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到了,不少年輕人開始暗算著怎麼對付討人厭的長輩,甚至出現統計過年最討厭十大語錄,細細分類不外乎問感情、問成就這類的事。但最麻煩的,應該是第10名,「小時候我還抱過你耶!不記得了嗎?」記得不記得讓我們有點苦惱,明明一年見面一次,怎麼會記得?
而「記憶」似乎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課題。
著名華語歌手張惠妹在去年底推出她的最新專輯,當中〈身後〉的MV在上線一天內就超過了20萬點撃,不過比起觀看次數,這部MV的拍攝手法、歌曲主題及意景卻更為引人注目。整部MV以死者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由醫院裡的停屍間、到冰藏屍體的殯儀館冰櫃、再到滿佈白色菊花的靈堂,放置著玩具熊與紙鶴的棺木、到最後是進入火化爐火化,隨著熊熊的大火,最後進入安厝的塔位。MV把人死後的每一個情景拍攝出來,除了表達了張惠妹對已過世二姐的想念外,也紀念著小燈泡事件。
「記得你愛過,你要記得你愛過,記得你曾經走過,記得繼續向前走。記得我眼中,見過你停留,你的身影一直在我的世界裡駐守。」歌詞中彷彿在低語的提醒著亡者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滿滿被愛,在人生的旅程的最後一刻,不應該是孤單受怕。透過歌詞,我們閱讀身後的旅程,同時也想起雅各的旅程。
雅各在身後之前,吩咐他的眾子們說:「我快要歸到我祖先那裏。你們要將我葬在赫人以弗崙田間的洞裏,與我的祖先在一處,就是在迦南地幔利對面的麥比拉田間的洞裏,那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作墳地的產業。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拉葬在那裏;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也葬在那裏。我也在那裏葬了利亞。那塊田和田間的洞是向赫人買的。」(創49:29-32)此時的雅各已日暮西山,不知是否想著上帝對阿公的應許,而在回顧自己的一生。
上帝對他的爺爺立下祝福:我要使你作多國之父。我必使你生養極其繁多;國度要從你而立,君王要從你而出。雅各迴視四周,心中或有惆悵,他在異地,甚至不在上帝應許他阿公的地方。而亞伯拉罕在臨終前真正擁有的「土地」,只有那個麥比拉洞,而「那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作墳地的產業」雅各說,他也要回到那裡去。或許是只有那地是真正屬於亞伯拉罕之地。一個垂垂老矣的雅各,他的形象躍然眼前。
去年年底一部電影《可可夜總會》也與死亡有關,整個故事以墨西哥的亡靈節為背景,敘述一個鞋匠家族中有著一個天生有著音樂魂的男孩米高,但在代代相傳的家訓中卻要求家族的成員絕不能與音樂有任何的關係。就在「亡靈節」這天,米高因為跟家人的衝突,跑去已逝偶像吉他之神的紀念碑內,卻意外透過吉他進入了「夜總會」的世界,而米高必須在亡靈節結束前找到在夜總會中的祖先家人,才能回到活人的世界。在夜總會中,必須要有在人間的人「記得」並供奉,那個亡靈才能回到人間與親人重逢,若無人記得,那個亡靈也將永遠消逝。
日暮西山的雅各,我想應該在人間的最後一刻回顧自己的一生,仍記著他的阿公亞伯拉罕,記得上帝給予亞伯拉罕的應許,雅各才會說,他也要回到那裡去,回到屬於亞伯拉罕的地,縱使,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墓地。今日,眾多的基督徒仍在傳說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故事;傳說著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故事。傳說著一個信心的旅程的故事。
連結生與死間的旅程,無論是台灣的流行音樂的歌曲,或是迪士尼的動畫,或是希伯來聖經中的一個又一個族譜所記下的家族史。很巧妙的都是以「記憶」作為勾連的元件。在生命面對終結之時,我們不知將會帶著什麼走向上帝國?記憶的行李箱裡是愛嗎?是家庭嗎?或是……只剩悔恨?相對的,此時多數都在面對生命消逝的我們,在紀念那些生命嗎?他們或許是被我們傳唱成歌,傳說成故事,寫作成家譜的生命成為記憶。
當我們在春節團圓之時,長輩少關心一點晚輩現在作什麼工作,賺多少錢,有沒有結婚對象的事,長輩多說說自己的故事、家族的故事,晚輩或許可以聽聽這些有趣(當然也有不有趣)的故事,以記憶串連串連個人、家庭與家族,進行以愛串連的那段連結生與死的旅程。
(Photo credit: qiaomeng on VisualHunt / CC BY-NC-ND)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