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害,基督宗教不愿面对的真相!

15399
赞助本文

在台湾,有着浓厚基督教背景的妇运团体励馨基金会,4月为了欢庆成立30周年,重返当年反雏妓运动路跑的起点,发起「多陪一里路 #MeToo大游行 励馨接住你」活动,期许未来能接轨国际反性侵性骚扰#MeToo运动,打造本土性别公义的桃花源。

不料,5、6月间,台湾社会却惊爆一连串的分尸大案,这无异是对所谓的「性别公义」莫大的讽刺!这三起在短短12天发生在北台湾不同地区的凶杀案,加、受害者年龄横跨20岁至70岁不等,却有着相同的构成要件,都是熟人所为的性暴力事件,5月21日板桥教练分尸案,接着同月25日传出老翁剁妻案,6月1日华山分尸案。究其原因,皆与男性的权力欲有关,或是不满老妻欲离婚分产,或是不满女友求去,或是意图性侵遭拒。

然而,当教会卫道人士为此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同时,亦需反躬自省教会是否有落实性别公义,针对教会内所特有的「宗教性侵害」(religious abuse或spiritual abuse)作出适切的处置。

何谓宗教性侵害

所谓的「宗教性侵害」,系指因着教会牧长不当利用其在宗教组织上对下的权力不平等关系,诉诸超自然及信仰的诸多借口,致令信徒或出于一昧的「顺服」,或害怕「上帝的惩罚」,或迷信「属灵的权柄」,而遭受各种不当的性/别暴力,却因害怕被教会群体污名或二度伤害,而不敢声张。日前在大众媒体播映的《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就是宗教性侵害的一种特别的类型。

有关于「宗教性侵害」经常伴随着的误解,是它发生在撒旦教中,主流正派的宗教不会,而且结合了特定信仰仪式的行为,不会出现在一般的生活处境中。其实,「宗教性侵害」未必发生在建制化的宗教组织中,也可以发生在夫妻或其他亲密关系间,也未必一定要出自信仰某种超越的神祗,或与主流宗教信仰相关,但是却惯常跟特定具强制性的信念体系或文化相结合。

要辨识是否受到「宗教性侵害」,通常得从加害者惯常使用的手法下手,诸如:加害方是否会取笑或污蔑受害者的信念,阻止受害者从事相关信念的行为,使用受害者的信念来羞辱或操控受害者,使用经典或信念来合理化或减轻加害者的罪责等等。「宗教性侵害」因而并非单一行为,而存在在长期性的虐待关系中,受害者往往是儿童、青少年或心智能力尚臻成熟或欠缺心理健全的人身上。

正是因为「宗教性侵害」具有利用宗教信念来合理化或强制受害者的特性,它往往难以被证实,加害者会不断地灌输受害者,相信任何来自他人否定其权威的言行,都是不认同与背逆。受害者的自我也因而较其他性侵害,受到更严重的心理创伤,不但不会抵抗,反而会合理化加害者的作为,进而经常性的自我否定与谴责,不时深陷莫名的罪咎感而无法自拔。在长期自我形象低落的情况下,有的经常罹患精神失调,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解离型人格。

要帮助受到这类性侵害的受害者,在个人的层面,需要协助受害者在准备离开或离开施虐一方的阶段,拟定安全计划,包括帮助受害者获得信仰群体的支持,找出实践其信念行为的安全作法,协助受害者重建自我肯定与接纳等心理安全机制等等。

探针基督教会的性侵害温床

不过,「宗教性侵害」问题并不这么单纯,无法单单归诸个人因素,背后还有其结构性的不义,需要深入探究。可惜的是,教会机构及文化在面临这样的信仰危机时,不论男女,最常出现的反应不是关怀、支持受害者,反省批判教会内的性别不平等,相反地,会把教会声誉当成首要之务,呈水牛御敌队形,把炮口一致对准来自外界的批评。本来算得上是内人,是教会肢体的受害者,也顺便一起遭排除在外。

正是因为揭露的下场,如同绝罚(excommunication),早己身心严重受创的受害者多半别无选择只能隐忍。而沉默噤声,对揭露像「宗教性侵害」这类犯罪⸺利用信念来加持,并借由权力体制的细致操作来脱罪,从而找出其防治之道,是最最不利的。

根据美国「性侵害基督徒幸存者」(Christian Survivors of Sexual Abuse,简称为CSSA) 和「牧传性侵害幸存者」(Minister and Clergy Sexual Abuse Survivors)的相关研究,基督信仰的「宗教性侵害」,往往建构在所谓的信仰美德上,诸如:受苦与牺牲、顺服在上掌权者、性贞洁的强调、悔改与宽恕,以及对上帝救赎与保护的教导,往往对受害方造成强制性的不当影响,以致于不能脱离性虐待关系,或无法向外求救。加害者在利用宗教信念来合理化性虐待关系时,或是美化痛苦,说这对受害者是有益的,或是鼓励她效法耶稣默默忍耐不作声,好让灵魂得蒙拯救。

Joanne Carlson Brown和Rebecca Parker在《基督宗教、父权及性侵害:一个女性主义的批判》(Christianity, Patriarchy, and Abuse: a feminist critique)的研究亦显示,这类教导会让受害者学着无视自己的真实情感反应,强迫自己接受既存的虐待关系,误以为自我保护就是自私,进而把忿怒反抗当作是罪,是与信仰价值相冲突的不当行径。

的确,让受害者自我责怪,是有着圣经经文作背书的!毕竟在伊甸园中是夏娃先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实,是夏娃「引诱」亚当也吃,让罪从一人入了世界。宗教性侵害的受害者于是认为自己在性事上天生就有罪,就算没做什么,也本性上会招惹他人犯罪。而圣经与性侵害有关的三处叙事,分别是罗德与女儿同寝(创世记19:30-38),雅各的女儿底拿遭示剑强暴(创世记34),以及他玛遭兄长暗嫩性侵(撒母耳记下13:1-10),亦明显都是从父权社会的观点所书写的,赤裸裸地揭露了加害者的「替罪羊」逻辑,丝毫无助于替受害者平反。

经历了上帝对所多玛和娥摩拉的审判后,罗德明知二个女儿己经成年,却不另行安排与他人婚配,刻意搬离城镇,住到人烟罕至的山洞中,之后便发生了不伦的情事。经文先是以「不敢住在琐珥」一句话,含糊带过罗德令人不解的行径背后可能的真正意图。之后,便把一切事情都怪罪到二个女儿的身上,说全是他们自己拿的主意,「爸爸老了,女上没有男子可按一般规矩跟我们结婚……来吧,我们拿酒给爸爸喝,好跟他睡觉」。同其时,把罗德描绘成无辜受害,撇清关系到根本不知情的地步,「大醉,对发生的事完全不知道」。然而,究竟是如何可以不知情地维持这样长的时间,直至两个女儿先受怀孕,生下后裔?这样的圣经经文,要说不是带着父权观点在叙事,大概没有人会相信!

而雅各的女儿底拿遭奸污后,加害的一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想以把她娶回家来善后。这跟父权社会动辄认为遭性侵的女子唯一的出路便是许配给强暴她的人,并无二致。不料,受害家庭的男性趁机计划了一场灭族屠杀,把当地所有妇女和孩童强占为战利品,并且用「娼妓」来称呼自己妹妹这场婚姻,「不能让人家把妹妹当作娼妓」。雅各的众子们像是像是精神错乱般,一方面为自己的残酷行径辩护,说一切都是出于手足之爱,却浑然不觉,当初设计她嫁给强暴犯的始作庸者,正是他们自己。

到了暗嫩性侵他玛的这处,经文直接用「爱」用「相思」来形容强暴者的权力欲,说暗嫩「爱上了她」,「相思成疾,因为他玛是处女,他想不可能有机会亲近她」。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接下来经文作者毫无违和感地这样叙述,「事后,暗嫩非常厌恶他玛,厌恶的程度比以前爱她更甚」,就唤仆人来把她赶出去。对比于此处的经文,华山性侵案后续的新闻报导争议,是否该用「『求欢』未遂起杀机」来形容凶手杀人动机,真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另外,诚如#Timesup运动所指出的,如果性侵害真正关乎的不是性欲,而是权力,那么解决性侵害的途径,也大抵脱离不了性别权力的制衡。偏偏基督宗教是受父权影响甚深的。大多数的牧者及机构工作者都是男性,就算有女性,也多是在男性主管下做事。

性别权力的一面倒现象,不单只是教会历史的传统包袱,更是神学的父权迷思所致。十诫强调要孝顺父母,但往往在教会或家庭中,真正说话算话的只是父亲,而这一切都有一位能且只能是以男性作为代表的上帝为其加持。于是,当「宗教性侵害」发生在家庭中,受害者极易产生错觉,将施虐的父兄亲人视为是上帝的代表。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受害者的解放从一开始便倍加困难,受害者多半无法自我脱困,需要信靠他人的协助,但「他人」若是男性,受害者多半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心怀戒惧,「他人」若是女性,多在受害者眼中不具备帮助她的能力。而遭受性侵害所带来的冲击,立马从社会心理的关系损害,升高为个人的信仰危机,许多受害者出现无法祈祷,无法崇拜这样一位男性的上帝,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据国外统计,许多事后仍旧选择待在教会的幸存者,多偏好使用去性别的方式来指称上帝,与此不无关系。

就算受害者鼓起勇气发声,接下来,在她踏上痊愈之路前可能遇到的下一重关卡便是被告诫不得对外人道,不得走上法庭,去捍卫自己的法律权益。习于男男相护的神职人员惯常使用如下的经文来进行劝说,「如果你的弟兄对你犯了罪,你就要去,只在你和他之间责备他。如果他听你的,你就赢得了你的弟兄」(马太福音18.15)。

只求私下和解了事,无视于加害者真实生命转化的必要,加害的牧师或神父自然可以从容不迫地转战不同教区,仍旧保有权力的位阶,而无往不利。而受害者却得闯了这关之后,迎向下一关,在加害者丝毫无真诚的悔意的情况下,被教会要求单方面赦免与宽恕,「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马太福音5.24)

结语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性别公义促进小组于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间,透过网站及社交媒体,邀请曾经历或见证任何教内性骚扰情况的姊妹弟兄填写问卷并进行后续的深入访谈,目的在「探讨教会性暴力受害人的经验与教会架构、信仰论述及群体文化之关系,并关注受害人沉默的原因和检视其求助经验,向教会提出适切的献议,避免同类型事件再次发生」。

这个计划的成果《不再沉默──收集教内被性骚扰经验研究报告及献议》即将在6月底正式发布,堪称华语教会圈内的大事!其中最特别的一点是,整起计划系以受害者的经验为出发点,而非专家学者的统计结果,并将防治性暴力的责任归诸教会,而非个人,「教会群体需共同承担教内性暴力和建立安全聚会环境的责任」。

反观台湾,在#MeToo运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时,不少教会机构未见任何跟进的扎实研究,或制定协助通报起诉等务实对治措施,光是嘴皮上呼口号喊#ChurchToo,每星期四著黑衣的种种宣传噱头,不禁让人想叹道,「醒醒吧!宗教性侵害绝不会这样就停止了,就像性暴力的加害者绝不会因为被害者的哀求而住手。」

深盼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的这项计划未来有跟进的研究,成为打破华人教会父权沉默文化一池春水的石头,帮助各个普世运动成员教会发展对不同性别友善的文化。

(Photo credit: Mother Jones illustration)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1则评论

  1. 性丑闻非批判领袖最高标准 不断撒谎才是

    在2013年的一次新闻记者会上,当时刚刚继任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 Pope Francis)表示,如果说到性取向,包括过去的同性恋行为,我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我们是否应当用同样非评判性的态度去对待政治领袖过去的个人行为?

    这个问题在现今的美国和英国都十分重要。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已经登上了该国政治权力的巅峰,而一心渴望步步高升的英国前外交大臣詹森(Boris Johnson)与川普相同的不仅是粗暴的民族主义,而且上述两人显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性欲。

    以性生活批判领袖是否合适?

    尽管川普不惜重金意在使性伴侣保持沉默,例如,成人电影明星兼脱衣舞女斯「暴风女丹妮尔」(Stormy Daniels),但川普的婚外情依旧人尽皆知。尽管川普远不是第一位长期通奸的美国总统,但若论对女性的粗暴评论恐怕无人能出其右,包括在竞选期间爆出臭名昭著的「抓住她们屁股」的粗鄙丑闻。

    至于詹森,有报导称他因为婚外情遭妻子赶出家门。但,这一次对他来讲并非初犯——甚至不是他第一次因此被赶出家门——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质疑这是否会损害他的政治野心,许多人认为该好因为这样的野心,他才决定成为英国脱欧运动的领导人。

    但就像许多人一直想做的那样,基于性生活来对政治领袖进行评判是否合适?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勿庸置疑,性骚扰或攻击行为理应成为我们对领导人评价的一部分。尽管川普曾经面临这样的指控,詹森却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归根结底,我们选举某人担任政治职务并不是因为希望他们成为我们主观、多变而且不断发展的道德标准的实践践者。对配偶不忠的人可能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就像忠实的妻子或丈夫也可能成为一位糟糕的领导人。

    尽管如此,川普和詹森的领导还存在不少其他问题,后者于7月辞去外交大臣的职务,因为他反对英国首相梅伊( Theresa May)领导的政府在与欧盟进行的脱欧谈判中采取的妥协姿态。

    英国前外交大臣詹森不断失态发言

    尽管詹森有一定的演说技巧,他一直利用这些技巧来煽动对英国「硬脱欧」的支持,但外界普遍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外交官,总是喜欢用廉价的笑话来取代严肃的记者会。在任职外交大臣时,詹森不断令英国尴尬,他一次又一次的失态令英国的外国盟友痛苦的抱头。

    离任外交大臣后,詹森也没有改变他的行为。就在上个月,他还在宣扬伊斯兰恐惧情绪,称蒙着面纱的穆斯林妇女令人联想起「银行抢劫犯、「邮桶」的样子。

    此后不久,詹森形容梅伊的脱欧谈判立场相当于「为英国宪法披上自杀式炸弹背心」,并将引爆装置交给欧盟。哪怕是从最善意的角度,他的评论也极其乏味,尤其因为在2017年曼彻斯特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杀害了22人(其中也包括儿童)。

    就像川普许多种族主义及其他煽动性言论(更不要说行动)一样,这样的言论显然不符合英国领导人形象要求。其实,这些领导人的失败问题程度很严重。要想理解这一点,只需回顾一下2018年夏天已故的3位备受尊敬的领导人: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前英国外交大臣兼北约秘书长卡林顿( Peter Carrington),还有美国参议员马侃(John McCain)。

    我因为有幸曾与安南共事并曾为卡林顿工作,可以为他们的魅力、荣耀以及对真理的执著做出证明。马侃显然具有相同的品质,更不用说其个人的英勇程度远超我们多数人(应当指出的是卡林顿本人也是战斗英雄)。这些领导人的荣誉和对真理的承诺——这两种性格特征从本质上具有相互联系——在川普或詹森身上根本无迹可寻。

    川普作为只会破坏美国的伟大

    没有人会要求政治领袖必须完全坦诚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这种要求所包含的期待远高于、超过正常水准。面对生活的困境有时需要,借用前英国内阁大臣阿姆斯壮(Robert Armstrong)的话讲,我们要对真理有节制的使用。

    但某种程度上有所节制——就像马侃、卡林顿等令人尊敬的领导人也曾做过的那样——和像川普及詹森那样成为一名连环骗子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川普所说的话往往都符合他的短期利益,尽管有时看上去他对真相怎样完全不知情。就连他自己的律师都将他形容为骗子。

    但川普的不诚实表现层次更深:他的整个民族主义政治纲领都是基于美国需要再次伟大的虚假理念。而美国早在川普上台之前就是伟大的,而他的所作所为——粗暴对待国际协定、践踏盟友以及采取保护主义贸易措施——只会破坏美国的伟大,并且耗尽该国强大的软实力。同样的,詹森主导的脱欧运动完全基于欺骗、狂想经济和自负的一厢情愿。

    在共同尊重事实和真相的基础上,健康的民主制度取决于诚实的思想和意见交换。川普和詹森违反道德准则不在于他们背叛了他们的妻子,而在于他们肆无忌惮地向本应该代表的民众撒谎而破坏以上原则。https://www.upmedia.mg/forum_info.php?SerialNo=48623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