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勒索:失落的界限,唯有坚持选择才能寻回
情绪勒索的互动循环,包括了三项环环相扣的元素:自我价值感、罪恶感与安全感。情绪勒索者透过贬低你或你的能力,让你觉得自己很糟糕,同时放出诱饵:「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就会肯定你。」接着,引发你的罪恶感,暗示你有责任满足他的需求……
祢的名曾经何其美!──经与典的反思(一)
如今,基督教在台湾名声不再。事实上,这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然而,事情也并不总是这样的。神的名曾经是美的,至少,在某些人心中,在某些无人知晓的时刻里。第一次听说──事实上是读到──耶稣基督的神,是在两本精简版的小说中。
教会愿意分享安全空间吗?
韩国电影《尸速列车》(原名「釜山行」)甫上映就在台湾引发轰动,短短三天票房破亿,创造出韩国电影在台湾未曾有过的票房佳绩。稍早,《尸速列车》在今年坎城影展入选午夜影展单元,播出后惊艳四方,根据媒体报导,现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顺利卖出156国电影版权。
带来和解与恢复的道歉
「当我们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道歉,并且愿意采取行动改变时,我们便让彼此间的感情得以继续蓬勃发展。」身为不完美的人类,总是会有犯错的时候。为了修复关系、走回正轨,我们需要道歉。很多时候,我们总会需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体认到所有人都在成长。
让自己过度劳累,就是伤害神的殿
基督徒,你是不是让自己过得很累?我常在教会听到「burned out」这个词,意指太过忙碌、疲惫而让自己耗竭殆尽的状况。这个耗竭有可能是心灵,也有可能是身体,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两者一起。不知怎么回事,似乎越「属灵」的人,看起来就越忙碌、越累。
他们为何如流星掠过黑暗的夜空?
后人往往会赞赏梅贻琦对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卓越贡献,会感叹晏阳初为乡村建设运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们为什么能够实现中国古代士大夫只能「心向往之」的「知行合一」呢?仅仅靠自身的人品和修养就能达到此境界吗?《光与盐》第一次将这些人物的信仰与生命的血肉联系呈现在读者面前
《沉默》:比刀剑更锋利的威胁,就在你我心中
在江户幕府下达禁教令的17世纪,葡萄牙的耶稣会教士洛特里哥不顾危险来到日本,寻找疑似弃教的恩师费雷拉神父。在旅途中,他目睹无数信徒因坚持信仰而惨遭折磨至死,而被迫放弃信仰的信徒则天人交战、悔恨不断……。
《不伪装的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进入无惧的自由
在我所经历过的关系当中,信任度最高的那些,都是决定不再伪装自己,坦诚软弱与过错之后依旧被接纳的,而这坦诚反而使得关系更紧密。在工作上也是,每当我跨越自己的恐惧,坦白说出我造成的失误,并且与主管、同事一同解决,那种感觉实在无比自由。