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也當過難民

2743
贊助本文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全世界現在約有656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包含2250萬難民以及1000萬無國籍人士。平均每1分鐘就有20個人被迫遷徙。天主教教宗方濟各12月24日主持平安夜彌撒時提醒世人:耶穌一家當年也受到過這樣的待遇。

路透社(Reuters)報導,教宗24日在梵諦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時講述馬利亞在懷孕後期還被迫離開居住地,前往伯利恆,在馬槽產下聖嬰,是許多被迫遷徙者的寫照。他指出,有許多人也與耶穌一家有同樣的腳蹤,他們不是自願離開家鄉,而是被迫離開故土與親人。

教宗提醒世人,最早得以朝覲聖嬰的牧羊人其實也是被迫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一群人。他們被社會認為又髒又臭的外來人口,不被信任,被擋在遠遠的距離之外,人們也害怕他們。如今有數百萬人不是自願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有些人帶著希望,但更多人只想要活命。他們只想要逃離當代的希律王,這些掌權者只想到要增加自己的權力與財富,毫不在乎流無辜人的血。

教宗將約瑟與馬利亞在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命令下返鄉報名上冊詮釋為被迫遷徙,或許有點超譯。然而,他所談到的希律王,確實曾導致耶穌幼年成為難民:「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馬太福音2:1-6a, 12-16)

聯合國難民署(UNHCR)認為,「因為逼迫、戰爭和暴力而被迫逃離自己家鄉者就是難民。他們因為種族、宗教、國籍、政治意見、團體屬性等因素而遭到迫害,大多有家歸不得,也不敢回去。」根據這個定義,耶穌、約瑟和馬利亞當年確實是流亡到埃及的難民。想到這個事實,對於身為基督徒的你我,是否有扎心的感覺?

台灣許多基督徒屬於中上階層,教會有時被戲稱為「白領教會」。這使我們很不容易對被迫遷徙的難民處境感同身受。一般來講,人們並不樂見外來人口進來分享本國的各種資源與福利。這種「福利沙文主義」(welfare chauvinism)也很容易造成社會上的強烈排外情緒。即便到了人口開始老化時,社會上的主流意見可能還是有很強烈的「福利沙文主義」。以台灣為例,在高齡化非常嚴重的今天,絕大部分的人仍然有排斥移民/難民的心態。

然而基督的教導為何?「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馬太福音25:45-46)

我們剛過聖誕節,許多教會都有馬槽的擺設或演出聖誕劇,追念當時約瑟與馬利亞無處投宿。別忘了,耶穌一家還逃亡到埃及當過難民。是不是應該想想,該為當代的難民做點事?

(Photo by Riccardo Palazzani / CC BY-NC-SA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