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入政治 教会要知所节制

5884
赞助本文

因为同婚议题,教会界在11月24日举行的公民投票用力甚深。有些牧长更进一步介入县市长选举,寄望县市长的权力与影响力能帮助自己的阵营。有为表态反同的候选人祷告的,有施压要求候选人表态到底挺同还是反同的。更有甚者,还有牧长选后插手新市府人事权的。

高雄基督丰收教会主任牧师蔡宗勋日前自己在脸书上,张贴其与刚当选高雄市长的韩国瑜之夫人李佳芬对话截图。他对准市长夫人说:「韩夫人平安:知道市长正忙组市府团队,请夫人帮我转达市长,在教育局长的人选上务必慎重,这是教会与家长最关注的。」李佳芬回应:「谢谢牧师,我们一定会注意。」而这张截图的说明则是:「周二下午我在高铁上接到韩市长电话,他说他会谨慎选教育局长,然后带来给牧师们看」。

尽管蔡牧师随后删文,但这则贴文早已被网友截图并在社群媒体上流传,引起网友挞伐,认为是宗教干预政治,简直回到中世纪黑暗时代。

其实,「政教分离」一直是口号大于实质。这个原则是当年受到主要教派逼迫的「重洗派」(Anabapitsts)所发展出来的理念。「他们坚持,国家没有权利为教会做决定」(Sider, 2012: 263)¹。在遭到逼迫之后,他们更坚定主张国家不可以介入教会事务。这群「再浸礼派」后来影响了许多清教徒,逐渐发展出「政教分离」的理念,并且在英国与北美殖民地成为一股重要的运动。

然而,美国独立之后,基督教界并非一贯坚守「政教分离」的原则;事实上,「福音派一直非常热烈参与政治,直到二十世纪早期,福音派一面倒地反对社会福音运动(Social Gospel Movement)的自由派神学,并撤退到政教分离主义及基本教义主义的小圈圈里。……福音派基督徒的政治参与奠基于信仰复兴运动的狂热情感。这也是强烈塑造福音派的要素。这种政治活动十分民粹-亦即植基于直觉和过于简化的圣经经文根据,而非有系统的反思。」(Sider, 2012: 33)

尽管「政教分离」成为二十世纪的主流思潮,教会事实上仍旧积极扮演美国政治上的重要角色。影响美国政坛甚钜的「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与教会界里面的「基要主义派」息息相关。

曾经在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身边扮演重要角色并因此涉入水门案而遭到判刑的寇尔森(Charles Colson)出狱后写了一本《当代基督教与政治》(Kingdoms in Conflict),针对教会与国家的互动进行了一番检讨。他指出,教会过度涉入政治会有以下的危险:

1.教会将退化为一个利益团体,与其他的利益团体无异。「托克维尔亦警告说,教会一旦沦为一个利益团体而已,众人便不再以道德标准而只是以政治标准来衡量褒贬教会了。」

2.得意忘形。「基督徒领袖见有那么多政治权势不断讨好他们,很快便误以为自己的确是了不起。……这种庸人自大的另一个弊病是,教会领袖怕失去政界大人物的青睐,所以丧失自立不敢进谏……同时赔上了讨伐不义的发言权。」

3.福音像是抵押给了个别的政治运动。「福音一与政治理想(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相连,必定渐丧灵力越来越走样,最后教会终必沦为属世组织。」

台湾不是基督教国家,从来没有教高于政的经验。如今有牧师得意洋洋地把插手新市府人事的证据自己贴在脸书上昭告周知,很难不引起国人的反弹。当某些宗教领袖把教会的动员力拿来与政治人物交换时,寇尔森所说的三种危险其实是非常可能发生在台湾的。届时,我们还怎样传福音?如何去基督台前交帐?

教会界有段时间很流行阅读《为婚姻立界线》、《为子女立界线》等书,是否也该《为干政立界线》?上帝设立先知,是要先知去警告、提醒君王,但并没有要先知去干预政治吧?

注:

  1. Sider, Ronald J. 2012. Just Politics: A Guide for Christian Engagement. 杨淑智等译。《不只是政治:教会如何合宜地参与政治》。台北:道声出版社。

Photo credit: hans s / CC BY-ND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3 意见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