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神蹟的日常

4965
赞助本文

我们所爱的人病了、遭难了,我们呼求上帝医治和营救,然而祂没有,于是我们所爱的人自然就死了──没有神蹟。

我们期待自己所做的工作成功,不需要事事顺利,但至少我们看重的那几件事能得上帝帮助,圆满如意,但祂袖手旁观,于是事情结果不尽理想──没有神蹟。

在就读学校、职业、结婚对象、生育、生涯规划、政府、媒体资讯……样样都可以自己决定(或不得不自己选择)的当前,「自我实现」成了高度重要的生存原则,按德国哲学科普书作者普列希特(R. D. Precht 1964-)的看法,连爱情也成了自我实现的工具或手段,宗教信仰亦然:我们期待上帝来协助我的自我实现,给我特别专属于我的带领与预备,如果那叼来食物的乌鸦没有飞来,如果那把拉撒路从死亡里叫醒的耶稣没有现身,如果在旷野里迷走数十载的结果是人间蒸发──没有神蹟。

有人说,这题目是废话,如果有神蹟,就不是「正常」;另有一种很流行的相反说法替上帝说项:「正常」的一切都是神蹟,因为这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中。或许值得思考的是对神蹟的期待,和产生期待的主体,这在约翰福音里有细腻的整理。

按德国神学家泰森(G. Teissen 1943-)的见解,约翰福音成书于据信会「活着见主再来」的使徒约翰离世之后,福音书的作者试图处理基督徒群体中,面对「没有神蹟的日常」的困难。「迦拿的婚宴」首先邀读者反省在日常窘境中对上帝的期待,「唤醒拉撒路」则放在福音书的核心位置,思考生死关头对上帝的期待。

或许有人以为,这种期待就是对上帝的信心,但福音书的作者梳理出期待与信心的不同:期待比信心更自我中心一些,我是主动的,我是做决定的人,我不喜欢悬而未决的感觉──我要。

无论是日常里的尴尬困窘,或是死生大事,我期待上帝出现并「做点什么」,我们定义祂的同在,要求祂依照我们想要的给予帮助。甚至拿鸡毛当令箭,以为我与祂的关系好,便能高过祂的意志,企图以祂对我们的爱勒索祂,要求VIP特权等级的恩典和救赎。

而那个期待的主体,则表明了面对上帝的姿态。例如伯大尼的马利亚那句托人对耶稣说的:「祢的『朋友』病了。」显露出说话的人如何看待站在上帝面前的自己──不是卑微的人、不是可怜人、不是个单纯需要帮助的人,却是在这些身分之外,再加上朋友相交、有来有往的情谊,一种「回馈」的暗示,使这句话脱口而出的心意,是以「有能力交易」的身分为基础,在上帝面前「保有尊严」的姿态。

信心则是对上帝不设限的态度;如果人对神的工作有所限定,则人对神的顺服其实是有条件的。若对神的顺服是讲条件、七折八扣的,那就不比悖逆的先知约拿好到哪里去,同时,也跟先知约拿一样固执己见,坚持自身经验的真实,不愿意让上帝来改变我的想法。

在追求自我实现、鼓吹「相信自己」的当代,上述信息更不容易理解。毕竟经常被忽略的是,福音书的信息是写给「我们」的,是一群集合的受众,尽管耶稣也怜悯个人、单独教导、对个人伸出援手,但这些却都是「身在群体中的个人」,救赎使他们回到群体里,而不是协助某人自我实现、助他出类拔萃。

「死亡当前人人平等」,上帝在死亡之中置放的美意,因我们的侷限难以明白,但福音书的作者给我们两点提醒,在没有神蹟的日常里实实在在地过日子:揹起各人当揹的十字架,照顾好上帝托付给我们的一群人,这才是对祂的爱的正确回应。

Photo credit: an untrained eye / CC BY-NC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