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4821
贊助本文

身為教會的牧師,我常常在反省:信徒的靈性需要栽培,然而,信仰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又該怎麼實踐?台灣各教會或機構常常開班授課,舉辦各類型查經班、事工訓練與造就課程。注重教育是好的,只是,某些執行的細節值得玩味。

許多教會仿「目標導向」的做法,設計了101~104課程,每週按表操課,學員上完這幾期課程後,就從「信徒」升等為「門徒」,能從一壘奔回本壘得分了。還有一個教會課程的「廣告」更生猛:上完十四週的課程之後,學員的靈命更勝以往十年!信仰如果能夠這樣速成,台灣教會的教勢景況大概也不會是現今模樣了。

我以前也參加過一些這類課程的講師研習會,想引進到自己事奉的教會卻無法成功,之後便不了了之。當時很困惑,後來想通了,原來這些教材試圖以同一套內容套用在不同社會背景的會眾身上,自然會有水土不服現象。畢竟自己的會友要自己教,教材也要自己編才合用。

還有一些因素讓我對於那些中央廚房式階段教材敬謝不敏。第一,這些教材為的是訓練現行制度內運作所需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訓練「按照SOP做事」:會領詩、會探訪、會講述一套佈道信息等。再者,課程編號為何是101~104呢?著作者宣稱是從棒球場學到的亮光,其實是從美國的學校系統借來的。課程編號100的,是大學一年級的課程,200系列是大二課程,以此類推。這樣,101就是大一學生必修的第一門基礎課。除了課程編號,教學方法注重資訊的傳遞,也反映現代學校系統教育的思維。不只美國如此,台灣教會更是受到社會系統的模塑,一提到教育,就聯想到「開班授課」(想想看,「主日學」這名稱怎麼來的?)

台灣教育系統的問題可多了,除了高中端是考試主導教學久為人詬病外,大學端則是各種量化的評鑑指標在指導大學的走向,近年教育部又努力提倡「證照」、「雙主修」,大家拼就學率、畢業率與就業率,所學習的內容與學習的人完全脫節,只是為了「有資歷」。這種以「培育優秀人才」為目的的教育,其實是「工具人」訓練:大學成了職業訓練所,彷彿學習就只有工具性價值,甚至有人會問:「人文學科有什麼產值?」

我忍不住想吐槽:人文學科的會告訴你,人不能以產值衡量價值,人不只是生產工具而已,如果這麼做,是在把人異化、工具化,是在泯滅人性。這樣,人性被被體制長期泯滅的,如果做出什麼泯滅人性的事,不就是剛好而已?人就是人,不只是人才、人力,更不是人脈。我有時會懷疑,該不會負責制定教育政策的高層裡,有人的DNA是由六種鹼基構成的。可惜台灣沒有穆德探員。

若以此等強調資訊灌輸方式從事信仰的教育,恐怕聖經也只剩工具價值。神學教育是否也只剩工具價值?得要神學院畢業拿到「證書」,才有「資格」到教會任職?這跟「補習班」有什麼差異?都是在訓練「工具人」。我想,基督教的教育神學應該不一樣。

首先,教育之目標,在於教導全會眾活出福音。信仰,既然是一種信仰,就不只是「一套教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將我們從各樣奴役的權勢中釋放出來,好讓我們可以好好的作真正的人:在上帝面前、世人中間,以自身所承繼的文化元素,活得像基督的人,成全上帝創造我們的目的。因此,基督教教育,是在培育與信仰相稱的智慧,好在信仰群體的生活中體現。

所以,教育的目標,在於培育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勇氣。

法國人說:不思考,枉為人。漢娜鄂蘭更從一生奉命行事的「好」公務員艾希曼的例子發現了「邪惡的平庸性」:不思考,本身就是邪惡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日本的本庶佑演講時勉勵學生「不要相信教科書」,要仔細發現教科書中的不合理之處:「你必須心存懷疑,自己去思考為什麼。」這是符合聖經的,保羅對哥林多人的提醒:作先知講道,只好二個人或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正如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哈佛大學校長給新生的勸勉:大學教育之目的,是畢業生能夠分辨「有人在胡說八道」。神學教育、主日學的目的,是讓所有信徒、整群會眾有能力分辨「台上的人是否在胡說八道」。我想,這是當代牧職的挑戰與成就。

以下有幾點試圖跳出框框的想法:

1.群體一起閱讀聖經

熟悉聖經內容只是第一步,我們可從申命記學習,摩西對新一代以色列人重述律法,是在重新詮釋律法。同樣,我們今日教導聖經,也是不斷地回到聖經,重新詮釋聖經在當下的意義,以挑戰、校正我們的思想。

聖經最好是群體閱讀,全會眾一同查驗上帝的旨意。激進一點的說,若有人不與大家一同讀聖經,就把聖經拿走,不要給他。99%會讀成異端。

這樣,查經班的目的,不是為了資訊的灌輸,而是以開放的態度、一同聆聽上帝的聖言,聆聽夥伴的聲音,互相指正,一同尋求當下的意義,共同長成基督的完滿,在這過程中同時也建立整個群體。事實上,我們無法教育什麼,而是邀請人融入一個「智慧的共同體」,在那裡,以上帝認識他的方式認識自己,也以他受期待的方式去認識上帝。畢竟,人作為思考的主體,需要獨立思考,但非「單獨」思考。智慧不屬於個人,而屬於群體。

牧師作為受過較多訓練,扮演專家的角色:對於哪些是錯的,知道比較多,所以是專家。專家作為靈性旅程的嚮導,引導群體討論,大家一同經歷「發現」的過程。

2.讀書會的價值

閱讀一本好書,等於聆聽大師的臨場講論。市面上很多好書,可以幫助我們反省,使更認識上帝,多讀書是有好處的,然而,也有些書的出版,實在是作者在宣傳自己的無知。人生很短暫,我們需要分辨好書壞書,努力挑著最好的書來讀。而大家揪團一起讀,不僅可以互相激勵持之以恆,更能激發不同的亮光。

3.透過禮儀學習敬畏上帝

未經妥善處理的資訊,像那些可以網路搜尋得到的,都還只是「資料」(更可能是佔用空間的「垃圾」);經過妥當處理,資料才能轉化成知識。同樣的,熟悉聖經內容不等於有知識,必須能將聖經資訊轉化成群體德行,才是真知識,而禮儀是一個極佳的轉化機制。禮儀是行動中的文化符號,藉由週期性的重複來傳遞知識,使參與其中者透過觀看、模仿前輩的舉止,從實踐中習得知識。

我們可以從聖經中的「節期」得啟發,從每日的作息、每七日一循環的安息日,到一年三大節期,以不同的敬拜禮儀將信徒之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經驗,轉化成重大的信仰經驗。這樣,群體(全會眾)的敬拜也應成為信仰經驗的高峰。因此,養成好習慣是很重要的!

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自小背誦各家武功秘笈,又修煉九陽神功,卻常只有挨打的份,直到光明頂上,在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氣袋裏,終於練成神功。功力蓋世又熟讀密笈的張無忌卻行動笨拙,完全施展不出來。直到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役,他才以少林勝少林,精通各種武功,收服天下英雄。我竊想,少年張無忌的故事是在諷刺基督徒的:你們不是說已經熟讀信仰秘笈⸺聖經、又被聖靈充滿,怎麼行事為人看不出上帝美德的樣式?

信徒是耶穌門徒的群體,需要具備在不同生活場域即興展演福音的能力,而教會的信仰教育,就在於培育會眾即興神學創作的智慧。以數學公式來表示的話,可以寫成:「聖經+聖靈+實踐=智慧」。

願台灣基督教的教育,從此不一樣。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