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名家特稿
基礎裝備
文化藝術
靈性成長
全球通訊
好文共享
回首頁
搜尋
傳揚論壇網
傳揚論壇網
2025年7月26日
首頁
關於我們
奉獻支持
Facebook
傳揚論壇網
傳揚論壇網
搜尋
時事評論
名家特稿
基礎裝備
文化藝術
靈性成長
全球通訊
好文共享
回首頁
現在趨勢
有一種美,叫做「雖然我們都不完美」
拯救者,是雅威
用教育成為教會與社區的連結
擁抱受排斥者作為信仰的實踐
[樂團人生3]粉墨登場
名家特稿
有一種美,叫做「雖然我們都不完美」
施以諾
-
2025年7月15日
0
基礎裝備
拯救者,是雅威
潘秋郎
-
2025年5月8日
0
基礎裝備
用教育成為教會與社區的連結
游任濱
-
2025年4月10日
0
文化藝術
擁抱受排斥者作為信仰的實踐
潘秋郎
-
2025年2月3日
0
文化藝術
[樂團人生3]粉墨登場
曾如芳
-
2025年1月23日
0
時事評論
端木皚/聖誕節提醒我們,教會從來都不是政治中立
二千年後,這個搖撼天上地下的福音,竟然在某些道貌岸然的教牧手中淪為唱唱聖誕歌的藉口:彷彿只要我們仍能翻開聖經,唱唱聖誕歌,我們就履行了宣揚福音的責任。我們絲毫沒有思考耶穌基督福音那個觸及社會、政權以至「空中掌權者」的向度,也忽略了我們的福音中「願你的國降臨」的終末向度。
2019年12月25日
時事評論
從香港選舉變天,反思台灣教會的政治參與
基督教會中熱衷於信仰中「中國因素」極可能導致「反中國因素」的出現,教會的菁英與在地協力者並不能等同於草根群眾,「後者因宗教理念、集體記憶或其他因素,對中共政權的既定觀感及態度,反倒可能掣肘菁英向政治權力靠攏的作為,甚至讓菁英喪失在地領導的正當性」。
2019年11月26日
時事評論
基督教倫理學看武力反抗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政權都是基督徒採取武裝抗暴而建立的,包含美國獨立革命與中國的辛亥革命。宗教改革時代,路德、加爾文等大師也都曾主張武裝抗暴。事實上,新教的建立本身就是三十年戰爭的果實。武裝抗暴,是最後萬不得已的手段,但並沒有違反聖經的教導。
2019年11月20日
時事評論
如何記憶誰的地景
民眾的選擇不只是被動的抵抗,更可以主動建構並再建構對地景的理解。香港太子站外暴警驅趕不走的民眾自發的聚集,解構了這個原本象徵威權的「太子」站,不論它代表的是前英國殖民政府,或是現今實施內部殖民的中國帝國霸權。
2019年10月8日
名家特稿
禤智偉/主耶穌親授的非暴力抗爭七式
假使基督徒一旦投身群眾政治,就立時將主耶穌的教導和榜樣拋諸腦後,視之為不切實際的空想,我們豈不是自願將福音「去政治化」?卻不曉得,耶穌在世的職事,已經在要麼順服投降、要麼勇武抗暴以外,行出了第三條非暴力抵抗的窄路。
2019年9月22日
時事評論
反思茶杯裡的風波
經濟抵制不應該看成是反市場交易的,相反地,而是對市場的一種矯正。它不只有消極說「不」的一面,也有積極說「是」的另一面,藉由鼓勵替代性產品的購買,或新型態生活慣習的養成,來協助新產業的研發和市場拓展,乃至打造不同消費行為背後的公民社會的另類想像。
2019年9月18日
更多...
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團
傳揚論壇
熱門新聞 Top 5
有一種美,叫做「雖然我們都不完美」
2025年7月15日
拯救者,是雅威
2025年5月8日
用教育成為教會與社區的連結
2025年4月10日
擁抱受排斥者作為信仰的實踐
2025年2月3日
[樂團人生3]粉墨登場
2025年1月23日
跳至工具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