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蹟的日常

4970
贊助本文

我們所愛的人病了、遭難了,我們呼求上帝醫治和營救,然而祂沒有,於是我們所愛的人自然就死了──沒有神蹟。

我們期待自己所做的工作成功,不需要事事順利,但至少我們看重的那幾件事能得上帝幫助,圓滿如意,但祂袖手旁觀,於是事情結果不盡理想──沒有神蹟。

在就讀學校、職業、結婚對象、生育、生涯規劃、政府、媒體資訊……樣樣都可以自己決定(或不得不自己選擇)的當前,「自我實現」成了高度重要的生存原則,按德國哲學科普書作者普列希特(R. D. Precht 1964-)的看法,連愛情也成了自我實現的工具或手段,宗教信仰亦然:我們期待上帝來協助我的自我實現,給我特別專屬於我的帶領與預備,如果那叼來食物的烏鴉沒有飛來,如果那把拉撒路從死亡裡叫醒的耶穌沒有現身,如果在曠野裡迷走數十載的結果是人間蒸發──沒有神蹟。

有人說,這題目是廢話,如果有神蹟,就不是「正常」;另有一種很流行的相反說法替上帝說項:「正常」的一切都是神蹟,因為這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中。或許值得思考的是對神蹟的期待,和產生期待的主體,這在約翰福音裡有細膩的整理。

按德國神學家泰森(G. Teissen 1943-)的見解,約翰福音成書於據信會「活著見主再來」的使徒約翰離世之後,福音書的作者試圖處理基督徒群體中,面對「沒有神蹟的日常」的困難。「迦拿的婚宴」首先邀讀者反省在日常窘境中對上帝的期待,「喚醒拉撒路」則放在福音書的核心位置,思考生死關頭對上帝的期待。

或許有人以為,這種期待就是對上帝的信心,但福音書的作者梳理出期待與信心的不同:期待比信心更自我中心一些,我是主動的,我是做決定的人,我不喜歡懸而未決的感覺──我要。

無論是日常裡的尷尬困窘,或是死生大事,我期待上帝出現並「做點什麼」,我們定義祂的同在,要求祂依照我們想要的給予幫助。甚至拿雞毛當令箭,以為我與祂的關係好,便能高過祂的意志,企圖以祂對我們的愛勒索祂,要求VIP特權等級的恩典和救贖。

而那個期待的主體,則表明了面對上帝的姿態。例如伯大尼的馬利亞那句託人對耶穌說的:「祢的『朋友』病了。」顯露出說話的人如何看待站在上帝面前的自己──不是卑微的人、不是可憐人、不是個單純需要幫助的人,卻是在這些身分之外,再加上朋友相交、有來有往的情誼,一種「回饋」的暗示,使這句話脫口而出的心意,是以「有能力交易」的身分為基礎,在上帝面前「保有尊嚴」的姿態。

信心則是對上帝不設限的態度;如果人對神的工作有所限定,則人對神的順服其實是有條件的。若對神的順服是講條件、七折八扣的,那就不比悖逆的先知約拿好到哪裡去,同時,也跟先知約拿一樣固執己見,堅持自身經驗的真實,不願意讓上帝來改變我的想法。

在追求自我實現、鼓吹「相信自己」的當代,上述信息更不容易理解。畢竟經常被忽略的是,福音書的信息是寫給「我們」的,是一群集合的受眾,儘管耶穌也憐憫個人、單獨教導、對個人伸出援手,但這些卻都是「身在群體中的個人」,救贖使他們回到群體裡,而不是協助某人自我實現、助他出類拔萃。

「死亡當前人人平等」,上帝在死亡之中置放的美意,因我們的侷限難以明白,但福音書的作者給我們兩點提醒,在沒有神蹟的日常裡實實在在地過日子:揹起各人當揹的十字架,照顧好上帝託付給我們的一群人,這才是對祂的愛的正確回應。

Photo credit: an untrained eye / CC BY-NC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