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是學生信主高峰期!長久以來,台灣教會的主力都是知識份子,因此,暑假校園工作就是重點中的重點,也因此,教會到了暑假都是忙得不亦樂乎。
學生信主的最佳機會就是營會,所有的福音性營會都在忙同一件事,就是「領人決志」。所以我們對於如何領人決志信主已經很純熟,也發展出許多個人談道的材料,這是寶貴的資產,值得傳承。很少人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決志以後呢?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只要在教會久一點大概就可以歸納出決志以後的五個結果。
1.根本沒有進入教會
就如撒種比喻一樣,有些就被飛鳥吃了,只有決志當下的感動,之後就呈現「失聯」狀態。
2.逐漸流失
許多進入教會的信徒就像落在土淺石頭地的種子一樣,參加教會活動一段時間就因著種種原因逐漸消失在人海,以教會文化來說,大概一個月後,就沒人記得這些人啦。
3.不冷不熱
這種信徒大概為數最多,既不敢離開也無法突破,就這樣年復一年,在教會熱鬧的節期與感動中不知不覺成為不冷不熱的基督徒。
4.受傷離開
信主初期是最熱心的卻也是最脆弱的,小白兔入了叢林,發現在一群基督徒當中也是五味雜陳,最後就受傷離開或是隱姓埋名換教會。
5.步步高昇
這是最受肯定的信徒,他們熬過了好幾個階段,終於邁向小組長或是長執,更厲害的當然是成為傳道人。
問題是,這五種或是更多結果,真的是信耶穌以後該發生的事嗎?或者這樣說,幾十年來,這五種結果帶給整體教會界怎樣的祝福呢?除了傳道人跟同工人數變多以外,在整體信仰的質與量有什麼意義嗎?
我們都知道「啟示是漸進的」,也就是說,隨著時代改變,信徒對於信仰都會產生更多與更深的體會,然後教會全體對真理的認識也會提升。
回顧歷史,基督徒不再認為地球是平的,我們也不再採用十字軍東征或是燒死異端這種手段,在過去五百年,我們有非常豐富的神學研究,然而,對於「信耶穌,然後呢?」這個領域,我們似乎躑躅不前。
教會依然是一個封閉的宗教團體,多數教會依然執著於「人數增長」與「事工發展」這些傳統信仰價值。我們欣喜於政治或是演藝界名人信主這種古老的威權印記,卻很少有人去思考他們決志以後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我們當然不會認為每個基督徒都像剛過世的孫叔叔,因為信主而生命翻轉然後為社會帶來巨大貢獻,但是如果以撒種比喻來說,結果子100倍難道真的是指「一個人帶一百個人信主」這麼簡單?如此一來,基督徒不是直銷是什麼?也難怪很多教會就直接採用直銷概念經營教會,把信仰當產品,把造就當員工訓練,把小組當下線,主任牧師當執行長,絲毫不覺有何不妥。
回歸聖經來看,傳福音不是因為天國人煙稀少,我們鼓吹移民,而是上帝希望信徒活出祂的樣式,難怪耶穌不走千人教會路線而是扎扎實實帶門徒,畢竟,生命的改變無法速成而且沒有方法,只有陪伴以及不斷洗腳。
「決志信耶穌成為基督徒」只是開始,不是結束,不是吸收會員,每一個決志者的下一步都是巨大的工程,沒有這個認知,教會只會變成進退失據的巨蛋,花了很多錢跟資源,卻不知未來何去何從,我們邀請一大堆人決志,卻沒有良好的系統來幫助這些人改變生命進而活出上帝在他們身上的旨意,這是多麽可惜的事。
已經決志的人,我們都照顧不好,卻拼命邀請更多人決志,這恐怕是信仰的基本概念出了問題,難怪很多人抱著高度期望進入教會界,卻大搖其頭悻悻然退出。
全球教會的老化與僵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與困擾,解決之道恐怕得回歸我們對「決志」的看法。一個人取得天國護照卻不懂天國規矩,拼命把地上的文化帶進教會,這是多麽奇怪的現象?今日教會的敬拜愈來愈像演唱會,牧師愈來愈像藝人,教會愈來愈像夜店,組織愈來愈像公司,信徒觀念愈來愈像民間信仰,這一切恐怕都得回到「決志」二個字重新探討。
幾千年來,教會一直在改變也在進步,網路時代讓我們明白世界應該是平的,人與人不該是階級而是「萬事互相效力」,雲端讓我們看見神的話可以無遠弗屆,我們不必崇尚名牧,信徒皆祭司也不再遙不可及。許多教會都已經跟上時代的腳步,可以直播聚會,可以職場宣教,遺憾的是,「決志」二個字卻還停留在上個時代沒有過來。
其實,知名佈道家葛理翰已經用數字告訴大家,佈道會的決志對於神國的成長幫助有限,因為那些決志者很少留在教會,更別說生命改變或是貢獻社會了。施洗約翰以及耶穌的佈道都是「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悔改不是為了上天堂,而是被聖靈感動,改變現有生活方式,讓上帝掌權,活出榮神益人的生活方式,並且與眾信徒一起發光作鹽,改變這個世界。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需要信徒造就,我們需要良好的教會運作。如果教會運作只是拓展宗教勢力,我們實在開倒車過頭了。該不該邀人決志?當然應該!只不過,聖經說,我們用「諸般智慧」傳揚祂,可不是不擇手段與千方百計。
相反地,正因爲要準確傳揚福音才需要諸般智慧。要怎麼讓人知道他為何要信耶穌?這當然需要諸般智慧!如果一切要回到初衷,就讓我們重新思考「決志」二個字吧!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決志」變了決志收受救恩的好處,而不是決志背十架跟隨耶穌為祂的國服務。這就是一切教會災難的起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很多福音传的不纯正,只说信耶稣得这样那样的好处,不讲罪,不讲悔改,不讲信主意味着不再为取悦自己而活。这样的时候举手决志以后再怎么跟进都没有用,因为重生得救根本就没有开始,谈何生根、发芽、成长和结实?劳民伤财,费尽心力,拉进一大堆举手决志的其中很多都是没有重生得救的,都还是稗子,对教会是弊大于利。这整套模式,包括讲员都需要重新再思,甚至有的要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