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生/再思「唯獨聖經」:落實在牧養的實踐(上)

10301
贊助本文

◎黃春生(濟南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從500年前馬丁路德開啟的宗教改革至今,基督教派至少已經發展到了3萬多個教派。在500年期間,教會歷史發生了很多事情,基督徒也曾經鑄下許多大錯。如果我們今天沒有用反省的態度來面對自己閱讀和解釋聖經的方式,同樣也可能再度鑄下大錯。

時至今日,所有的基督徒都承認路德當年所標舉的「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原則。既然所有的基督徒都讀聖經,但是為什麼有的人讀聖經之後能使更多人得到幫助,有的人讀聖經之後則用來限縮別人?讀聖經到底會使人成為什麼樣的基督徒?

我們應該重新檢視,自己過去到底是如何讀聖經?特別是在有些情況之下,我們是否會如同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一樣,以律法主義的態度,把聖經予以過度「基要化」?

一、法利賽人、經學教師也「唯獨聖經」?

馬丁路德時代,印刷術才開始普及;500年後的現代,則是數位科技高度發達的年代。然而,時代與時代之間的差異,除了反映在科學技術上的變革之外,最重要的是觀念和想法的巨大差異。這樣的差異,足以構成人們閱讀並理解聖經的鴻溝。

1.不合時宜的舊約經文

我們可以先思考一段經文,士師記5章30節:「他們一定是在搶東西,分戰利品,一個兵士分得一個或兩個女人(a woman or two for each man)。」(現代中文譯本)當我們讀到這段經文時,我們會如何理解它?其實,一夫多妻是古代許多民族(包含尤太民族在內)的習俗。然而,若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些習俗早已不合時宜。因此,當我們在讀一段經文時,必須常去思考:這段經文的處境和我們今天的處境有什麼差異?如果那是當時處境下的真理,那麼它是否能成為今天處境下的真理?

另外,我們可以再透過另一段經文來思考:我可以殺我的敵人和我敵人的家人嗎?詩篇137篇8~9節:「巴比倫哪,你要被毀滅;照著你加給我們的殘暴報復你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當我們在讀這段經文時,要不要按照經文的具體內容去做?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得罪你,你是否要按照上面這段經文說的去做?你要不要抓起這位得罪你的人的嬰兒,把他摔在石頭上?聖經說這樣的人多麼有福!舊約聖經的處境是,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但在今天的處境當中,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去做?所以,思考聖經的特定處境非常重要,過去處境所認定的真理,不代表今天處境所認定的真理。

接下來,詩篇139篇21~22節: 「上主啊,我多麼恨惡憎恨你的人!我多麼厭惡背叛你的人!我深深恨惡他們;我把他們當作仇敵。」 如果用這裡的標準來看,沒有信仰耶和華或耶穌的人,我們都要把他們當成仇敵的話,那麼,在台灣只佔5%左右如此小眾的基督徒,基督徒大概要與約95%的人為敵!

2.衡量聖經「真理」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必須要問:今天的教會還是用500年前的方式在理解聖經嗎?聖經不需要被重新解釋嗎?當然需要。重點在於,這樣的解釋是用誰的眼光來解釋?你是用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的眼光,還是用耶穌的眼光來解釋聖經?如果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解釋聖經的眼光合乎神的心意,那麼耶穌就不用來了。正因為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在當時是錯譯或錯解神的話語,甚至把神的話語做出教條性的解釋,以致於限制了許多人,和神的心意背道而馳。所以,耶穌才來到世間,並且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2節)

什麼是「真理」?「真理」是你的標準,還是我的標準?當然,對基督徒而言,真理是以聖經為標準。接著我們要問:聖經是神的話嗎?當然是。但是,聖經裡面也有魔鬼的話。約伯在撒旦和上帝談判的過程中,就是屢屢遭到魔鬼的試探;耶穌也曾遭到魔鬼的試探。聖經裡面有上帝的話,也有魔鬼的話;有先知的話,也有假先知的話。因此,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應用「唯獨聖經」原則,就是必須常去思考的。以先前提到的士師記5章30節經文,在當時可能是在實踐真理,在今天則可能是在違背真理。

接著,我們必須問一個問題:新約和舊約哪一個比較重要?哪一卷經卷比較重要?可能對馬丁路德來講,〈雅各書〉是最不重要的,甚至可以丟棄。對加爾文來講,〈以弗所書〉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裡面講很多教會論。也許有些基督徒認為,在先知的話、耶穌的話和保羅的話當中,所有的內容都同等重要。然而,我們可以再問一個問題:耶穌的話比較重要,還是摩西的話比較重要?

如果耶穌的話和摩西的話同等重要,那麼,耶穌就只是先知當中的一位而已,他就不是救主了。約翰福音當中用「道成肉身」(incarnation)來描繪耶穌。「道」這個字既是上帝的「道」(way),也是上帝的「話」(word)。上帝的話成為肉身,是指聖經成為肉身嗎?不是,是耶穌本身成為了肉身。如果我們把耶穌的話等同於所有先知的話,耶穌就失去了他的「超越性」了。耶穌和眾先知截然不同,他是救主,具備永恆的「超越性」。正如同希伯來書所指出的信息:耶穌超越了天使(希伯來書1章4~14節),也超越了摩西(希伯來書3章1~6節)。

「唯獨聖經」的原則強調,無論是教會的經驗、傳統的經驗,都必須用聖經來加以檢驗。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便是:聖經應該由誰、用什麼標準來檢驗?當然應該以耶穌的話來檢驗。保羅的書信都在解釋耶穌的福音,但是保羅也是他那個時代的產物,有時代眼光的侷限性。當保羅談到女性角色問題時,他有他的時代處境和侷限性。難道我們不需要把保羅的話拿來跟耶穌教導的原則進行對比嗎?就好像在撒瑪利亞井邊的那個女人,她離過五次婚,耶穌仍然接納她(約翰福音4章1~30節)。

我們必須要用耶穌的眼光來檢視聖經。耶穌並沒有反對產生經文的過去時代背景,所以他說,他來不是要廢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馬太福音5章17~18節)。馬太福音5章43~44節:「你們又聽過這樣的教訓說:『愛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敵。』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我們可以對比前面提到的詩篇第137篇第8~9節中提到的經文:「巴比倫哪,你要被毀滅;照著你加給我們的殘暴報復你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在當時原本是一批宗教改革者,他們強調「唯獨聖經」,但是宗教改革者往往也有可能會成為壓迫者,法利賽人就是這樣一批人。這樣的宗教人士,在近代人類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二戰期間支持納粹的德國人當中,有極大比例的人都具備改革宗信仰背景的基督徒;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荷蘭改革宗教會,在當時也支持白人政權實施種族隔離政策。

如果我們讀聖經,一直停留在過去的眼光,不在我們當下的處境去思考和反省,我們很容易也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逼迫者。我們說的「改革宗」,其實也是「改革中」,是不斷在進行的一種過程。如果宗教改革只有停留在500年前的處境,沒有隨著時代前進,我們今天的教會就是需要被改革的對象。這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法利賽人與耶穌)

3.基督裡「新造的人」:學習耶穌,推倒使人分裂的牆

耶穌當年面對法利賽人所強調的「唯獨聖經」,認為已經要到需要被改革的地步了。當耶穌面對舊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正義觀時,他沒有去論辯這項報復式正義的對錯,同時也沒有給我們一個標準答案,說該怎麼具體去做才可以,這是做基督徒身處各個時代的挑戰。但是,耶穌給了我們一個大原則。

以弗所書2章14節寫道:「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在保羅的理解下,耶穌在做的就是要推倒當時隔絕外邦人和尤太人之間的牆,也推倒隔絕人跟神之間的牆。所有的基督徒,不再區分尤太人和外邦人,而是都在基督裡面的「新造的人」。所以,保羅說要「穿上新人」(以弗所書4章24節)。

基督徒是「新人」,不再按照過去尤太人的眼光去過他的生活,過去有過去的處境,但是那個處境不能拿到現在來應用。正如同耶穌所說的,「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而不是繼續堅持尤太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式正義。

耶穌在當時常被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視為違反律法和離經叛道的人,因為他好幾次故意在安息日做事情。安息日對於尤太人的律法來講是不能做事的,但耶穌卻故意要挑戰他們的觀點。耶穌說他要成全律法,是因為他認為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已經把信仰給基要化了,以致於信仰反倒成了人的重擔。這樣的重擔沒有辦法讓人得到自由,沒有辦法讓人得到釋放。所以,耶穌透過自己被釘上十字架為代價,來推倒這個相隔的牆。保羅後來也因為要跟隨耶穌的腳步、成全這個律法,被尤太人告到羅馬法庭去,同樣也付出了代價。真理往往不在多數人身上,而在少數人身上。耶穌和保羅都是少數。

對於現代基督徒而言,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基督徒也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們在面對當代社會的問題時,我們當然應該以聖經為標準。但我們必須了解,聖經的解釋必須以耶穌基督為標準,通過耶穌基督來成全律法。通過主的教導,我們也可以看到保羅透過他的處境,去解釋他處境下的種種問題。

羅馬書3章20節中提到:「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我們沒有辦法透過遵守舊約律法而成為義人,同樣地,也不可能因為遵守我們認定所解釋聖經的道理而成為義人。相反地,我們應該學習耶穌的樣式,不斷地去推倒每個時代當中的牆,這個牆有時候是有形的,有時候是無形的。(待續)

(封面相片來源:dierk schaefer / CC BY

中篇:黃春生/再思「唯獨聖經」:落實在牧養的實踐(中)
下篇:黃春生/再思「唯獨聖經」:落實在牧養的實踐(下)

本文主要內容來自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黃春生主任牧師,於2017年10月6日北美巴城中華基督教會舉行北美教協舉辦的神學研究會「變革與創新—宗教改革五百年,教會突破新契機」發表的專題演講。
文字記錄整理:廖斌洲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