(因為這是學校主流文化,不這樣做會被排斥),看著這種情況,怎能令人不憂心?就算「重視」兒童工作,指的也不過是星期日兒童主日學的師資陣容堅強,設施完善,課程多元,同樣鎖定在週日,很難貫徹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以猶太人為例,他們亡國數千年還可以復國,關鍵之一就是「教會」「家庭」「學校」(畢業後就是社會)呈現一種「三位一體」的結構,緊密地傳承信仰的內涵。或許有人質疑,兒童是父母的責任,關教會什麼事?這就是最核心的偏差想法,導致今日教會的軟弱無力。如果家庭就能百分百擔任教養的責任,上帝就不用設立教會了。
我們都知道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位,家庭與家庭之間的互動就是社會文化的底蘊,當我們觀摩別的家庭,我們自己的家庭就會得到支持或是指正,沒有一個家庭可以單獨存在。教會也是眾多家庭組成的大家庭,既是如此,所謂「兒童主日學」指的就應該是「全教會小孩的日常生活宗教教育」,包含讀經禱告以外,也包括二性關係與人際衝突,還有品格教育以及專業素養。
在過去,很多部分變成學校代勞,那也無妨,雖然不是基督教學校,但是除了少數觀念以外(例如進化論),其餘灌輸的價值觀與思考模式距離聖經不遠。但是到了今日,情況大不相同,校園霸凌以及幫派,甚至毒品,還有二性關係以及消費習性(崇尚名牌),尤其是價值觀,幾乎都快到萬劫不復的地步了,我們把孩子送進學校以後,回家要對抗很多錯誤的想法,教會還能袖手旁觀?
什麼是教會?讓我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教會只處理神學,卻不討論教育,這樣的教會就真的是「宗教團體」了。忽略教育的教會絕對是沒有未來的!
(Photo by John Christian Fjellestad / CC BY)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舊約有關猶太教文化裡面相關猶太人家庭教育裡面已有關於兒童的教育指南,但那是對啟蒙期的兒童說的,到了新約時期已經擺脫了律法與啟蒙時期,接下來是直接宣講福音訊息,而福音本身是對認罪悔改的人說的,福音是對犯了罪並對罪有深切認知與悔改的人才有意義,這其中並不包含”兒童”的對象,因之教會若要對兒童施行教育,這在新約時期並不恰當,經上也從未有耶穌對兒童傳福的歷史記載,過早對兒童施行宗教教義之壓抑並不合神的旨意,”人”的一生勢必要經歷一段悖逆與展現”自由意志”的時期,最後才能有承接神的恩(寬恕)的可能。
舊約有關猶太教文化裡面相關猶太人家庭教育裡面已有關於兒童的教育指南,但那是對啟蒙期的兒童說的,到了新約時期已經擺脫了律法與啟蒙時期,接下來是直接宣講福音訊息,而福音本身是對認罪悔改的人說的,福音是對犯了罪並對罪有深切認知與悔改的人才有意義,這其中並不包含\”兒童\”的對象,因之教會若要對兒童施行教育,這在新約時期並不恰當,經上也從未有耶穌對兒童傳福的歷史記載,過早對兒童施行宗教教義之壓抑並不合神的旨意,\”人\”的一生勢必要經歷一段悖逆與展現\”自由意志\”的時期,最後才能有承接神的恩(寬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